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学习安排与方法
学习从来无捷径。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作为主科之一,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考研数学学习安排与方法,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强化阶段学习安排与方法
考研数学的复习过程是一根长线,暑假是数学复习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很多同学会落入题海战术中,大家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做适量难度稍大的题,会有助于大家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难题不会慌。但这并不是说让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只钻研难题,而对于容易的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不屑一顾,这样只会导致考研失败。我们做题难度要适当,题量要适当。
所以,考研网校数学考研辅导老师们建议大家不要进入做题的误区,要难度适当地练习,不要死扣难题,毕竟考研考察的是基础知识,使大家都能接受的水平。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这个阶段付出巨大的努力,但是无论你多累都是值得的,通过这个阶段洗礼,无论是你对三基的掌握程度,还是你的解题能力都会有质的提高。这是大家考研数学复习备考路上第一次质的飞跃。
考研网校建议大家在复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基础知识,对于概念、公式、定理、推论的理解要透彻、扎实
数学最需要强调的是基础,但很多同学不重视基础的学习,反而只是忙着做题,想通过题海战术取得考研数学高分。这就像是不会走路的孩子总想着直接跑步一样,即便是投入再大的精力,当然也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
数学试卷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目,真正需要冥思苦想的偏题、难题只是少数。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做题时,先不谈解题方法,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否都清楚的了解?要用到的公式、定理是否提笔就能写出来?如果做不到,那我们怎么能进入下一步寻找解题方法并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呢?事实上,大部分同学经常是在遇到题目中涉及知识点的问题时需要去翻书查找,请考生明确这样一个事实——考场上没有课本。所以,要想游刃有余的拿稳那80%的基础分,考生一定要先把基础弄的扎扎实实的,进而再进行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的训练。
考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打好数学基础:
(1)把数学复习辅导书上总结好的知识点认真掌握住。不管什么版本的复习辅导书,全面、详细讲解的知识点,例题讲解当中总结出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推导出的公式定理等,这些都要重点记忆。
(2)数学的复习也要做笔记。由于复习辅导书上的知识点过于详细,在以后的复习中,就没有时间去系统的看了,而且可能其中大部分你已经掌握了。这就需要在这一轮复习时把辅导书中精华、自己掌握的不好的地方以及考试常考的知识点总结在一个本子上,这样再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这个本子,可以节省下很多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学习的间歇可以随时拿出来记一记、背一背。还有,这些基础知识如果一段时间不看就会有些生疏,用的时候拿不准,所以要每天都携带在身上,就像英语(论坛)单词小册子一样,要经常温习。
二、勤动脑、多动手
很多同学学习数学时就喜欢看例题,看别人做好的题目,看别人分析、总结好的解题方法、步骤。只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只是一味的被动的接受别人的东西,就永远也变不成自己的东西。第一遍复习看教科书时必须自己做一些题。做题时,先不看答案,完全通过自己的能力做着试试,不管做到什么程度,起码你要先自己思考,只有启动自己的大脑,才会使知识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也才会具有独立的解题能力。还有在做题时不要太轻易的选择放弃,不要想一会儿没有思路就去看答案,要勇于挑战自己,不要轻易投降,一定要仔细开动脑筋想过之后,实在不行再求助于外力。
很多人认为写步骤很浪费时间,长期依靠眼睛看,不写步骤,这样的结果就是造成自己的眼高手低,遇到题目不能够细心对待。而且很可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再简单的大题,也不能拿到全分。所以,考研网校建议大家这一阶段也是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的关键时期。
考研数学学习兴趣四大方法
一、广泛涉猎数学书籍
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如果平时能够多看一些数学相关的著作或论文等,不仅能够对衍生兴趣有很大帮助,还能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理论,对整体的把握与融会益处多多。“数学之神”的阿基米德一生著有涉及几何、算术、数论等多种学科的十几种数学论著。所以我们说,只一味地死学,为学数学而学数学不一定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全面的科学素质和修养对数学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保持求知欲
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数学的长河蕴含着无穷的奥妙,这些奥妙吸引着众多先知去邀游、去探密,同时也吸引着现代的人们去继续追寻。面对数学,我们始终要怀着一种探索敬畏的求知欲,知道数学的博大精深,同时充满向往。
三、注重创新
虽然任何科学发现都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的,但是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生命,单纯的、重复性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极大的浪费。创新能够激发人的兴趣与欲望,能够很好的将兴趣转化为实践。数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数学学习的方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靠死记硬背来被动地学习是有很大弊端的,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数学学习一定要有创新意识。
