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

锦伟0分享

教学设计是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的计划,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篇1

【中国的农业】

[考纲要求]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

[知识讲解]

南方的水稻栽培、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世界最早。大豆的原产地、栽桑养蚕和栽培茶树的故乡。我国是生产粮食、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最多的国家。耕地占世界7%,人口占世界22%。

1.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大部分在中低纬度,热量条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2)水资源总量丰富,地区分布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多旱涝灾害。

(3)山地多,耕地、林地面积小。

(4)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后备资源不足(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

(5)生物资源品种丰富。

2.种植业

(1)种植业与自然条件

影响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活、水源丰富、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分布: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旱地,农作物有小麦、棉花、花生、甜菜、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秦岭——淮河以南:水田,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甘蔗,淮河以南一年两熟、海南岛一年三熟

(2)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

重要性:需要量大;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均增长慢,人均量不多;自然灾害频繁

提高粮食产量途径:一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二是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

和质量

建立条件: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较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好处:粮食生产专业化,可以大规模使用优良种子、先进种植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主要基地:三江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松嫩平原(四江三湖一成松)

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南疆等5大片。

油料基地:山东、河北——花生,长江流域——油菜(播种面积)

糖料基地:甘蔗——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出口农业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花卉、蔬菜、水果等。

适应市场,发展多种经营: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需求多方面,提高农民收入

3.林业、牧业和渔业

(1)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作用: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既提供木材,又提供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现状:世界上少林国家。天然林采伐过度,面积缩小。

措施:控制采伐量,加强营林、造林,建设速生丰产林,开展全民性义务植树,生长量超过采伐量,世界上人工造林最显著的国家。除营造用材林、薪炭林,大力发展经济林。

林区: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天然林区;西南横断山区是第二大天然林区;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是我国主要的经济和人工林区。

(2)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西藏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宁夏(滩羊)

农耕区畜牧业:饲养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是城乡人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

(3)水产业

有利条件:大陆边缘有广阔的海域(大陆架宽广、寒暖流交汇)、河湖水域面积广。

生产情况:总体海水产品产量大,捕捞海产品产量大,养殖淡水产品产量大。

东南部水产业发达的因素:水域面积大,人口稠密,城市多,交通便利,水产捕捞加工技术高,居民有广泛的食鱼爱好,水产品产值较高,消费市场大。

4,农业的发展

(1)成就

粮食、棉花、肉类、花生、油菜籽、水果世界第一

农业生产条件、装备、机械化水平提高

(2)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结构现状: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畜牧业占比重低,林业、渔业比重很小。

结构调整原因:畜、林、水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经济效益高,畜、牧业生产利用生态环境的优化。

调整方向:稳定粮食,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

(3)科技兴农

(4)走农业产业化之路

大部分地区的个体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小、过程简单,缺少市场联系渠道,不适应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产业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企业带动个体农户进入市场,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经营,发展“订单”农业,真正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市场条件。

(5)农业发展前景

农业发展方针:“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前景:拓宽市场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能力训练]

1.我国以擅长种水稻著称的少数民族是 ( )

A.赫哲族 B.哈萨克族 C.朝鲜族 D.达翰尔族

2.下列地区中,农作物为一年一熟的是 ( )

A.松嫩平原 B.台湾西部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汉平原

3.我国北方地区出产的水果主要有 ( )

A.苹果、梨 B.柑桔、桃 C.哈蜜瓜、荔枝 D.菠萝、葡萄

4.关于我国森林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树种丰富 B.覆盖率高,木材蓄积量多

C.分布不均 D.东北林区是全国的林区

5.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

6.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

A.天然橡胶 B.椰子 C.柚木 D.樟脑

7.我国的油菜籽产区是 ( )

A.长江流域 B.珠江三角洲 C.淮河流域 D.东北平原

8.我国的四大牧区是 ( )

A.宁夏、新疆、青海、四川 B.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C.陕西、西藏、甘肃、宁夏 D.山西、西藏、甘肃、

9.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

A.冬小麦 B.甜菜 C.棉花 D.甘蔗

读图,分析回答10~12题:

10.图中ab 为 ( )

A.内外流域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 D.200mm等降水量线

11.下列农业在ab线以西以北没有分布的是 ( )

