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
人的社会关系从来就是变化发展着的,因而人的本质也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思想道德修养因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终其一生的修养过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1
一、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也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鲜活内容。总的来说,不论是国家层面、社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为大学生确立了基本的道德价值导向和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大学生可以紧紧围绕这24字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明辨是非,决断选择,在学习和生活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学习者、宣传倡导者和行为体现者。
(二)有利于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以及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新任务的诸多挑战,不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层面,都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从大学生主体来看,“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要想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大学生,必须首先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要想成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使命。
(三)有利于改善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状况,净化社会环境。当前,从整体来看,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全球化与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道德状况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判断和选择上出现问题。比如:不能正确把握义利关系,责任意识淡薄,艰苦奋斗思想淡化,缺少奉献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讲诚信、不讲文明、不懂礼貌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面对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能够让他们明德修身,正确地处理好国家、集体、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些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丰富源泉。[1]当代大学生还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应该针对这一特定群体进行本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使他们能够从道德传统中汲取到有益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丰富养料,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主要体现在遵守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较高公德素养的社会公民。特别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使他们能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尚。
(三)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对各行各业从业者提出的具有职业特征的基本道德要求,职业道德要求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和奉献社会。尤其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诚信品德。
(四)家庭美德教育。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领域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男女平等、邻里团结等。
(五)网络道德教育。当前,大学生在网络道德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网络道德意识薄弱,网络自律能力弱化,诚实观念淡薄,责任意识淡化,网络言行随意放纵等”,[2]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大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规范主要包括: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地进行网络交往,养成网络自律精神等,让大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中也能很好地遵守相应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自觉地做到不逾矩。
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道德教育,不断充实道德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导航仪。当代大学生能否担当起为国家崛起而奋斗的责任,践行和实现社会价值的诉求,取决于当代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养以及“三观”的教育入手,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面临的不同问题、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辅导,不断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实践的方式与内容。社会实践是进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人物时说过:“他们的特征是他们几乎全部都处在时代运动中,在实际斗争中生活着和活动着。”[3]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应该加大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实践的内容,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设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内容的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加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教育。比如:通过学习讨论、名人报告、专题讲座、个别谈话等方式,用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来感染和教育大学生,从而帮助其获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精神食粮,引导其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等方面与时代接轨,与社会同步,不断充实其精神空间。
(四)占领新媒体主阵地,实现道德教育手段多样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传统的大学生德育手段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调动一切资源,使道德教育丰富多彩。”[4]在充分利用好课堂、广播、电视等传统教育方式的前提下,要迅速占领新媒体这一重要阵地,利用微信、QQ、微博等载体来充实道德教育方式和手段,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五)充分发挥“两课”教师的道德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学生了解社会、洞察人生首先都是从向教师学习开始。因此,广大德育工作者尤其是“两课”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航者和传授者,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引路人和示范者,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增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2