四、了解数学应用
都说数学的应用很广泛,但一般人日常生活可能只接触到简单的加减乘除。因此,不少学生就问,学这么多、这么深的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仔细看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数学原理。比如: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计算机在很大程度上和数学是密切相关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带着兴趣去学习,不仅仅是数学。这样的学习不但不枯燥不费力,反而让你爱上学习,学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考研数学满分经验谈方法
(1)通读大纲。大纲发布后,首先通读大纲,了解数学(一)对各类知识点的要求。2003年,大纲对考研初试课程进行了调整,数学满分由原来的100分增加到150分,即在总分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数学的分数增加了50%,极大地加大了数学在总分中的分量。而数学由于其自身学科的特点,一直都是“拉分”的科目,即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之间的分差比较大,数学成绩往往决定着考研的成功与否。对于英语和政治,大部分理科考生的分数都集中在55分到70分之间,相对来说对总分的贡献不如数学那么明显,因而经常听到“得数学者得天下”的说法,这种说法可能并不那么正确,但却充分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
(2)通读教材。暑假期间,我利用上辅导班的间隙通读了教材,几本比较经典的教材有陈老师本书所提到的陈老师均为陈文灯教授。在课堂上推荐的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和浙江大学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此外同济大学的《线性代数》也相当不错。有很多同学认为读教材是浪费时间,只是埋头做题,结果题目做了很多,但效果并不好。我认为知识点是不变的,变的只是出题的方式和角度,只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有充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取胜之道。我将教材精读了三遍,定理的证明及课后的习题也已熟练掌握,为考高分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其后遇到模棱两可的问题时,也经常重翻课本。对于像我一样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上数学强化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一定要看完书后再去。因为讲课的速度非常快,许多知识点都是只讲关键部分,一带而过,不看书根本跟不上进度。我非常感谢陈老师,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总是一语就能抓住题目的关键,使我获益良多,极大地增强了考研的信心。在此对强化班的各位辅导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3)适量做题。大四上学期开学后,课业负担不很重。9月至11月是考研数学复习中最重要和最累的阶段,即在该阶段内要有针对性地适量做题,这个阶段基本就决定了你的考试水平。我推荐陈文灯老师的《复习指南》本书所提到的《复习指南》、《数学复习指南》、《指南》均指陈文灯教授的《考研数学复习指南》一书。和《数学题型集粹与练习题集》以下简称为《题型集粹》。,经过多年的实践考验和不断修正,这两本书已经集考研之大成,成为每个考研学子的必备书。这两本书并不是看一遍两遍就可以的,对于大学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来说,至少应该看三遍,尤其是一些理解得不太透彻的地方,需要反复地研读、揣摩、练习。第一遍是最吃力的,我大约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速度会快得多,尽管有很多以前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但对题目的感觉强了很多,这样做能为下一轮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题目做得越多,往往越能一眼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有的放矢。在第一遍复习过程中我把曾经做错的和不会做的习题都抄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随身携带、经常复习,了解自己错误的根源所在,搞清楚问题是出在理解得不透彻,还是思维出现了误区。开始的时候一天能抄30道错题,那自然是非常郁闷的,后来随着水平的提高,一天只有十几道了。这是一个蛹化蝶的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希望大家一定要坚持住。
(4)做模拟试题和真题。到了12月份的冲刺阶段,主要任务是做模拟试题和真题。我一般规定自己每天在150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套试题,每次都当成真正的考试,认真地在答题纸上做一遍,做完整套试卷以后严格按照标准答案批改,给自己打分,将所犯错误抄在一个专门的错题集上。将错题再认真地做一遍,这样一天做一套模拟试卷,周末专门拿出一整天来研究错题,查漏补缺。我做的是陈老师出的24套模拟题,全部认真做完。有些题即使做了十遍还是出错,这确实挺打击信心,但人的惯性思维是很难改变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态度。真题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十几年的考试,相当多的题目模式已经定了下来,很多考研题目都是类似的。考研真题经过千锤百炼,在思想性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需要多加揣摩。尤其是近两年的考题,反映了命题者出题的方式和思路,更需要注意。关于考试时的做题习惯问题,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在平时答题时,要注意培养好的习惯,如需根据题意注意是否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的结果最后记住要做一个总结,不定积分的结果不要忘记加一个常数,与实际有关的题不要忘记加单位等等。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地方,都可能导致你的失分,如果是填空题,那就一分得不了了,被扣这样的分数是很冤枉的。随着“考研热”年年升温,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大学的热门专业,就像今年我报考的清华自动化系仅招收41人,报考的人将近800,录取比例是20∶1,其中的热门专业更是远高于这个比例。一分的差距可能决定你录取与否,为了自己的理想,应该每分必争,不放弃任何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