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去湿气最佳时间

跃瀚1373分享

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伏天去湿气最佳时间,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三伏天去湿气最佳时间

三伏天去湿气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三伏天去湿气最佳时间是大暑这一天,正处于中伏。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处于三伏里面的中伏,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大暑不仅自然阳气最旺盛,而且人体阳气也比较活跃。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温阳散寒、健脾祛湿的药物,比如参苓白术散、复方风湿胶囊等,或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结合饮食、运动、泡脚等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祛寒祛湿效果。

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同时注意健康饮食,避免进行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加重湿气的症状。

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

1、口渴后不宜狂饮: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不宜大量饮用白水,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如不及时补充盐分,则使体内水、盐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代谢紊乱。

2、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3、常备防暑药物:盛夏酷暑,高温燥热,常使人们食无味、睡不香,容易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了安全度夏,家庭应准备一些防暑药物,常见的药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金银花、菊花、荷叶、西瓜。

4、学会睡好午觉:夏日,日长夜短且天气闷热,睡眠时间少,睡眠质量差。如能午后稍睡片刻,犹如给大脑充电,有利体力恢复。

5、湿度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年老体弱和平时缺少运动者,万万不可剧烈运动,否则有害无益。世界共识,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6、热茶比冷饮效果好:医学研究表明: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茶中含有丰富的钾。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钾离子丢失过多,钾与钠共同维护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对神经、肌肉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有重要影响,体内钾不足时,常觉疲乏无力,食欲减退,耐热能力下降,甚至导致中暑。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钾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三伏天养生原则

1、起居调整

夏季的光照时间长,所以入睡时间会较晚些,但切记要早些起床。在早晨可以进行晨运,在安排锻炼的时候,要避开烈日之时,注重加强防护。午饭后,需要安排小憩,30分钟为宜。炎炎盛夏,每天洗一次温水澡有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

夏日容易受到风寒湿气入侵,睡觉时不宜扇类对着头部、脚部送风,不宜夜晚长时间露宿。在空调房里,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夏天出汗比较多,衣服要勤洗,常穿湿衣容易使人得病。

2、饮食调整

三伏天饮食要以清暑、益气、滋阴生津为主。应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夏天暑湿重,湿气容易困于脾。同时,在夏季人们容易吃冷饮雪糕之类的冷食,特别容易刺激肠胃,容易出现胃部疾病。所以,建议三伏天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例如薏米红豆粥、绿豆、百合等,都是容易消化吸收,是夏季很好的食品。

3、运动调整

夏天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凉快的时候。可以选择在公园、湖边、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可以选择慢跑、瑜伽、散步等一些有氧运动。当出汗过多的时候,可以选择饮用盐开水,切记不能运动后立即喝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直接洗澡,否则容易诱发寒湿麻痹症等一些疾病产生。

4、三伏天“冬病夏治”

在冬天落下的疾病,可以利用三伏天炎热的天气,加上食疗、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一些慢行疾病。冬季的疾病很多是因为阳虚盛引起的,而三伏天气,是人体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是调理身体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冬病夏治就不能吃任何寒凉食物,要以温补方式驱寒气。

三伏天应该注意什么

1、三伏天需要注意情绪中暑

很多人到三伏天就会出现各种情绪问题:心烦、焦躁、易怒。夏属火,与心对应,很多人出现脾气暴躁、心烦失眠等症状,都是因为心火太旺的原因,夏季气温高,易使人烦躁、怠倦,因此三伏天除了防中暑外,更要谨防情绪中暑。“那么,怎样预防情绪中暑呢?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重视心神的调养,是预防情绪中暑的关键,建议大家在三伏天多安心静养,不要遇到一些小事就急躁,一旦出现‘情绪中暑’,建议闭上双眼深呼吸,以缓解自己不安的情绪。

2、三伏天需要注意饮食清淡

三伏天饮食要格外注意。饮食要清淡,注意卫生,避免夏季传染病。同时,多吃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这样可以清热祛暑,健脾开胃,还能增进食欲,缓解不适感。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三伏天气温较高,人体代谢快,能量消耗大,这个时候一定要适当补充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左右,如鸭肉。据了解,鸭肉富含蛋白质,可及时补充夏日高温带来的过度消耗,并且还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

3、三伏天需要注意驱除暑邪

三伏天是阳盛阴衰之时,也是邪气容易上升的时期。”伏“在古代是指”潜藏“,也就是说”三伏天“是”伏邪“之际。这里的伏邪指的是”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夏天炎热之际,暑邪潜伏于人体内部,容易造成人的精神不济,食欲萎靡,严重者使人中暑,造成人的头昏脑胀、浑身乏力、反应迟钝,影响身体健康。

而要除去暑邪,就要注意消暑祛湿,注意一些饮食保健。冷饮是不适合作为消暑之用的,否则会伤了脾胃,对于苦夏之人更会雪上加霜。

4、三伏天需要注意科学降温

空调可以迅速降温,但常吹空调会影响人的排汗功能。排汗是人体自我调节的降温过程,长期呆在空调房中,人体对温度的调节能力就会降低,中枢调节能力下降,会引发各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用风扇代替来降温。还可以多开窗,加速空气流通也有助于降温。特别是老人,由于机体衰弱,对温度的调节能力有限,更要少吹空调,出门可带把扇子。

入伏要做的事情

躲伏

古书《后汉书》中注引《汉霄旧仪》说:“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门,不干它事”。这个闭门不干其它的事,意思就是要告诉大家要躲伏,进入三伏天,气温高,人流汗比较多,非常的容易中暑,所以要记得躲伏。

躲伏的方法颇为简单,就是在阴凉的地方休息,不要过度的劳累,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可不要对着空调吹,虽然躲伏是成功了,但是很容易头疼头晕。

伏补

“夏补三伏,冬补三九”,进入伏天,要注意进补,至于怎么补,南北方都不太一样,比如北方,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的说法,意思就是进入伏天要吃饺子进补,到了南方尤其是湖南江西等地,这个就变成了头伏鸭子,二伏鸡,指的是头伏要吃鸭子。

所以按照南北方的习俗来看,北方人更爱吃面食一些,南方人则是吃肉,所以入伏以后,我们不妨按照自己所处的地方,入风随俗,北方就吃饺子,南方就吃鸭子,倒是显得颇为合适。

扶阳

入伏以后,不要看着天气比较热,就觉得阳气很旺盛,老人说要”扶阳”,它是有道理的,夏天阳气散于表,内在是虚的,再加上本身天气比较的炎热,人体流汗也比较多,这无疑也会导致,营养的流失。

“扶阳”的方法,其实也比较的简单,就是通过饮食来改变结构,比如多吃一些适合进补的食物,刚才我们提到的伏补要吃鸡,其实也是比较吻合这一点的。

    85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