A.高原农牧业 B.绿洲农业 C.桑基农业 D.灌溉农业

12.甲图中字母Q分布区表示的最主要经济作物(非纺织原料)以及该区域和乙图中C区域相同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甜菜和春小麦 B.甜菜和冬小麦

C.甘蔗和水稻 D.棉花和春小麦

读下图,回答13—16题。

13.有关河流R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春汛满足春播需要

B.含沙量大

C.无结冰期

D.只有夏汛

14.有关该地区森林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采伐以合理砍伐为主 B.全国的次生林区

C.珍贵树种有红松、落叶松 D.增加产品附加值是本区林业发展重点

15.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商品粮基地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地势平坦,雨热充足 D.交通发达

16.导致山脉A东西两侧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的区位因素是 (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交通

17.该地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理由是 ( )

①地广人稀 ②平原地形 ③科技水平高 ④投入资金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④地降水量多于⑤地的原因 。

(2)分析⑥、⑦两地年纬度接近 ,但气温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

(3)分析②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 。

(4)①、③两地都发展了纺织工业,①发展 工业,③发展 工业。

[能力训练答案]

1、C 2、A 3、A 4、B 5、D 6、D 7、A 8、B 9、B 10、B 11、C

12、A 13、A 14、B 15、B 16、A 17、A

18、(1)④处地处西南,受季风带来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水汽影响、降水较多,⑤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2)⑥地位于四川盆地,夏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冬季,盆地北部高大的山脉阻挡北方寒冷气流,所以年平均气温较同纬度高。

(3)土壤较为贫瘠,为中低产田,春旱、多大风天气易发生洪涝灾害

(4)棉纺织、毛纺织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篇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教材和教法分析

从结构层面上看,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元素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如何从海水中提取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物质,同时为选修四学习氯碱工业作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节通过教材上实验、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栏目,重点学习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溴单质、确认海带中存在碘元素及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从能力层面上看,本节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契合点,有利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室进行试管实验的简便易行与实际生产中会遇到很多复杂问题之间的差距,提高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法设计上,我采用“一个中心,两条主线”的教学方式。一个中心指以学生活动解决问题为中心,两个主线指知识主线和能力主线。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高视角、低起点,加强直观教学,采用设问、类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联想、迁移,改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方式,向追求多元化学习目标、重视过程的理解和体会的方向转变。

2.学情和学法分析

学生已具有物质分离、碘单质与淀粉间的相互检验、卤素间的置换等知识。思维具有广阔性,富有想象力,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却不知实际问题的处理远比书本知识复杂;他们特别想知道丰富的海水资源包含哪些及如何提取它们为人类服务;而通过阅读课内外资料,将教材上的内容设计为流程图等可以获得。

3.教学目标

依据上述分析,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我提出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顺利连接蒸馏装置;设计实验证明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绘制从海水中提溴的流程图,并能用有关化学方程式表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目的的阅读资料,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氧化剂、沉淀剂的选择,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水中提取镁的探讨和学习,体会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对自然的关注意识和参与意识。

4.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从教学内容来看是比较简单的,重点是将物质分离,氧化还原,金属冶炼等知识应用到物质提取中。但如何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角度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便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在。

5.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情入境 导入新课

本阶段的设置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课前预习内容:利用网络、课外书籍等搜集海洋中蕴含资源和能源的相关信息,用图片、文字、数据等加以说明,交由三组整理,准备汇报。这样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整理,学生触动很大,发现海洋不再是他们眼中那个似乎很了解的海洋,而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有极大的开发前景,提升了对本节课学习的渴望程度。

上课伊始,三组同学边播放图片,边讲解海洋中存在的水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及空间资源等,作业完成质量之高是超出我想象的。这时再让学生列举海洋资源存在哪些?并告知本节课中重点学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便顺利引出本节课主题。

第二个阶段:推陈出新 讲授新课

将海水资源简单归类为海水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其他资源三个方面,并提出每方面要达到的目标,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学习任务,可以更好的有的放矢。

探究一:海水水资源的利用

我以“海水水量如此之大,为何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却频频叫“渴”,国家因何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及海水淡化的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形式迅速寻找答案。蒸馏操作在必修一有所涉及,所以要求学生描述蒸馏操作所需仪器、注意事项,并安装蒸馏装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蒸馏原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至于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及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了解性内容,我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呈现,配以简单讲解。