道德是以习惯、舆论、评价、信念等方式调整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目的在于协调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法律的根本不同在于道德的内在性。要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关系,道德意识的培育至关重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迅速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变。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多元化,大量负面的社会现象和各种非主流的思想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道德滑坡、价值失衡、诚信危机等现象尤为突显。如何切实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应从大学生所处社会变迁的背景出发,提炼出与时代一致的主体素质,培育其内在道德觉悟,最终扩展其社会责任。
一、急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培育大学生道德意识的时代条件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这一转变相适应,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整个中国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如下变化:(1)从地域性向全球化的转变。商品经济带来的生产的社会化和分工的国际化建立起了广泛的交往,使得落后的、封闭的保守的意识突破其狭小的地域和意识范围,走向开放、走向世界;(2)从自然性向自由性的转变,具体表现为血缘意识向自由意识转变。大学生对官二代、富二代的态度或心理是极其矛盾的。他们的怨恨与愤怒是因为各种“二代”们把自己高人一等的资本建立在自己的出生和血缘上面而不是自我创造上面。大学生崇尚自我创造、自我实现,这是自由意识的体现。但是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由于机会和条件的原因在现实中困难重重。因此,大学生对官二代、富二代是既怨恨又羡慕;(3)从单一性向多元性的转变,表现为特权意识、等级意识向包容意识、平等意识转变。社会分化、利益分层导致主体多元,传统社会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等级、特权、权威等意识以及追求单一理念的宏大叙事逐渐地被“去中心化”、“存在即本质”、“一切皆可”等平等的包容的观念所取代;(4)从群体性向个体性的转变,从群体意识向独立意识转变。商品经济使每一个人都作为独立主体突显出来,大学生主动的对国家、民族、集体、社会的关注程度减弱了,对自我的设计、对个性的张扬、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成为潮流。大学生喜欢追求个性、时尚、标新立异就是其个体性的表现。
上述这四个转变表明我们的整个时代都处于急剧的裂变之中,包括道德在内的整个文化都处于新旧交替、多元杂存的状况下。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现在没有价值引导、没有道德规范、没有主流思想中前行,而是说这些现成的价值、规范和思想由于没有紧密地与时代的变迁内在联系。因此,在这种急剧的社会变化中难以真正在人心中扎下根基。我们要培育的道德,首先必须是我们时代的道德,是中国现代性的道德。既不能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照搬照抄过来,更不能把中国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恢复起来。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就典型地折射出传统血缘道德在现代生活中陷入的绝境:人们的道德行为或意识是根据血缘和亲疏关系来决定的。而18位路人冷漠的反应恰恰表现了现代商品社会道德的消极面:个人主义,每个人只管自己的事。封建道德的流毒和资本主义道德的消极面在现实中共谋或叠加,使社会主义的道德意识、道德正能量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因此,如何在平等意识、开放意识、自由意识、包容意识、独立意识、个体意识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和谐就成为大学生道德培育的理论出发点。
二、个体性的建立是培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需要的主体素质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首先需要党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对道德理念的凝练,需要制定道德标准以及建立、落实整个社会的道德培育机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我们仅从微观层面、个体层面谈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培育需要具备什么主体素质。
尽管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范畴,但是道德行为却必须由每一个个人来承担。现实的个人才是道德的主体。很多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形成了一个共识:古代与现代的分水岭就是个体的确立。文艺复兴以来,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明在反对封建神学和封建制度的过程中极大地高扬起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人的个体性也首先得到强调。今天,中国的发展以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文明形态显示了其巨大成就和历史活力。在物质文明充分发展,利益分化,主体多元的今天,每一个人深深感觉到:自然日益被人类改造与陶铸,上帝逐渐被驱逐出科学和生活领域,不合理的旧世界旧社会正在逐步被变革与更新,人的尊严和地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个体性得到彰显。因此,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培育内在的道德意识首先需要具备现代人的主体素质,这就是个体性的建立。大学生个体意识的建立表现在如下三个层面:(1)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个体人格意识觉醒。他必须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来反思、关注,要有自己的独立感知、思考和判断。这种思考会带来人格的觉醒,也就是意识到个人的私人性、唯一性、一次性。人格就是对自己私人性的自觉坚持,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性;(2)个体孤独意识的形成。一个意识到自己的人格,意识到自己的私人性、唯一性、一次性的人,就会把孤独看成人生的根本存在状态,而不是一时的情绪状态,就会需要并拥抱孤独,在孤独中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创造并尝试自己对自己精神的塑造;(3)个体责任意识的建立。个体在内心的孤独中建立起内在的责任意识,即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机制。在内心中建立一个评价的我(普遍标准)对行动的我(具体行为)进行审视、反思。行动的我与评价的我的一致就是对自己负责。哪怕犯了错也决不会推诿于别人。这种内心精神的二元结构,既使自身具有了内在超越性,又显示了主体的社会性。自己对自己负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社会性的自觉意识。这种内在的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就建立起人的内在的社会性并在人与人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就成为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内在道德觉悟是培育大学生道德意识的核心内容
有了上述的主体素质,道德意识的培育就有了基础。所谓道德培育就是培育人的道德精神、道德意识,这种精神和意识当然离不开现实生活,但是它绝不等同于现实生活,它高于、超越于现实生活。我们在现实中之所以推行了很多道德实践、道德模范学习的活动而效果并不理想,乃是因为我们强调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内在道德意识的觉醒、道德哲学的养成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以康德的道德哲学为例子谈谈大学生的内在道德意识的培养。之所以谈康德,不仅因为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之祖,是西方人本主义道德观的最大代表,更重要的在于他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他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道德意识培育的三个准则或三条道德命令。
第一个是形式上的道德要求。不管你事实上做什么,或者做与不做,你都要确立一个原则,“你要这样行动,就像你行动的准则应当通过你的意志成为一条普遍的自然法则一样”。[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由于感性欲求和现实原因而做出种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你要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因为这些行为的原则是否合理合法是有标准的,那就是我们的行为和意志不要自相矛盾,要成为像自然法则一样的普遍法则,才能一贯地存在下去。康德列举了四个例子:不要自杀、不要骗人、要发展自己的才能、要帮助别人,它们分别包含了对自己、他人的消极义务:即对自己起码不要自杀,对别人起码不要欺骗,以及对自己、他人的积极义务:即对自己最好发展自己的才能,对他人最好能帮助他们。否则,如果自杀成为普遍法则就会人人自杀,最终就会由于无人可杀而取消自己。如果人人欺骗成为一条普遍法则,大家都知道了是骗局就会无人相信别人,也就无人可骗。如果人人都不发展自己的才能成为普遍法则,社会就会由于懒惰、堕落而毁灭。如果人人都不帮助别人成为普遍法则,社会就会是一个冷漠无情的社会,最终就会由于自私而解散。
