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行测考试水土资源常识

成浩1254分享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水土资源常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水土资资源常识

(1)土地资源

我国位于东半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因而,总的来说,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我国虽然土地总面积较大,但山地多,平地少,地形错综复杂,再加上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因素,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已开发土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9%,而其中耕地仅占13%,人均耕地不到世界的1/2,所以说,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我国的土地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水土资源不平衡。我国东部和南部的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64%,而年径流量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96%;西部和北部内陆流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6%,而年径流量仅为总量的4.4%。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耕地占全国的38%,水资源占80%以上;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量不足20%,耕地却占62%。这种水土资源的不平衡,不仅影响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而且常造成旱涝灾害,使土地资源利用受到损失。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我国不能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大,如沙漠、戈壁、高寒荒漠和裸石山地总面积达23%,而耕地仅占13%。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8%的林地中,利用率(即真正有林者)仅为62%,而一般林业发达国家的林地利用率均在80%以上。在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7%的牧草地中,其草地覆盖率仅为20%~50%。

中低产田多。在占国土面积13%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居多,其面积可达70%以上,其原因与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及土地养分贫瘠等有关。

土地遭受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排放的“三废”进入土壤的数量逐年增加,受污染的土地面积逐年扩大。

(2)水资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害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年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为不平衡,且数量在时程上变化也很大。

我国东部受季风影响强烈,湿润多雨;西北地区大陆性极强,干旱少雨。因而,东南部水资源丰富,西北部水资源较为贫乏。

我国水资源时程变化大,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变化基本一致,夏季水多,冬春水少,大部分水量集中在6~9月。汛期洪水猛涨,常泛滥成灾;旱季水量很少,甚至有些河川断流。

(3)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属耗竭性资源,以不可再生性和隐含性为其特征。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

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我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全国已发现171种矿产。煤、铁、铜、铝、锑、钼、锰、锡、铅、锌、汞等主要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列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北部,尤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石油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浅海大陆架。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铁矿的保有储量为457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举世闻名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稀土储量几乎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轻稀土为主)。

(4)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指海洋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自然海区,总面积达473万多平方公里,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我国近海海底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和各种海滨砂矿等。渤海、南海、黄海、东海、台湾浅滩、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等8个含油气盆地,具有良好的产油远景,其中一些地区已打出工业性气流。海滨矿砂年产约20万吨。我国海域的化学资源主要有海水盐、镁和溴,其含量很高,浓度分别居世界第1位、第2位和第8位。我国海洋能源理论蕴藏量约为6亿千瓦以上。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5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7.9%。海洋产业增加值29397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0690亿元。

(5)森林资源

据统计,我国植物约计有353科、3184属、27150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及11.4%。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多样的植物区和国家相比较,我国种的数目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水杉、银杏、金钱松等保存下来的中国特有的古生物种属,为举世瞩目的“活化石”。

我国的森林面积较小,约为15894万公顷。“十一五”期末,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森林蓄积量为137亿立方米。“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达到143亿立方米。

拓展:行测考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考点分析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这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有哪些?

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只有三种: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自治区相当于省级单位,自治州相当于地级市,自治县相当于县级单位。一般在考试当中可能会出现民族乡或者自治乡之类的表述,均属于混淆项,不要相混淆即可。对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通常是当地的人大和人民政府,不包含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由当地的人大和人民政府行使自治权。

民族自治权有哪些?

一、民族立法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注意并不包含当地的人大常委会。自治区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才生效。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变通执行权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标,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自治机关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如西藏自治区的“一妻多夫制”就是对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的变通执行。

三、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公务的,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

拓展:省考行测传统节日知识点

除夕

简介: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

习俗: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先,包饺子,发压岁钱,吃年夜饭等。

诗词: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孔尚任《甲午元旦》

清明节

简介: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时间为节气清明当日,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也被称作踏青节。

习俗: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

端午节

简介: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这天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为颂扬他的爱国气节,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悬挂钟馗像、扒龙船、赛龙舟、放纸鸢、挂艾草菖蒲、吃粽子、雄黄酒、佩香囊、驱五毒等。

诗词: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中秋节

简介: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中华儿女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

习俗: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观潮等。

诗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丙辰中秋》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重阳节

简介: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习俗:登山秋游、摆敬老宴、赏菊、辞青、插茱萸、吃重阳糕、菊花酒、赏菊花等。

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公务员行测考试水土资源常识相关文章:

2022年份公考行测复习我国水土资源常识

2022年份公考行测国土资源常识梳理

2022年份公考行测考试自然常识

2022年份公考行测考试生活常识

2022年份公考行测考试资料分析细节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杂曲知识点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填空题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备考文化常识梳理

2022年份公务员行测复习文化常识梳理

2022年份公考行测考试地理常识梳理

    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