探究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氯化钠提取及应用

对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已在九年级及必修一有所接触,因此我通过展示盐场的图片将教学重点放在思考氯化钠的工业提取过程上,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在他们的头脑中种下了种子,并迅速的成长。他们冷静下来,开始理性的思考问题。设疑氯化钠除食用外,又是如何用于钠、漂白粉等化工产品生产的?并告知选修四还会继续学习利用食盐生产烧碱、纯碱、氯气等。学生在复习元素知识的同时,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提升了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三: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确认海带中碘元素的存在

海带中富含碘元素,经常食用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是学生熟知的,但一盘清新的凉拌海带丝依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示海带中的碘元素以负一价的碘离子形式存在,要求学生在不阅读教材的前提下,思考如何确认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编写流程图。几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设计的原理、步骤等。从整体上看,他们基本上都考虑了获得碘离子溶液,转化为碘单质、加淀粉检验的思路。我充分肯定他们设计中的合理及创新成分,然后他们阅读教材上的实验栏目,比较与自己设计的不同,分析其所用试剂的原因。这样学生深入理解了获取碘离子的方法及选择双氧水做氧化剂的绿色化学理念。既提高了获取信息能力,又使他们认识了自己思维的漏洞,并加以注意。学生在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解释结论、思考交流等活动中,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至于如何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留给优生课下继续探究。

探究四: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提取溴单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工业提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海洋元素”溴提取我采取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卡片内容,独立完成流程图的编写并用有关方程式表示的方式。在此,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思想再一次得到触动,体会到工业生产与书本知识的联系性、差异性、复杂性。

探究五:海水其他资源的利用及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

通过阅读学生搜集的资料及教材最后一段内容,学生了解海水中还存在大量其它资源,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通过阅读科学视野——自然资源的开源节流,交流自己的理解与体会,使学生理解化学在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个阶段 知识迁移 学以致用

本阶段的设置是对已学知识的应用巩固。比如教材习题中工业上提取镁的问题,依据工业冶炼镁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然而引导学生思考各步操作的目的、意义及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选择氢氧化钙做沉淀剂,通过不同类型的课堂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拓展延伸。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

第四个阶段 布置作业 深化理念

作业一:将教材93页3、4题写在作业本上,作业二:写一句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警示语或搜集一种海水资源利用情况,作业三:调研天津海水资源开发现状并作简单评述。学困生做作业一,学有余力的同学做作业一和二,学优生做作业一和三。这样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意识到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损害子孙的利益,做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6.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的教学发生了从简单的运用教材,到开发新课程的教学资源的转变;从注重知识掌握,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单一的纸笔测验方式评价,到学习档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样化评价机制的转变等。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运用教材上的

各个栏目,突出程序性知识,淡化陈述性知识,以知识为载体突出能力培养,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实施后我和学生达到了双赢。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篇3

【气压带和风带】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

【教学方式】 读图法、绘图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情景引入: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

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组织复习,请同学板图热力环流,在评价同学板图时,设问]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有没

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

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

(提问)

大气环流的概念?

1、定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

第一步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不自转

③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提问)

? 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 ?

带 小结: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故成因为热力因素所

致。

第二步 假设:①地表均一

②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提问)

?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 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

小结: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产生,故为动

(板书)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

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二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指导画图)根据课标要求,强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

(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

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

(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

则画出6个风带。

让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教师从旁指导。

(读图提问):

? 地表气流上升区位于什么地方?

? 下沉区位于什么地方?

引出热力上升的赤道地区,该地区的受热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而太阳直射

点是移动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读课本“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分析并掌握由于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而引起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的规律。

春分日

冬至日 66034/ 66

23026/ 0 00

026/ 2366034/

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 太阳位置

(据图归纳)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与风带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根本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往返移动,以至地表热能分布有季节性变化,例如6月22

日太阳直

射在北回归线,夏至日前后全球最热地带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赤道低气压带也相应地北移到赤道以北。于是,副热带高压带等也相应北移,风带也随之北移。从北半球来说,气压带与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加辽阔,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幅度不及北半球大。

总结并布置作业

(1) 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教材P38活动)

(2) 讨论复习并预习下一课时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目标

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应用典型气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不同类型的气候特征。

2 过程和方法目标

分析典型气候,叙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

【教学方式】 读图法、绘图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略)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篇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

书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论述太阳系的概括。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师: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的就是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下面请大家看教材P8的四幅图,根据你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合作探究)