第二个是内容上的道德要求。“你要这样行动,永远都把你的人格中的人性以及每个他人人格中的人性同时用作目的,而决不只是用作手段。”[2]人的行为有种种目的,但是总的目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本身。当我们的金钱、财富、地位、名利等其它目的与人本身相冲突的时候,都可以放弃。其它目的都成为人这个目的的手段。上述四个例子就有了新的含义:不要自杀,由于自杀往往是把自己作为手段对社会或他人奉献或者报复,所以,不管你如何行动都不要把自己的人性当作手段而应该当作目的。同样,欺骗他人就是把他人的人性当作手段,以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此,应该把他人当作目的。发展自己就是以促进自己的人性为目的,帮助他人就是以促进他人的人性为目的。凡是把自己和他人当作手段的事情就不做,凡是有利于自己和别人的完善的事情就去做。
第三个是最高的层次,即主体性道德要求。“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2]每一个有理性者都有资格、有权力、有能力、有必要成为自己的立法者。这就是自律,它使每个意志的主体都挺身而出成为义务、道德、责任的主体。行动的主体因此具有了人的尊严和崇高性。康德的道德命令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还实现不了,没有任何约束力而显苍白,但是,他给予每一个人最高的尊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世俗的利益和感性的欲望可能会说谎骗人、可能做出不道德的事情。但只要你是一个有理性的人,你就应该知道这是不应该的、是不道德的。这个意识是道德的基础,有了这个意识和觉悟,人就还有救,道德就有希望。没有这个意识,人就可能真正堕落了。道德不是从外面灌输进来的,而是从我们心中生长起来的。每个人都承担着道德的使命。其自身的内在的道德意识就是社会的道德。
四、弘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追求个人完善的内在道德意识与追求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的统一,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内在道德意识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在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因此,培育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应该弘扬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在康德内在道德意识觉醒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把追求个人完善的内在道德意识与追求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的实践活动统一起来。马克思17岁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对我们有重要启发。马克思指出: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一种生活,而任何生活都应该以意识到人是一个自由的存在为前提并努力实现自己的自由。最有尊严的职业应该是最能发挥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的职业,就是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2],与之相反,“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2]因此,“如果我们选择了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从17岁开始,马克思致力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马克思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在这一理想之光的照耀下,马克思个人的思想、行动和事业,都散发出巨大的人格魅力,折射出异常感人的精神与道德力量。面对商品经济与西方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面对信念、理想、价值目标在现实的生活中的淡化与缺失,马克思的人格和道德力量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道德培育的重要资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这种强大的精神与道德力量。
总之,在一个变化的时代,培育、坚守我们内在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觉悟,并把这种意识和觉悟变成我们对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责任与行动,这就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培育的核心问题。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3
徐特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教育和培育了大批人才,为青少年的成才教育活动与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许老长达73年的教育生涯中,他身体力行,以集传统美德之大成的高尚人格,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树立了一座宏伟的丰碑;他精辟入髓的德育思想,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他精湛绝伦的德育艺术,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深刻理解徐特立精神内涵,将徐特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相结合,对于大学生道德信仰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强调以道德信仰教育为先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下,徐特立都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很多独具见解的理论。在徐老的著作《小学各科教授法》中,他就写道:“修身科以涵养生徒德性,指导道德实践为要旨。”其中还具体论述了小学各年级修身科教材编写原则与教授方法。到了20年代初,徐老提出:“思想道德教育要同革命战争的各个方面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对儿童进行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的自动能力和创造性。”在抗日战争爆发后,针对日寇的奴化教育,徐老坚决主张:“要消灭一切教育上的麻醉剂,使人民从民族解放斗争中觉悟起来。”1946年,徐老在一次讲述伦理道德问题时说:“一般教育问题,总是把伦理教育提到第一位。”同时他也指出:“道德、能力、思想都是政治教育,在学校要放在第一位,学校要讲道德和能力。”
由此可见,徐老把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民族的解放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阐明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刻意义,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了首位,体现了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目前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对于道德信仰的教育重视程度逐渐下降,重成绩轻思想,这也导致部分当代大学生道德的沦丧和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是培养大学生知、情、意的基础,是大学生完成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必须要有道德信仰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地把道德规范转化为行为准则,从而到达对道德理想的敬仰和不懈追求。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徐特立精神,深刻理解徐特立精神中道德信仰的内涵,并将其作为大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指导精神,以道德信仰的教育为先,重视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培养与塑造。
二、注重提升大学生自我道德素养
