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红耳赤【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面红耳赤
【汉语拼音】miàn hóng ěr chì
【成语解释】形容人因紧张、焦急、害羞等而满脸发红的样子。语本《朱子语类.卷二九.论语.公冶长下》。
【成语典故】
《朱子语类.卷二九.论语.公冶长下》
黄先之问“子文”“文子”二节。曰:“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面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有些小所长,便不肯轻以告人,而子文乃尽以旧政告之新尹。此岂是容易底事!其地位亦甚高矣。今人有一毫系累,便脱洒不得,而文子有马十乘,乃弃之如敝屣然。此亦岂是易事!常人岂能做得?后人因孔子不许他以仁,便以二子之事为未足道,此却不可。须当思二子所为如此高绝,而圣人不许之以仁者,因如何未足以尽仁。就此处子细看,便见得二子不可易及,而仁之体段实是如何,切不可容易看也。”
【成语注解】
1、 子文:斗谷于菟,斗为其姓,谷于菟为其名,字子文,春秋时楚国公族,生卒年不详。楚成王时为令尹,凡二十八年,勤于国政,虽三仕三已,喜怒不形于色,孔子谓之忠。
2、 三仕三已:三次任职为官,又三次被免职罢官。
3、愠:怨恨。
【成语出处】
1、《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少年的弓,约有二十斤重。东山用尽平生之力,面红耳赤,不要说扯满,只求如初八夜头的月,再不能勾。”
2、《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众人一定要他叫,他一定不肯叫。后来众人见他急的面红耳赤,也就罢了。”
3、《文明小史.第四三回》:“藩台又做眼色给他,又私下偷偷的拉了他一把袖子,直把他急得面红耳赤。”
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只见里面所叙的事,千奇百怪,看得又惊又怕。……不住的面红耳赤,意往神驰,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形容人因紧张、焦急、害羞等而满脸发红的样子。
使用类别: 用在“激愤恼怒”、“羞耻惭愧”的表述上。
【面红耳赤造句】
1、因为感到丢脸,小华面红耳赤地低着头,不发一语。
2、他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就害羞得面红耳赤,不知如何是好。
3、他们两人只因一言不合就吵得面红耳赤,看得大家都傻了眼。
4、小王的脸皮太嫩,被人说两句就面红耳赤了,根本不敢回嘴。
5、你们两个人为了这件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只是让人看笑话罢了。
6、小李的个性内向,上台说没几句话就面红耳赤,只好草草结束。
7、在人们的哄笑声中,小明禁不住面红耳赤,羞愧得似乎无地自容。
8、只见他急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拿起电话一阵乱拨,也不知是要拨给谁。
9、他真是紧张得不知怎办才好,面红耳赤的,嘴里吱吱唔唔,就是说不了完整的一句话。
【近义词】脸红心跳
【反义词】面不改色
【参考词语】面红面赤
【汉语拼音】miàn hóng miàn chì
【成语解释】犹“面红耳赤”。见“面红耳赤”条。
1、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三折》:“恰才个倚翠偎红,揣与个论黄数黑,则他行怕行羞,和我也面红面赤。”
【参考词语】耳红面赤
【汉语拼音】ěr hóng miàn chì
【成语解释】即“面红耳赤”。见“面红耳赤”条。
1、《西游记.第五四回》:“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参考词语】面红耳热
【汉语拼音】miàn hóng ěr rè
【成语解释】犹“面红耳赤”。见“面红耳赤”条。
1、《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可怜裴兰孙是个娇滴滴的闺中处子,见了一个蓦生人,也要面红耳热的。”
2、《红楼梦.第一○九回》:“想到这里,不免面红耳热起来,也就讪讪的进房梳洗去了。”
【参考词语】面红颈赤
【汉语拼音】miàn hóng jǐng chì
【成语解释】犹“面红耳赤”。见“面红耳赤”条。
1、《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倘有不达时务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儿便要面红颈赤,大发喉急。”
【参考词语】面红过耳
【汉语拼音】miàn hóng guò ěr
【成语解释】犹“面红耳赤”。见“面红耳赤”条。
1、《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阿四看了好笑道:『你这样出门,被上海人见了,要叫你做曲辫子的。……』说得清抱面红过耳,没话讲得。”
2、《镜花缘.第四回》:“看了一遍,不觉面红过耳,真是众目之下,羞愧难当,几乎把酒都羞醒了。”
【参考词语】脸红耳赤
【汉语拼音】liǎn hóng ěr chì
【成语解释】即“面红耳赤”。见“面红耳赤”条。
1、《红楼梦.第一九回》:“一面看那ㄚ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
【面红耳赤的成语故事】
子文为春秋楚国人,在楚成王时任令尹,相当于宰相的地位。在任期间,勤于国政,秉公执法,从不以权谋私,以私害公。二十八年间,曾经三次被免职,又三次复职,但他无论是免职或复位,都不会表现出喜悦或怨恨的样子,而且每一次办理移交,一定清清楚楚、巨细靡遗地交代所有事宜,孔子因而称赞他是个忠于职守的人。宋代朱熹论及此事,感慨地说道:“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面赤。”就是说现在的人为了一些蝇头小利,就可以争得满脸通红,与子文不愠不火的修养比起来,就显得差多了。这里朱子以“头红面赤”形容人们为争夺事物,又急又怒,满脸通红的样子,后来“面红耳赤”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因紧张、焦急、害羞等而满脸发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