师:刚才几个同学回答的比较全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虽然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即太阳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板书)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投影照片)

(简单介绍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生物活动等知识)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师:其次,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板书)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一是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例如,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是可利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即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太阳能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一些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农牧区,人们用太阳灶做饭,用太阳能干燥器加工农副产品,还用太阳能发电,看上了电视。

师:太阳这么巨大的能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请大家看书P9“阅读”部分——太阳能量的来源。

师:哪一位同学能讲一讲太阳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生: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 4个氢原子核经过一连串的聚变,变成1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原子核质量出现了亏损,其亏损的质量转化成了能量。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约为400万吨。按照这样的消耗速度,太阳在50亿年的漫长时间中,只消耗了0.03%的质量。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教材P9的“活动”要求,并思考课本中的问题

师:(总结讲解)

1.太阳辐射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热带雨林的生物量多,亚寒带森林的生物量少。

3.问题1和2的结论有相关性。因为低纬度的太阳辐射量大,所以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多。中高纬度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少,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少。由此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量的大小,在一定情况下决定了植被的生长情况,植被的生长情况又是对不同地理环境的反映。

师:(过渡)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太阳给我们送来了光明,带来了温暖,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会给地球带来麻烦。例如,2003年10月23~11月5日,太阳风暴连续多次袭击地球,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施受损,日本的一颗通信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监测卫星已经无法恢复使用。那么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板书)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投影)太阳大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师:同学们看太阳大气结构图。太阳外部结构分为哪几层?

生:分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师: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分别位于太阳大气层的什么位置呢?请3位同学看图回答。

生:(3位学生分别回答)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色球位于光球之上,呈玫瑰色;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

师:很好。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就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板书)有哪些呢?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耀斑、谱斑、日珥、射电等的变化,我们这里主要介绍黑子和耀斑。

(投影)太阳黑子

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做黑子。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

(投影)太阳耀斑

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作耀斑。耀斑爆发从开始到高潮,大约只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释放出相当于10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其中包括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耀斑活动的周期大约也是11年。通常,黑子数目最多的地方和时期,也是耀斑等其他形式的太阳活动出现频繁的地方和时期。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内容:太阳活动的类型。

(过渡)太阳活动改变了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因此,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就了解这些影响。

(板书)太阳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师:大家看教材P11第2、3段内容,看看太阳活动对地球有哪些影响。

生:扰动地球电离层;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

师:很好!主要是这三大影响:(1)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例如,1989年3月发生的几十个强烈耀斑活动,引起短波通讯15次突然中断,24次全部中断。(2)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上存在着磁场。当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

另外,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等。

由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以便有关部门及早作好准备,把太阳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板书设计

补充内容: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在一定时期内可看作是不变的)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比较(投影展示)

经线与纬线的比较表

4.纬度与经度的划分(投影展示)

东西经度区分:(很重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经度递增的是东经,递减的是西经。

5 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

在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相互方位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①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

②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

③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6 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及判断所示范围大小

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

②赤道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是111km;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0的弧长约是

111km×cos该地纬度

讲解习题。从A地(60°N,90°E)到B地(60°N,140°E),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篇5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

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替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2、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观察两幅图片,通过这两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展示图片)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通过这两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已经分别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和13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6亿)

(过渡)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是不断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讲授)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死亡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数-死亡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即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板书)(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

这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_2%=4000人

十年后那一年增加的人口数:

200000_(1+2%)=243799

243799_1.7%=4145

通过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基数_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人口基数增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下降,但每年人口增长的数量不一定下降。

(板书)(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展示图片)

读下面两图,10万年以来和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请同学们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每一个时期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首先,看图1.2整体感知一下,这幅图有几个拐点,被分为几级台阶?(两个拐点,分别是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被分为两级台阶)

(活动)请学生根据图1.2分析每一个阶段人口增长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原因

指导学生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1)认清坐标变量;(2)图形的变化特征:曲线坡度大小陡缓程度的含义(3)思考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4)通过曲线的陡缓程度判断不同时期增长的特征

(板书)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迅速

原因

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

(提问)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那一个时期人口增长特别快?为什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第3页第一自然段和图1.3回答这个问题。20世纪以来。因为过去的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这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总结)通过对两幅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使人口的增长正说明了这个问题:生产力水平高低--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医疗水平--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数量变化(过渡)就整个世界而言,人口的自然增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往往也具有不同的人口自然增长特点。