大学生的道德信仰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信仰、心理等方面的素养,提升大学生高尚的人格魅力。徐特立说过:“道德思想造成一定的意识形态就是人格,我们也要造就一定立场、一定方向又无限生动发展的人格。”其“三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精神理念,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和道德素养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积极弘扬徐特立精神,一方面就要组织大学生认真学习徐特立教育思想,把大学生塑造为道德品行优良的先进群体,用徐特立精神在指导大学生的同时,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这是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首要目标。当代大学生要坚定道德信仰,树立人生目标,并为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奋斗,充分体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将徐特立精神渗透到高校的德育、智育、体育中,重点突出道德信仰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弘扬徐特立精神的过程中,要通过身边优秀道德典范人物来宣传和表彰,让大学生真实感受到徐特立精神离自己并不遥远,也并不是一句空谈,身边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体现着道德和人格,而这些也正是徐特立精神的核心。
三、灵活运用徐特立教育思想,创新大学生道德信仰建设理论和方法
徐老的诸多理论和言行,无不闪耀着徐特立精神的深刻内涵,对于当前的道德信仰教育工作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徐特立精神的实质,灵活的运用徐特立教育思想,对于大学生道德信仰建设工作理念和方法进行创新。
(一)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徐特立曾指出:“青年的特性如素丝,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在这种不定型的性质下,青年工作者的责任特别重大。”徐老的言论指出了青少年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教育者应该深入的了解、掌握并尊重这种规律,按规律来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者应该遵守的前提和原则。如果教育过程中违背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就会禁锢年轻人活泼奔放的思想,只能培养一些没有能力、没有主见的庸才,这是与大学生的道德信仰建设目标背道而驰的。
(二)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
徐老在谈到教师时说道:“爱护学生,研究学生个性,注意生徒智慧的差别及擅长是什么。”他还认为:“自觉是教育上最高的原则。”徐老还极力倡导学校“应当培养敢于发挥其个性,动脑筋辨别是非,有主张、有试验、有创造、有行动的青年。”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尊重大学生心理和个性发展规律的同时,更要善于观测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并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然后依据不同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进行个别教育,因材施教,培养其健康的思想道德和正确的信仰。
(三)丰富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理论和方法
高校在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创新道德信仰教育的理论,丰富道德信仰教育的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搭建新型的教育平台,大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受当代大学生的欢迎;正确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进行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徐特立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并用徐特立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时,道德信仰教育也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大学生的内心意义体验与情感倾向,使大学生更好地达到道德理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心理结构的平衡,这也丰富道德信仰教育的内容。
四、以徐特立精神为基石,完善道德信仰的科学价值导向
科学的道德信仰应该是能够符合今天的状况,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徐特立曾经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道德学说原理,系统阐明了道德的本质和我国无产阶级新型道德建设的内容与途径。徐老指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他还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古代的奴隶道德教育。“五四”以前,中国数千年来实行的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教育系统,从“五四”时期提出“劳工神圣”、“唯物主义”的新道德,到新中国“五爱”国民公德崭新新社会风尚的形成,充分证明了随着社会的发展推动道德建设的事实,揭示出“道德问题是社会发展在思想方面之表现”,“人类的道德不是天性决定而是社会决定”。这也说明了道德是个人的社会行为,但是道德都是符合当时的社会标准的,道德反过来又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只有道德建设具有科学的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美德正是徐老积极倡导的,他顽强的学习精神,质朴的工作作风,堪称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典范;他精深的思想教育理论和从事教育事业的伟大实践,是值得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的。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文化交织碰撞的时代,更应该大力弘扬徐特立的教育精神,积极践行徐特立的教育思想,将其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建设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道德信仰处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体系中终极的和最具整合力的部分。因为道德信仰既是人们的精神支柱与价值依托,又是置于人们内心世界的信息过滤器,它指导着人们对外部世界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是人们理性信念体系的拱顶石。
反思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效性问题是摆在我国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工作的重要问题。正如有人所评论的,当代大学生“有智商没有智慧,有前途没有状态,有文化没有教育,有知识没有思想,有青春没有热血,有个性没有品行,有理想没有实践”。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所必然造成的后果。因为如学者所指出的,“克服目前德育危机的出路在于确认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本文试图厘定道德信仰对于大学生道德教育及其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梳理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表现,分析其原因,为开辟重塑大学生道德信仰的路径提供理论准备。
一大学生道德信仰及其意义
