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鲁教版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教师应该怎么开展地理教学计划呢?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一地理教案鲁教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一地理教案鲁教版1
教案示例
——“哈萨克斯坦”
【教学重点】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的自然环境与其工农业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哈萨克斯坦的工农业分布特征
【教学用具】哈萨克斯坦政区图、哈萨克斯坦农业分布和矿产分布图、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哈萨克斯坦地形图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亚是世界13个区域中一个深居内陆的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但由于距海远,地形封闭,该地区的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这对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人类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这在中亚表现得十分明显,今天我们就利用学习本地区的代表性国家——哈萨克斯坦来更进一步地了解中亚的地域特征。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的位置与范围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相邻的国家。
(提问)有没有与哈萨克斯坦相邻的海洋?里海呢?
(讲解)
里海不是海,是湖,而且是世界的内流湖
中亚五国都是内陆国,没有出海口岸。哈萨克斯坦是中亚的国家,也是世界的内陆国。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地形图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几条河流:乌拉尔河、锡尔河、伊犁河、额尔齐斯河
(提问)这些河流中哪些是内流河,哪些是外流河?为什么内流区域面积大?
(总结)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水源不足,加之地形封闭,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
引导学生找出哈萨克斯坦主要的地形区(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哈萨克丘陵、天山、阿尔泰山),并强调观察图例。
(提问)哈萨克斯坦主要以什么地形为主?地势有何特征?
(学生活动)
(总结)哈萨克斯坦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大部分为平原。
(展示图片)中亚气候图
(提问)哈萨克斯坦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气候特点对生长的植被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卡萨林斯克各月气温降水量图”,总结哈萨克斯坦的气候特征。
(教师总结)温带沙漠、草原性气候为主,温差大,降水稀少,形成温带沙漠、温带草原景观。
(展示哈萨克斯坦的草原荒漠景观图片)
(承转)我们都知道,气候和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极大,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它的农业都有哪些特点呢?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农作物分布图
(提问)
1、哈萨克斯坦主要有哪些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大体分布在哪里?
2、它的谷物、小麦区为什么没有分布在图兰平原地区?
3、哈萨克斯坦南部能够种植棉花、小麦,如何解决缺水问题?
4、哈萨克斯坦的畜牧业有几种类型?它的荒漠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5、从上述哈萨克斯坦农牧业的分布特点能否了解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途径?
(引导学生讨论,一步一步得出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展示地图)哈萨克斯坦矿产与工业图
(提问)
哈萨克斯坦有哪些主要的矿产?(煤、铁、石油、铜、铅、锌、锰、铝)
哈萨克斯坦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总结)哈萨克斯坦草原、耕地广阔,矿产丰富,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国家。该国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煤炭、石油、铁的开采与加工以及有色金属的冶炼和加工,同时,种植业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业也是其国家重要的生产部门。 (图片展示)哈萨克斯坦的重要城市
(教师简要讲解)
阿拉木图:原首都,全国的城市,经济、交通中心,有“苹果之城”的美称。
阿斯塔纳:首都
(新课结束,复习反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哈萨克斯坦
1、世界内陆国
2、地形
3、气候:温带沙漠、温带草原
4、资源及经济
5、重要城市:
阿拉木图
阿斯塔纳
高一地理教案鲁教版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掌握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知道我国的火山及其分布。
2.使学生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其危害。了解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的分布。
3.对学生进行有关我国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方面的地理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重点]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具准备]
1.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
2.“地动仪”图片
3.地球仪
[教学课时]
本节教学安排1.5课时,第一课时讲完“地震”,后半个课时讲完“火山”和“泥石流”。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现在我们学习第三章最后一节。
[板书] 第三章 第五节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讲授新课)
[提问] 同学们还记得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吗?(学生议论、发言。教师在地球仪上向学生提示,共同说出答案。)
[讲述] 我国处在世界上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教师可用地球仪指示)
[板书] 一、多地震的国家