(板书)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图片展示,学生讨论)请同学们根据教材第3页图1.4,小组讨论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人口增长较多的大洲,排序说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2)人口增长较少的大洲,排序说明?(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3)人口增长较快的大洲,排序说明?(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4)人口增长较慢的大洲,排序说明?(欧洲、北美、大洋洲)

通过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亚非拉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较快,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这些国家经济水平相比情况如何?(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增长较为缓慢)

(学生讨论)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两类国家当前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第五页的文字以及第五页的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完成大屏幕上的表格: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举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都趋于缓慢,相比二三十年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亿人大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明显减缓,但是相比较发达国家来说,其增长速度还是快得多。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长较稳定,有些国家还出现了负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基于社会经济的变化,发达的经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使人们老有所依,导致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下降。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激烈,父母为了使子女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所以在前期教育中的投入比较多,从而使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进一步降低,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人口老龄化都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呢?(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社会负担加重,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压力增大,国防兵员不足等问题,也会影响经济正常发展,是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那么如果人口增长很快是不是就很好呢?(不是,会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衣食住行、教育、交通以及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增大,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过渡)既然人口增长的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呢?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学生活动)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四页的图1.5,以及课前大家通过网络搜集的资料来说一说不同国家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人口政策。

(学生讨论,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包括:材料一:日本计划明年耗资21亿美元鼓励国民多生多育

材料二:现金津贴 意大利新措施鼓励生育

材料三:战后德国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

材料四:印度提倡"只生一个好"--鼓励三人小家庭 生男生女都一样

材料五:印度尼西亚《人口发展与幸福家庭法》

材料六:我国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小结)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国家应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对与发达国家来说人口增长缓慢,应采取鼓励生育,吸引移民的措施;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实行控制人口的政策已经迫在眉睫。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环境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基数)世界人口的数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又有不同的特点。面对不同的人口形势,各国应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1)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基数

2、人口在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历史阶段

农业革命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期间

增长特点

数量少,增长缓慢

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增长迅速

原因

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人口增长缓慢

因为农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能生产出充足而稳定的食物,人口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大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营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下降较快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是不平衡的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征

自然增长率水平

人口增长

原因分析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举例

发达国家

保持较低水平

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

俄罗斯、德国和日本

发展中国家

水平较高

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

(2)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篇6

【《等温线》】

教材分析:

〖知识内容〗:在前面讲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后,进入等值线判读教学,这是第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有哪些,并在掌握这些分布规律后能灵活运用,根据等温线的分布来进行判读。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影响等温线的因素有哪些

2、理解这些因素怎样对等温线的分布产生影响

能力目标:1、在掌握等温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并总结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2、掌握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通过知识运用获得成就感。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体意识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等温线的判读方法

教学难点:等温线的判读

教学方法:

〖目标导学法〗 本课教学运用布卢姆的目标掌握学习法、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等现代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形成“创设问题情境——目标导学探索——检测点评反馈”三环节的教学过程,发挥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模式〗

1.利用图文信息,提出知识性和能力性强的思考问题(创设情境)。

2.通过师生分析、发现的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原理与规律(导学探索)。

3.运用综合归纳和知识迁移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反馈)。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通过等高线的知识回顾,先设计提问,影响温度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总体上粗略的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框架。教学中按照影响等温线的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势 地形、洋流等因素逐步展开,通过板图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存在的规律。

2.提问创设问题情景,板图引导学生思考分析

提问: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规律?我们仅考虑太阳辐射这一个因素,等温线会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针对学生的回答,通过板图引导学生发现南北半球等温线分布的规律,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判读南北半球的方法。

设计意图: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利用提问,创设思考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性,引导学生联系知识,积极思考,大胆联想,发散思维,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3.创设问题情景,目标导学探索,建构知识体系:

思考:以北半球为例(下面举例均以北半球为例),在7月时,由于海陆热容量(比热容)不同,海洋和陆地升温情况不一样,海陆等温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教师板图,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的等温线,并总结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在讲地势 地形、洋流对等温线分布的影响时,也是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辅以板图根据学生分析板演,既直观形象的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又让学生从中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他们今后来讲,遇到同类问题就有了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与分析,主动地探索学习;力图强化图文信息转化能力,通过师生双边活动或学生的分析讨论,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地理问题的分析、归纳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和能力;根据学习知识应用到思考问题的解 答,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知识反馈:

⑴、直接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判读等温线的延伸方向,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归纳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和能力。

⑵、通过问题情景,检测反馈学生对等温线的弯曲与海陆的分布及季节;等温线分布与洋流流向及性质、名称;等温线分布与地势高低与地形知识的掌握。

设计意图:现代学习观认为:学习需要学生自己与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从而完成知识建构。 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知识,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⑶、创设问题情景,对相邻两条等温线间的闭合等温线区域的进行判读、结合该图中的问题情景,根据等温线判读两地间相对高度。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等温线分布规律,根据学习知识迁移、应用到思考问题的解答,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完整版篇7

【地球的圈层结构】

【 教学目的 】

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组成;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的密切关系及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内部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明确地壳与岩石圈的范围、软流层的位置;运用比较法学习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 教学要求 】

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基础上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地讲述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侧重对地震波、岩石圈等重点知识的讲解;合理应用比较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正确总结知识结构框架;列举相关科普小故事,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 教学重点 】

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空间分布、组成和特点,特别是地壳的特点。 3.用图归纳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 4.岩石圈概念,软流层知识。 5.区分岩石圈与地壳。

6.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 教学方法 】

比较法、图表分析法、归纳总结法。

【 教学参考书 】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

《地质学基础》(第四版 宋春青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现代自然地理学》(马建华等编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教 具 】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地球内外部圈层结构图。

【 其它教学准备 】

认真阅读参考文献,做好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时时间。

【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

大家在平时吃鸡蛋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鸡蛋是分几层?

那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们的地球可以分几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有关内容。

板书: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启发提问 :

由于我们平时都吃过鸡蛋,所以同学们都能记得鸡蛋的分层。但是,我们的地球呢?有没有哪位同学曾经到地球每个圈层去旅游过?还是我们哪天也把地球剥开来看过到底有几层?那我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的呢?

学生思考:

1、哪种方式能将地心的信息传递出来呢? 2、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 3、什么是地震波?它有怎样的特点?

4、什么是不连续面?地球内部有几个不连续面?你怎样划分地球内部结构? 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要求明确以下地理概念。 [地震波、横波、纵波、不连续面]

生1: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

师:两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否一样呢? 生: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 问:传播速度快慢的原因是什么?

生: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

教师讲解:

师: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假如一条柏油公路一端连接石子路,另一端连接高速公路,当汽车从柏油公路开往高速公路时,当汽车进入高速公路的瞬间,速度开始逐渐变快,也就是可以把柏油公路和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地方看作是汽车速度发生变化的界面;

理,当汽车从柏油公路进入石子路时,柏油公路和石子路相连接的地方也可以看作是汽车速度发生变化界面。其实我们同样可以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突然变化,来推知传播介质的变化。

启发提问:

师:什么又叫不连续面呢?

生2:从地球内部的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

师:在地球内部圈层中传播的地震波是否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呢? 阅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图”,学生观察。 师:在地球内部地震波发生着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后回答:略。

师:在地球内部存在着哪几个不连续面呢?请找出界面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处的位置。 生: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其中莫霍界面位于大陆部分地下33千米处;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2900千米处。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有明显增加;而在古登堡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而横波完全消失。

板书: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1.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团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过渡:

虽然人类限于岩石图阻挡,目前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仅是皮毛,但人类的认识潜力是无限的,人类会日益深入地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从而和谐地与之共存。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从了解宏观结构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观结构。对地球内部认识就是如此,首先通过研究地震波变化曲线了解其结构。

板书: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读投影片“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分析:

速度(千米/秒)

深度 0 3 6 9 12 15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随着所通过的物质性质而变化。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情况的研究,人们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几个圈层结构。

分析P、S波的波速变化情况,由波速的突然变化引入不连续面的存在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①两条波速变化曲线,区别出P、S波(依据:同一物质中P波速较S波快)

②总结P、S波速变化情况,归纳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层次及大致深度。 ③定义不连续界面:莫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板书:(板图边讲边绘边讲述)

地壳:(备注:此部分可以用投影

注意:总结知识点时特别要落实岩石圈、软流层范围。 过渡:

要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地球整体面貌,除了需要对地壳结构的了解外,还需要对地球外部结构的层次。那么地球的外部圈层主要有哪些层次?它们各自范围和作用是什么呢?

    53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