当代社会的“道德失范”问题,究其根源,乃是道德信仰缺失。因为道德信仰是关乎到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设定,它表现为对高尚道德价值及道德终极目标的认同和服膺,并以此来范导我们的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涉及对终极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必须具有对“人之为人”的超越性理想目标的价值想象,否则将消解道德的超越性意义而仅仅沦为“被规训”的动物。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仰和道德信仰呢?信仰在不同的历史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但严格来说,它是人对精神层面追求的坚定与执着,并以限定的方式规范着人的行为。正如万俊人所指出的,信仰是指特定社会文化群体和生活于该社群文化条件下的个体,基于一种共同价值目标期待之基础上,所共同分享或选择的价值理想或价值承诺。其最根本的特征乃在于其理想目的性以及对这种价值理想的坚定承诺。仰对个体的言行有着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影响。而道德信仰作为人道德活动的前提,它内在的要求必须以对道德的信仰为基础,以对善的终极追求为目标,实现人之为人的价值追求。也就是说,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目标的确认和笃信,是对“应该做什么样人”的设定,即对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从而实现生物意义上的人向社会人、道德人的转变。贺麟先生曾对道德信仰作了解释,他说:“对人生和人性的信仰,相信人生之有意义,相信人性之善;对于良心或道德法律的信仰,相信道德法律的效准、权威和尊严。又如相信德福终可合一,相信善人终可战胜恶人,相信公理必能战胜强权等,均属道德信仰”。由此可见,道德信仰是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和奉行,是人们基于道德对于人的必然本质的价值认知,以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推动而产生的对道德的笃信和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和付诸道德行动的特殊情感。从个体层面来看,道德信仰的本质是人对其自然本性的超越,因为信仰从其本质上看并不是来源于某种物质欲望的需求,而是个体的精神需要,对世界终极解释的需要和寻找自我精神家园的需要,而道德价值的实现则体现了人的本质意义的自由。“人类信仰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主体力图自觉地对现实关系的积极的创造性克服,它不仅是适应世界而且是改造世界,不仅是趋利避害有效有用,而且是合法合理尽善尽美。”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道德信仰对于当前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信仰危机必然引发道德危机,道德危机实质上是道德信仰危机的必然反应。道德信仰一方面使个体对社会核心价值坚信不疑,从而为社会或国家的秩序稳定和有序运作提供伦理价值和政治价值共识、共享的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它无疑又是个体价值和意义的有效保障。而且,道德信仰具有价值整合功能,它能够反思个体价值追求的合理性,从而担保了个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一致性。道德信仰包含着社会对道德的理性推崇、寄托着现代人们对道德的终极关切及道德人的全部理想与情感。道德信仰的培养可以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战胜现实的不良影响,养成坚强的道德意志,做一个道德完善之人。因为我不仅要成为具有独特个性之“我”,还要成为具有价值分享能力之“我们”的一员,承担着重要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而从个体性之“我”到社会性之“我们”沟通的精神纽带只有通过道德信仰才可确立,舍此别无他途。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主要表现
道德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依然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有相当的课程支撑,比如“两课”,但收效却令人堪忧。如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所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学生道德信仰的缺失。
当前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则是指大学生对既有道德价值信仰体系的怀疑、动摇,乃至缺失的精神状态。其具体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精神危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价值成为了人们追求唯一的目标,“它倾向于把丰富多彩的、有深刻的和有意义的生活空虚化……没留下任何能够给生活以深刻而又强有力的目的感的东西;激情失落了……生活中除了.可怜而又可鄙的舒适’,没有留下任何渴望。”这种把精神价值世俗化的做法实际上是放逐了精神追求。信仰就是关乎人的精神的,是人对生命生活的终极价值的思考,没有对精神价值的追求就无从谈信仰以及道德信仰了。这也突出地反映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即只注重专业课或对于今后求职“有用”的课程的学习,而对于“无用”的人文科学不再有热情。“两课”的学习也仅限于通过考试,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则在大学生的视野之外。对于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以及生活的意义问题缺乏必要的反思。
其二,价值观的冲突。随着传统社会价值的解构,市场经济催生的多样性的追求,以及全球化的浪潮,各种互竞的价值观——特别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中立原则——冲击着价值秩序在大学生心灵中的生成。大学生把价值观的问题完全主观化,相信“存在即是合理”。对于社会和网络中流行的各种价值观念缺乏批判,善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以至于对一些庸俗的价值观不加反思地接受。而在生活中人际间的价值冲突面前无所适从,同学间的小摩擦甚至演变成大冲突。
其三,情感冷漠。道德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表现在人只关注一己之私利,而忽略了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责任。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唯我独尊”的意识带人大学生活。“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个人的“小我”逐渐膨胀为衡量社会“大我”的基本圭臬,“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成为最根本的信条,这也使得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情感能力以及对社会性价值的认同。对同学缺乏包容,对师长缺乏尊重,对弱者缺乏关怀的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这种情感的冷漠使得个人处于自己狭小的封闭空间,从而缺乏走进他人,走向社会的决心和勇气。这实际上是“对人性的否定,或者说是人性的堕落。任何一个人都不是孤悬于世的生命,而是融于他人于自身的关系性存在,是‘与他人共在’、‘为他人而在’的”。
最后,对道德认同感降低和行为失范。人们不再认同和敬畏道德的善举,甚至觉得道德就意味着“吃亏”、“傻”。如在大学生中出现对“黑客”的崇拜,对投机取巧的推崇,而对讲原则的人贬低现象。论文作假、考试舞弊等失范行为,只要不被发现,即可谓“聪明”之举。
总之,伴随着道德信仰的缺失,一部分大学生陷人道德人格分裂的深渊,本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却犹如一盘散沙,找不到可以统摄整个生活的核心精神。于是沉溺于网络游戏中找些许安慰,但随之而来的失落感、孤独感和空虚感充斥着这些年轻的灵魂。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既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又有当前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本身的弊病。
首先,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建立在现实的经济生活基础之上,并由这种社会经济生活决定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形态。市场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其运行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意义世界的价值信仰截然相反。在一定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特质和经济理性的过度膨胀,是现代社会信仰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市场经济的世俗性和功利性的内在特征,使得社会主体以“经济人”的形式存在,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在市场自由竞争中寻找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因素,极容易诱发一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激发一些大学生的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贪得无厌的欲望,从而动摇大学生的道德信仰。
其次,政治化的道德信仰消解了道德的超越性本质。长期以来,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混而不分,甚至以政治信仰取代道德信仰,特别在改革开放之前特别明显。而政治信仰实又仰赖于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这样,政党国家就承担着社会伦理的正当性的证据负担。一旦党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社会伦理秩序就会出现失序。近10年来的情形正是:政党对其意识形态的修改和改善,使由政党国家负担的社会伦理的证据资源出现亏空。”政治激情的消退连带着信仰本身的消解。而当代大学生就是生活在“去政治化信仰”后遗症当中。