[讲述]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了解我国本世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并阅读“注解”,明确什么叫“震级”。
[讲述] 我国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大概有连续十几年是活跃时期,接着十几年是比较平静的时期,再又是活跃时期。
[板书] 1.活跃时期和平静时期交替出现
[讲述] 在世界各国中,我国是有文字记载地震最早的国家,《竹书纪年》一书所记载的夏朝发生的地震,距今已有3800多年。
[展示图片] 出示“地动仪”图片。
[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中国历史课本上曾学过,这个仪器名称是什么?是哪个朝代、哪位科学家发明的?(学生回答,教师提示、纠正)
[板书] 2.最早记载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国家
[挂图] 挂出“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
[讲述] 我国地震活动比较多而且强烈的地区,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分,像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接触处,以及板块断裂破碎的地带(教师边讲边用地球仪指示)。例如,我国的台湾、福建沿海正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还有一些地区地壳也不够稳定。请同学们参考课本图3•23,对照课文认识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指图] 教师在“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上指出四个地震带的位置,请同学们一一说出它们的名称。
[板书] 二、主要地震带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指图讲述] 我国历所发生的大地震,大多集中分布在上述四个地区。根据已有的资料记载,我国地震为8.5级,山东、西藏、宁夏各发生过一次。1556年陕西华县(秦岭东段北坡下)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80多万人,是历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新中国成立后发生的危害的一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震级为7.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夺去了24万人的生命,使唐山这座华北重镇猛烈震动中成为一片废墟。请同学们看课文“读一读”中一位外出急诊的医生讲述的唐山大地震的情形。
唐山地震后,唐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已在一片废墟上重建成一座欣欣向荣、拥有百万以上人口的工业城市。(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地震后的唐山”和“重建后的唐山”两幅对比强烈的插图,并请他们谈谈感想,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承转] 根据上面所述,我国的地震灾害严重。现在同学们一定很关心下面要讲述的问题:地震是否能够预报?
[板书] 三、地震监测和预报
[讲述]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是指地壳的天然震动。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会有预兆,同学们可以看课本图3•26。图中所表示的是,地震前动物异常的情况。其实,除动物异常外,在气象、地下水等方面都有表现,地震仪器上也有显示,所以我们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例如,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的7.3级地震,我国地震台站在震前准确地作出预报,及时疏散居民,免遭重大损失。但是,目前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预报地震还不能像预报天气那样准确可靠。现在,我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地震监测网络,对地震预报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预报会有更多的成果出现,也希望同学们学好科学知识,将来为地震预报做出贡献。
[阅读回答] 阅读课文“读一读”,回答:
1.地震前,井水和动物会有哪些异常现象?
2.发现井水和动物异常现象怎么办?(学生议论、回答。教师再向学生说明:①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并不一定是地震前兆,因此不能发现自然异常就自行预报地震,以免引起恐慌和混乱;②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每个人都应树立防震意识,观察到有关地震前兆的异常现象,应主动、就近向地震台站和有关政府部门报告。)
[练习] 在填充图上填出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名称。
[板书] 四、火山的分布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图3•27和图3•28,想一想:为什么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山顶会出现湖泊呢?为什么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的湖泊相连成串呢?(学生议论、发言)
[讲述] 原来,它们都和火山活动有关。白头山是一座火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山顶湖泊;五大连池所在的地方也有火山活动,“五大连池”就是五个相连成串的湖泊,它们是由火山喷出的熔岩堵塞河道形成的湖泊群。
[讲述] 我国的火山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方(指图):内蒙古高原南部、东北山区、台湾、海南岛等地。
我国已经知道的火山有600多座,可是近几百年来仍在活动的却很少。我国最近年代,也就是1951年5月,喷发的一座火山,是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中。火山喷发也能引起地震,这叫火山地震。
下面,我们学习另一种在我国许多地方经常发生、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泥石流的知识。
[板书] 五、泥石流
[讲述] 泥石流是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它多发生在山区,和地形、岩石、植被、气候都有关系。
[提问] 请同学们阅读图3•29,对照课文,说说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提问] 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说说泥石流有哪几方面的危害。(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板书] 2.造成的危害
[讲述] 泥石流也是一种自然灾害,我们应当认识它。预防泥石流也是我们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任务。
[提问] 泥石流发生在山区,我国哪些地方是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总结] 地震、火山、泥石流都会危害人们生产、生活,我们应当认识它们,预防它们,尽量减少它们的危害。
[练习] 1.我国火山分布在哪些地方?
