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复习攻略大全

吴泽20分享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你知道申论复习攻略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申论复习攻略,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申论复习攻略大全

申论复习攻略

先看题目再看给定资料

考试开始之后先不要急着去看申论资料,资料很长,需要慢慢研究。第一步我们应该看后面的题目,《申论》考试一般都会发一张草稿纸,我们最好在草稿纸上简单地记下题目要求在哪几个资料中回答什么问题。例如2015年国考《申论》真题第三题是这样表述的:

假设你是制博会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就本届制博会的亮点,草拟一份备询要点,供组委会领导在制博会开幕日的记者通气会上使用。

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概括准确,分条表述;(3)不超过200字。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就要赶紧记下“资料3”、“备询要点”、“供领导在记者通气会上使用”这些关键信息。记好各个题目的关键信息之后,再开始耐下心来仔细阅读申论资料。

学会摘抄给定资料

摘抄给定资料的方法主要用在最后一篇大作文中。很多考生在写大作文的时候特别头疼,不知道写什么,想出了观点不知道如何着手。笔者在这里建议大家多写策论文,也就是提出对策类的文章。申论的给定资料中一般会提到不同部门(例如政府、社会、个人)、不同的领域(例如:政治、经济、文化)解决问题的措施,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只需要以这些部门或者这些领域的措施为一个分论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期间要注意引用给定资料中的例子。开头和结尾部分对一篇文章来说很重要,在开头我们要善于引用给定资料中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或者有哲理的句子,然后引出文章要论述的话题。在结尾要注意与文章开头和标题相呼应,做到点题。

申论复习误区

大作文不是申论的唯一

大作文占40分,是啊,分数占比很高啊。但是小题占比60分,占比更高啊!

申论小题看似主观,如果学会分析材料和审题,题目在你眼里基本变成了客观题,小题采分点找的好,失分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可以说这部分是你能把握在自己手里的部分。

我们来算一算,小题四道,每道失3-4分,已经12-16分over,这十来分只要平常功夫下的深,是没必要失去这么多的。

而大作文,这种综合能力的考察中,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里面,你的立意是否对,你的论证是否得力?你的论据是否符合判卷人的预期等等。而且,我们横向对比的话,大作文你要比别人高10分,这个的难度比四道小题多10分,是不是要难的多?

对答案,对照某一答案死磕

我先来告诉你,公考得官方从不公布真题,不公布答案,更不指定参考用书。那么你能买到的题目是怎么来的?每年考试,大机构会让一帮人报名去参加考试,这帮人参考在考场上去抄试卷原题,根据抄题目多少领取酬劳。那答案又是怎么来的?他们自己做的呀?这份答案真正到了考场上能拿多少分,甚至很多机构拿出来的答案印刷在解答中就有很明显的错误,照着这个答案死磕,觉得跟他一样就能拿申论100分,你不被刷谁被刷?

迷信所谓的模拟题

国考的真题是多少专家反复论证的结果,申论从材料到每一道题目的每一个用字都包含着严谨的作风。那些模拟题,但从出题的严谨度就达不到这一点,国考的材料对逻辑的要求又比较高,按照模拟题练习逻辑分析,这个险冒的有点大。

申论复习问题解答

一、讨厌看时政热点,觉得很枯燥怎么办?

申论的学习,是没法脱离行政方针的,因为其本质就是模拟行政,不学习国家政策、热点,就很难塑造申论思维,很难让自己的写作落地生根,自然也就没法展现“高瞻远瞩的眼光,丝丝入扣的思维”。

但也不要感到绝望:申论并不等同于时政热点,他会放置于材料中,材料理解透了,题目就好解答。

所以,首先可以从申论的做题尤其是基础性的题目作答入手。基础题型往往决定申论的成败,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基础题型都做不好,怎么可能写出好的申论文章?其次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热点入手,去塑造自己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申论作文总跑题,怎么办?

平时多看些申论范文,跑题其实是小概率事件,论证的不充分、表达不详实到位才是普遍性问题。

所以要1、仔细揣摩题目引述的话语、议题,如果是一个句子,就学会将其拆解成字或词,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同时,要看清楚附加的“要求”,这些既是“要求”,其实也是一种答题的提醒、说明。2、找到题目引述话语的材料,理清材料自身的导向性(材料的观点),然后遵循材料自身的思路来确立文章的观点、分论点。这是最稳妥的方法。

理论终归是理论,平时做些专项训练唯有练多才能避免偏题。

三、小提醒作答抓不住要点,每个结构的答题要点也不尽相同,怎么回事?

申论的是一种主观性的试题”,所考察的是思维和能力,所以只有答题思路、核心关键词,并没有完全固定的“标准答案”。每个机构、老师会有自己的解析、文字组织习惯,故同样的题目所呈现出来的“参考答案”往往有所差异。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把握的是相关试题的特点、解题方法、答题的思路和角度,立足题目的要求去分析材料,把握了方法和角度,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不需要追求和某个老师、机构完全一致的表达。

要学会利用“参考答案”,注重其对我们答题规范性、层次、条理、方向等角度所带来的启示,而不是迷信它。

所谓“武无第二,文无第一”,只要你认为把握了命题的内涵、材料的思路和答题重点,就好!至于语言等方面完全没有必要追求“标准统一”。


申论相关文章:

申论写作的名言警句

申论中的名言警句

申论用的名言警句精选大全

如何写申论发言提纲

申论常用的名言警句大全

适合申论的名言警句

2021重庆公务员考试公告

申论的名言段落警句

2021公务员考试科目内容

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时间公布

    10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