再次,社会的转型。随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的推进,社会层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不公平问题愈来愈严重,德福不一致削弱了人们对道德的想象。而且原本承担社会教化的伦理共同体被瓦解,正如麦金太尔所指出的,由单子化的个体所组成的现代社会失去了整合社会认同的可能,“碎片化”的社会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现代性后果。社会信仰得以确立的前提是某一特定社会或文化共同体成员的社会认同或价值认同,失去后者,前者就不可能。市场经济“经济理性”的价值逻辑肆虐社会各个层面,使得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市场社会。
最后,文化的娱乐化进一步消解了人的超越性价值追求。虽然网络社会给予了当代人巨大的文化消费空间,但世俗趣味的高涨以及感官视觉的享受放逐了人的价值追求。特别是当传统文化已经失落,而外来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腐朽的观念被接受之后,让人无法判断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原本严肃的价值冲突被娱乐心态所支解。
此外,高校长期以来的科学主义取向和实用主义观念,使得德育在与专业知识教育中显得微不足道,造成了道德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精神的流失。更有甚者,即使在德育中也简单套用知识教学的模式,最典型的做法是以灌输的方式来实施,这就割裂人作为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道德结构中的统一性,同时也脱离了与人的现实生活的联系,无视学生内在精神信仰的形成,无视学生作为人的超越性需要。而且,在德育目标的定位上也存在着重要的失误。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现在高校的德育目标定位上“取法乎下”的策略,使节节后退的德育目标已经退到了教育目标的最低极限了。似乎只要行为符合底线和规范就是有德的行为了。由于德育目标的节节后退没有对信仰危机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底线”在现实利益的诱惑面前不断地被突破这不足为奇了。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贵在道德信仰教育,通过道德信仰教育确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追求美好的生活。而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整个社会道德生态的环境的改善,也需要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革新。
大学生道德教育论文5
《大学》的德育思想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道德人格是人在一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中所获得的道德性质及其所表现的道德形象,是人格主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下,通过教育和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个人自觉锻炼和修养而逐步形成的,能支配和影响自己行为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并经过长期的积累而成为行为整体中的稳定特征和一贯倾向,构成特定的道德人格[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一,《大学》是我国古代关于道德教育的纲领性教材,是“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2](P3)。《大学》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纲领”诠释了“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指明了大学的首要职能是要发扬学生与生俱来的德性;《大学》认为人的成长和完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前后相续、循序渐进的条目,构筑成一个由内到外、由精神追求到制度规范相统一的完整育人体系,指明了从“为学”到“为人”的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其道德教育的体系,既有“为学”的程序,也有“为人”的纲要;既有“修己”的基础,也有“治人”的法则,对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以“明德入道”的道德信仰建构 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评价,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大学》以“明明德”为“大学之道”,阐述了其道德教育的宗旨和原则。“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明明德”是诚意、正心、修身的基础。“明明德”,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为:“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有以明其明德也。”[2](P3)朱熹将这种天生的善性、禀赋称之为灵明的德性,即“明德”。“明明德”于天下是要让所有人摒弃一己私欲,把与生俱来的善性和内心光辉的品德发扬光大,这是为学做人的第一步,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朱熹将“明德”内在化,是“内圣”的过程,强调自我启蒙。《大学》把“德”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注重对人才内在道德品质的培养,正所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必先成“人”继而才能成“才”。秉持“明明德”的价值指引,这不仅是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积极响应和贯彻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及“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表现和实践。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明明德”既是大学生命的本体,也是大学生命发展的逻辑起点,意味着要“明确大学的学术特质,以人才培养为根本”[3];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来说,“明明德”是要秉持提高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核心价值理念。我们需要秉承“明德入道”的道德法则,重振“大学之道”,着重培养高尚道德修养和理想的人格品质。
朱熹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2](P3)即“明德”是一种来自于天的品性,但虽然人的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具有“虚灵不昧”、“具众理”和“应万事”的特征,所以有时候难免受气质的影响,因为人的气质有好有坏、有刚有柔,如果不加节制任由其随意发展,必定会受到外界的功名、荣耀、利欲、声色的引诱而丧失其灵明的德性,需要后天的教化使其美好的的品德再显露出来。因此,大学生要克服外在因素的干扰,树立“明德入道”的价值观念,坚守内心“明明德”的信念,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彰显“明德”的品德和情操。那如何才能形成这种价值观念呢?朱熹云:“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2](序)朱熹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明德入道”的方向:仁、义、理、智、信,而且指明了其培养方法是要“知其性”“全其性”“复其性”[3]。“知其性”是指要对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禀性有所认知,“全其性”指要完全地保有自己的“天命之性”并充分展现出来;“复其性”指当“天命之性”受到“气质之性”的影响时,能及时摒弃这种影响,恢复其本性。因此,“明明德”作为崇高的道德法则,它时刻提醒大学生要排除外在环境的干扰以及内心的私欲杂念的诱导,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以“亲民”的道德行为陶冶大学生的爱人之心
仁者爱人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的精神是道德人格的基本标志。《大学》以“亲民”为重要纲领,强调推己及人的重要性,为现代大学道德教育和道德人格培养指明了方向。“亲民”,朱熹在《大学章句》里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2](P3)“亲”也作“新”,有更新、创新、革新的意思,意思是要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显明内在的德性,不能仅自己昭明其明德,要把个人的善性推己及人、转化为他人的善性,感化更多的人民,使他们摒弃“旧染之污”,臻于善的境界。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是儒家所倡导的实现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如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近一步看,“亲民”更加侧重于对仁爱精神的推广,主张把个体善的行为和情感推及他人,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主体“仁者爱人”的行为和精神,即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这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仁者爱人”、“仁者人也”,只有具备爱人之心才能培养道德人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能达到“安人”和“亲民”的目的。