2.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哪些?它有什么危害?
(布置作业)
本节课文后的选做复习题1、2。
[板书设计]
第五节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一、多地震的国家
1.活跃时期和平静时期交替出现
2.最早记载地震、发明地动仪的国家
二、主要地震带
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2.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
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
4.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三、地震监测和预报
四、火山的分布
五、泥石流
高一地理教案鲁教版3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括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演变历史。
2.熟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3.解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4.结合实例,阐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根据图表和习题分析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的演变的规律。
2.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科学资源观,树立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设计】
承转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要解决环境问题,又要继续发展经济,我们应该怎么办?
这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学生阅读教材。
多媒体展示图表。
学生填写表格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生产力水平
生产力低下,发展缓慢
生产力断提高
科技突飞猛进,生产力迅速提高
生产力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人类活动
处于采猎文明时期,以动、植物为取食对象
步入农业文明,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
进入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主宰自然界,牺牲自然,积累财富
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国际社会旁边关注环境和发展问题
人地关系
恐惧和依赖
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不严重
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生态破坏,危及人类生存
人类开始认识环境问题,逐步解决环境问题
读图8.9,教师提问:从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来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物种灭绝、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强;人口增加,使自然资源遭到破坏,地理环境趋于恶化、人类与环境对抗性增强;环境污染、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教师总结归纳: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们为了追求的经济效益,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已经产生严重的影响,为此再也不能走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学生回答: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其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2.原则
学生阅读教材。
提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
学生回答:
①公平性原则:这包括同代人之间和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地球面积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投影展示问题。说出以下人类行为违反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
1.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持续性原则。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2.湿地的大面积破坏,导致某些物种灭绝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人与生物种群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3.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学生回答:主要违反了不同国家之间公平性的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教师提问:读图8.12,你有何感想?对治理环境问题有何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我们只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行动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为此,让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主要措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强化源头管理,消除引发农产品质量问题的隐患;建立市场机制,整顿规范好农产品市场秩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发展产业化经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建立有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的营销机制等;
课堂练习巩固
1.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脆弱。
(3)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
2.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板书设计】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概念
2.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高一地理教案鲁教版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向学生演示他们的区别。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其转动的参照物不一样。
--示例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习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提问】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演示】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讲述】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演示】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
【提问】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演示】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教师已绕太阳公转了大约一度,所以必须再多转约1°,才能正好面对太阳。
【提问】以两个不同参照物确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哪个是真正的周期?周期的时间是多长?确定真正周期的意义是什么?
【讲述】太阳日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计量一天的长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活动】让学生用太阳日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教师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问: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用地球仪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讲述并提问】我们很明显看到除了南北两极外,其余各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其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严格地讲,这里应该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转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来计算,想想为什么?因为各纬线圈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同样是自转一周,不同纬度的地方,其走过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显然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赤道向两极减小为零。
【提问】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1.22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阅读】学生读书图1.20和表1.2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特点,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讲述】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所以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表1.2已说明这点。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动快,所用时间短;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所用时间长,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如书图1.22下图所示。
【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线(简称黄赤交线),在图1.22上图中也画出黄赤交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提问】太阳直射光线和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研究两者关系有什么意义?