“亲民”作为继“明明德”的大学之道后的第二纲领,是从明己之德的内在个人修养走向外化的道德行为的表现,即“亲民”是“外王”过程,是用个人的崇高德性去影响他人,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是一种善的行为,让他人去旧染之污,而明他之明德,因为只有人人都能拥有高尚的品德、都能与人为善,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能繁荣昌盛。“由自爱产生的对他人的爱,是人类道德的正义的本原。”[4]一个自私自利,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人是没有道德人格可言的。这种推己及人的道德行为可以诠释为一种爱人之心,即“亲民”就是亲近、亲爱人民,将“明明德”延伸到“明明德于天下”,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施行仁政的思想。这也是现代大学重要功能的外在表现,大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完善,而是意味着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有从事文化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5]。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而言,“亲民”为我们塑造了值得坚守的价值取向:一方面要“日新其德”、自我更新、推陈出新,以“推己及人”的德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时,要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别人的外境、感悟他人的感受,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另一方面,还要树立仁者爱人之心,以爱己之心对待他人,与人为善、善以待人、扶困济贫,善于关心和帮助他人,以大爱无疆的道德情操来诠释和升华自己的人格修养。
三、以“止于至善”的道德戒律提升 大学生的精神立场
“止于至善”是儒家尊崇的道德最高境界。“止于至善”,《大学》解释为“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止”是达到、处于的意思,是要让每个人在扮演不同身份时都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做到各司其职、各守其德、尽善尽美。而“仁”“孝”“敬”“慈”“信”不仅是个体外在的人伦行为,也表征出个体行为所遵循的道德戒律和道德规范以及背后所蕴涵的精神立场。朱熹《大学章句》云:“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2](P3)“止”可以理解为,人立志于达到最高的善和最完美的境地,不达到理想的状态和极为高妙的境界就不能停止追求,即使达到了良好的境界也要继续精益求精。这是一种对个人修养极高的要求,需要做到进退有度、知悉利害、去除杂念私欲、有所为而有所不为[6](P152-168)。“至善”是“善”的最高境界,体现了儒家最高的道德戒律和道德目标。“至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很难达到而且没有具体的标准,只有达到很高的道德教养后才能做到“知止”,但却是我们不断努力追求和超越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作为最高道德目标的“止于至善”,对主体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具有引导和统摄作用,是“明明德”和“亲民”二纲领发展的归宿,也是二者发展的最终目标和要求。它要求我们在“明明德”实践过程当中,将其内在修为和“新民”的外在表现的主动性发挥到顶点[7],从而使主体的外在行为准则和内在道德修养结合起来,达到“至善”的道德最高境界。如朱熹说:“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2](P3)“止于至善”是相对于“明明德”(内圣)和“新民”(外王)而言的,“内圣”和“外王”都要止于至善,达到“圣人之域”。“止于至善”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成为“明明德”和“新民”,即内圣和外王两种实践的内在评价标准。“三纲领”体现了从内圣到外王的全过程,《大学》因此变成以内在而超越的天理的显明、外推和最大程度的实现为终极目标,变成先内圣再外王,以内圣决定和统摄外王,或从内圣推向外王的形态[8]。“三纲领”由“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是一个层层递进的体系和不断进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乃至社会群体的过程,“止于至善”要以“明明德”和“亲民”为前提,而唯有“止于至善”,“明明德”和“亲民”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9]。因此,“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而非制器”,要我们“精益求精,善更求善”,达到于理无所不穷、于事无所不尽,万物能各得其所,千古而不易其道,毫无一己私欲的至善至美的境地[10]。“止于至善”作为大学终极目标和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成为规范大学生外在行为的道德戒律。“止于至善”有着极其深刻的人类主义意义和价值,是作为人应该坚守的内在尺度。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人格培养而言,意味着要以“止于至善”为道德戒律严格贯彻于人格培养的全过程,要坚守人伦礼节和道德戒律,具有坚定的意志力和清醒的判断力,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立场。
四、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引领大学生的“为学之道”
精深的专业造诣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基本素质。我们应以“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来引领大学生的“为学之道”,进而培育人才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深的专业造诣。格物致知是“大学始教”,也是“为学次第”的第一步。“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格物”就是要“穷究物理”,去除事物表面虚伪混浊的杂质,深入接触客观事物进而彻底认清世界的本质和事物的真理,没有任何疑惑。朱熹《大学章句》以“致知在格物”为中心展开,“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2](P4)。在朱熹看来,“格物”即推究事物的原理,能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来之理;“致知”指要去掉蒙昧无知,尽可能地将外在的各方面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内在智慧进而增进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智慧,达到知无不尽、无所不明。格物与致知是认识的不同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格物致知就是将知识推广致极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每格得一物,穷至一物之理。
基于“格物致知”的道德智慧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关键。格物致知不仅是理论上的道德知识,也是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知行结合的道德智慧,它以反思人类道德生活经验的多元性、零散性、不合理性为起点,以引领人类从道德、伦理的关系框架来认识、理解和把握人类道德生活的本质和真谛为至高点,以批判地反观和评判人类道德生活能力和道德生活状况为终点,进而彰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融合与统一,是理论性道德智慧与实践性道德智慧的统一[11]。换句话说,对事物的认知不能停留于认识论层面,还需要深入实践,在亲身实践探究中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正如中国传统文化虽然重视知识教育、人文教育,但却具有明显的实践品格和特征,如《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识教育的目的是教人为学和为人,也是内圣和外王的统一,始终是与育人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实质上是为学与为人、知与行相统一的实践。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而言,格物致知就是要培养人才的道德智慧,不断提高其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评价、道德选择的水平和能力,也要尽量提供丰富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促进“知德”与“行德”、“知道”与“躬行”的融汇贯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五、以“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 涵养大学生的内在品质
道德教育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脊梁,内在品格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大学》是古代用来教育人的法则纲领,阐述了许多成“人”的道理。首先,《大学》教人养成表里如一的诚意精神和“慎独”精神。“所谓诚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要诚意就不能自欺欺人,不违心,爱吾所爱,恨吾所恨;独自一个人时最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产生恶念,甚至做出邪恶的行为。“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故君子必慎其独也”,需要养成“慎独”精神,即使在独处的时候也要彰显自己的德行,不为非作歹,不存侥幸心理。其次,诚意可能为个人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和外在的功名利禄所控制,必须要正其心来驾驭这些情感。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道德情感、去除私心杂念。朱熹《大学章句》:“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矣,所以能存是心以检其身。然或但知诚意,而不能密察此心之存否,则又无以直内而修身也。”[2](P7)它能够控制和支配人的意念和行为,要求人不要被外在的功名利禄、经济利益、人际关系等蒙蔽了双眼,而应该把关注点放在道德修为、品格塑造和责任担当上,高尚的品德才能净化人的心灵,只有“诚于心”才能“形于外”而后“正于身”。最后,通过修身来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水平。修身是主体自觉地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国家领导人到一般的平民百姓都应该把修身养德作为为人处事的根本。修身是由内及外、由己及人,由“明明德”到“亲民”的转折点,是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作为一种学习,修身不再局限于个人内心的自省和自律,而是开始走出自我,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再认识、要求和提高自我[9],即,修身不只是内在修养,而是从内到外的表现。
基于“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核心。“道德自觉是指道德主体对于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要有一个自觉的担当和深切的认同”[12],具有主体自觉性、自主性、自控性和自律性等特征。《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和不想做什么内心才能安定,安定之后内心才能清静。“定”“静”“安”“虑”“得”都是一种表现在精神层面和意志力层面的内在规范和秩序,强调去掉杂念,彰明本心,寻得定力,然后思虑周详,最后达到完善境界[6](P152-168)。基于“诚意正心修身”的道德自觉则是指道德主体对自身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有深切的认同和自觉的责任担当。其一,要让道德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才能引发自觉的道德行为、激发顽强的道德意志,“将修己,必先厚重以自持。厚重知学,德乃进而不固矣”[13],即必须将“以德修身”、“以德正身”作为自我的内在需求,才能“修己治人”,实现从“修身”到“德教”的飞跃。其二,“君子慎其独”,必须要自我警戒,做到“慎独”,即使在独处独居、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也要像“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样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也就是要求自始至终表现出由内到外、表里如一的高尚品德,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其三,“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意诚”作为一种特殊的道德自觉,是要体察自己内心的诉求,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要做违心、违德之事。“格物者,知之始也;诚意者,行之始也。”[14]内心清澈澄明才能正确引导外在的言行。
六、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情怀 践履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品质,也是“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最高的理想追求,也是其道德思想付诸实践的具体表征。“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齐家即以“孝”“弟”“慈”的原则维护家庭和睦,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是要以“仁政”“仁德”为原则治理好国家;平天下是要建构天下安居乐业的“大同”世界。儒家的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是与个人修养结合在一起的,“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所有的正心、修身、治己都为了最终“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民之事也”[2](P5),即以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为基础,进而承担起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齐家治平天下”既是一种道德实践、道德行为修养,更是一种道德情怀的表达,一种以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为己任的理想信念,是个人对家国责任由衷的认同与悦纳,它能够引领和规范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
基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情怀是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核心,也是将人格上升和扩大到更高层次“国格”的体现。道德情怀是一种心怀家国天下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道德情怀是对“什么样的人格才是高尚”的本质规定,体现在整合了国家目标、社会理想与个人修养,是个体成功、社会进步与国家富强的统一;还体现在排除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既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个体尊严与价值意义,又将学生长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相结合[15]。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而言,“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要培养人才的道德情怀,一种为全人类、全民族的利益和福祉而奉献、服务的普世情怀,也就是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由个人上升到家国人民、由“修己”走向“治人”,也是从“内圣”到“外王”的过程,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大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才的培养理念,充满了对道德情操、社会责任、伦理关怀等人文气息的追求,如“忧天下人之忧,乐天下人之乐”、“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苟利天下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现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把个人的命运同家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负责。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威胁时,要自觉承担于国、于家、于人民的责任担当,必要时要舍己为国,全力捍卫国家和人民的正当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追求的道德情怀是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核心,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