【总结】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转年春分,由0°逐渐扩大到360°,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所成的夹角,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
【观察】图1.2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回归运动—回归年。
【思考】地球上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请同学课下思考。
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特点
自转
(绕地轴)
自西向东
23时56分4秒
15°/时
地轴指向不变
自转与公转同时、叠加
回归年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
(绕太阳)
自西向东
365日6时
9分10秒
59′/时
30㎞/秒
地轴相对于黄道倾斜
成66°34′夹角
高一地理教案鲁教版5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理解宇宙探索的意义,了解宇宙探索的现状。
2.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认识保护宇宙环境对开发、利用宇宙的重要意义。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书能力、分析综合思维能力等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
导学式。
教学重点
宇宙探测的意义。
教学媒体
利用投影仪、录像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航天飞机发射。
【教师说明】 这是1998年6月3日清晨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时的情景。
【教师提问】 搭载它一起升空的有一个什么仪器?
学生回答:阿尔法磁谱仪。
【教师提问】 阿尔法磁谱仪的任务是什么?
学生回答:探索宇宙本源,寻找暗物质和反物质。
【教师讲述】 阿尔法磁谱仪进入太空,探索宇宙本源是人类对宇宙的又一次新探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教师提问】 人类利用哪些手段了解宇宙呢?
学生回答:双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
【教师提问】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始于哪种探测手段?
学生回答: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因为它是首次在地球以外观测地球。
【播放录像】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教师提问】 谈一谈你所知道的人类从此以后又有哪些新探索手段?进行了哪些探测活动?获得了哪些成果?
【出示投影】 (补充资料)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1959年,前苏联发射成功“月球3号”,它所携带的自动行星际站绕到月球背面上空,第一次主动拍摄了人类从未见过的月背照片。
(2)1961年4月21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座“东方号”宇宙飞船用108分钟绕地飞行一周,成为第一个飞出地球的人。
(3)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乘座“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4)1971年,前苏联第一个“礼炮号”空间站发射上天。
(5)1976年,美国发射的“海盗号”飞船第一次登陆火星。
(6)1988年11月15日,前苏联发射第一架航天飞机“暴风雪号”。
(7)1995年,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和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首次对接成功。
(8)1997年7月4日,美国“探路者号”飞船顺利在火星上着路。
【教师提问】 人类这些探索活动与望远镜观测有何不同?
学生回答:排除大气干扰,可直接取样。
【播放录像】 《宇航员与月球车》
【教师总结】 人类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又有了太空实验室,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航天器从无人航天器发展到载人航天器,通过这些手段,人类知道了磁层、宇宙射线和一些大行星表面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
【播放录像】 《火星》、《木星》
【教师讲述】 在世界航天事业突飞猛进的同时,我国航天事业也在迅速发展,处于世界前列。
学生阅读:“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阅读材料
【播放录像】 《东方红1号卫星》
【教师总结】 随着人类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原先关闭得紧紧的“天窗”由小到大,由浅入深,一扇一扇打开,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增长了千万倍。但航天事业同时又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美国的火星计划耗资2675亿美元。有人曾计算,用航天飞机每运输100克货物约需1500美元。
【教师提问】 人类为什么不惜代价,不懈地从事宇宙探索?
学生回答:认识了解宇宙、开发利用宇宙、带动科技发展。
【教师补充】 人类认识了解宇宙的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宇宙,目前人类已从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了空间开发利用阶段。
【教师提问】 宇宙中有哪些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如何利用?
学生讨论。
学生读书:“开发宇宙”
【教师补充】 宇宙资源主要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人们利用宇宙空间这个特殊环境,通过人造卫星可从远距离观测地球,迅速、大量收集地球的各种信息。例如气象卫星拍摄的卫星云图能为我们更好地做出天气预报;又如,根据卫星照片发现哈萨克已干涸的库兰达里河河床下是一个大湖泊,在沙漠下发现几处淡水;再如卫星提供的国外小麦产量的准确预报,仅美国一年就获得两亿美元的好处;卫星还可以在人类还未发现时预报小麦锈病虫害,可及早防治。同时人类还在卫星上进行大量科学实验。1996年12月,俄美首次成功地在“和平号”轨道站培育并收获第一批太空小麦,从播种到成熟仅用97天,证明生物在太空是可以发育的。这对于人类在未来星际飞行中解决食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北京超市中还出售有太空育种的西红柿、辣椒,其个大且抗灾能力强。宇宙具有的失重、高真空、超净和极端温度等条件是生产某些特殊物品所必需的。1992年10月我国利用一颗返回式卫星做搭载培育生物实验,培育出防癌生物——石刁柏。再如,火箭所需耐磨的铅铝合金,在地球上制造时,铅总要沉到底部,冷却后得到的不是一种均匀的合金块,而像一块分层蛋糕,如果在宇宙中生产这种合金就方便多了。根据统计约有400种地面上无法制造的合金能在失重环境中制造。
【教师提问】 人类为什么要把眼光投向宇宙,研究宇宙资源的开发?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人类生存的地球,由于人口的迅速膨胀,已出现了资源短缺的问题,未来也将面临生存空间紧张的问题。为了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补充陆地资源,人类在研究开发陆地环境的同时,已在向海洋和大气环境进军。人类还把目光投向宇宙,不断探索宇宙,研究宇宙资源的开发,以解人类未来所面临的种种生存问题。
开发宇宙资源是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而且它的规模、技术、经济投入都不是一个国家所能完成的,需进行国际合作。
【教师提问】 阿尔法磁谱仪的永磁铁是哪个国家制造的?这个工作计划由多少个国家参与?
学生回答:中国,十多个(美、中、俄、法、日等)。
【教师讲述】 人类在探索宇宙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而且它已经对人类的开发活动造成危害。
【教师提问】 这个问题是什么?怎样产生的?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太空垃圾。废弃的航天器、航天器爆炸后的碎片、从航天器扔出的垃圾。它们与航天器之间相对速度很大,对航天器造成巨大威胁。
【教师补充】 自1975年以来,约有4600颗废弃卫星及同样多的失事火箭及其它航天器的碎片在近地轨道上游荡,它们中虽然每天有2~3颗脱离轨道进入大气层被烧毁,但仍以每年200~300件的速度增加。它们的运行速度是炮弹飞行速度的几十倍,所以对航天器造成巨大威胁。1996年1月,在太空飞行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为避免与一个失效卫星发生碰撞,机上宇航员不得不对航线进行调整。1995年,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发射的太空实验观测自由飞行器,在太空运行8个月后被“奋进”号航天飞机收回,经检查,其外壳被太空垃圾撞击布满麻坑。1983年一小块剥落的油漆曾撞坏“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前窗。目前人类发射的航天器在地面监控中心与宇航员密切配合下可及时躲避太空垃圾,而人造卫星则难以躲避。人类现在正研制限制太空垃圾、减少危害的方法,这同样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一起来保护宇宙环境。
【教师提问】 我们通过这节课了解了宇宙的现状及宇宙资源的利用情况,大家可否设想一下,今后宇宙探索手段及宇宙资源利用的方向。
学生讨论
【播放录像】 《设想中的太空城》
【教师说明】 这是一个设想中的太空城。它是圆环形的,像个巨大的车轮。“轮胎”是空心的,是太空城的生活区,可供1万居民居住。太空城每分钟绕自己的中心轴慢慢旋转一周,使环的外缘产生与地面重力相等的人造重力;内缘是太空城的“天”,天空有一排排拱形玻璃可提供适宜的太阳光,给太空城带来温暖和光明。自动化农业自动向农作物提供二氧化碳、水和肥料,农作物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氧气和净化空气。
【教师总结】 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明天,望大家大胆设想,勇于探索,为宇宙环境的开发利用开创更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