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安全知识 > 居家安全 >

儿童需要培养哪些卫生习惯

2018-11-19 17:51:58
|培章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俗话说“病从口入”,说明了是否讲究卫生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那么,儿童需要培养哪些卫生习惯?怎样培养儿童卫生习惯呢?小编来讲讲相关的儿童居家安全小知识。

  儿童不良卫生习惯的原因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由于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而引发的一种行为。如不爱洗脸、不刷牙等。心理学家认为,随着动作协调能力增强,3—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些个人卫生,比如穿衣、洗脸、刷牙等。但如果这个阶段缺乏父母的有效引导和耐心的培养,他很难养成爱讲卫生的习惯。这种情形在6岁孩子身上仍然常见,并且多发。

  这种行为随时都可能发生,常见情形是:大小便后懒得洗手,早晨起床后不爱洗脸,晚上睡觉前不爱洗澡、刷牙等。

  孩子不讲卫生,可能的原因是有过不快经历,如洗头发时,让孩子低头洗,孩子会怕水珠溅到眼里。洗澡用喷头,有的孩子也不适应,所以也会对洗澡产生抗拒心理。如果父母给调的水温不当,过高或过低,也会造成孩子既不爱洗澡,也不爱洗脸。

  培养儿童卫生习惯重要性

  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从小抓起,人的卫生习惯一般都是从小慢慢形成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譬如说孩子个人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清洁卫生习惯,或者环境卫生习惯等等,孩子将一生都获益良多。

  儿童需要培养哪些卫生习惯?

  1.常刷牙

  学龄前期儿童其乳牙已完全萌出,因此,刷牙就成了个人卫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的家长认为,反正乳牙最终会退掉,重新长出新的牙齿,因而对乳牙的保护不够重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乳牙在人的一生中要使用6~10年,且乳牙质量的好坏将对恒牙产生直接的影响,牙齿疾病不仅会增加儿童的痛苦,而且会影响儿童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儿童牙齿的保健。

  儿童应从3岁起开始刷牙,刷牙的时间约每日10分钟,可分为早、中、晚三次。每次刷牙都应在餐后进行,若晚上有吃夜宵的习惯,则晚上刷牙的时间应在夜宵后。刷牙时,刷牙应顺着牙缝的方向上下运动,刷牙齿的咬合面时,牙刷应里外摆动,这样刷牙才能将牙缝中的残留物彻底清除。末次刷牙后,不能再进食任何食物。家长要为孩子选购儿童专用牙刷,以免刷牙时损伤牙龈。每次刷牙后,应甩掉牙刷上的水分,毛束向上,放在通风处,以减少牙刷土的细菌的繁殖,且牙刷应2~3个月更新一次,以保证牙齿健康。

  2.勤洗脸

  从儿童3岁起就应培养孩子自己洗脸的习惯,每次睡后及运动后都应及时洗脸,使面部保持清洁,增强面部皮肤的抵抗力。

  洗脸应用流水和碱性小的肥皂,摒弃用脸盆,特别是一家人用一个脸盆洗脸的不良习惯,防止交叉感染,尤其是家庭中有眼部传染病如沙眼、结膜炎等,更应引起重视。

  洗脸用的毛巾应专人专用用后洗净晾干,防止毛巾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导致细菌(特别是霉菌)的滋生。定期用热水煮沸或太阳暴晒的方法消毒,有条件的家庭应采用电热毛巾消毒干燥器,使毛巾保持干燥无菌状态。

  3.勤洗脚

  每天晚上睡觉前洗脚,不仅可保持床上用品的清洁,还可以使双脚得到有效的舒展,有助于孩子快速入睡。

  同时,每天用冷水洗脚,可起到冷水浴的作用,能增强身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洗脚应用专用的洗脚盆,擦脚用的毛巾应与擦脸、洗澡的毛巾分开,洗脚后穿的拖鞋应定期清洁,以免滋生细菌。如果家中有脚癣(俗称脚气)患者,擦脚毛巾也应专人专用,以免脚癣传染。

  4.勤洗澡

  皮脂和汗腺里的有机物在皮肤表面为各类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这些物质积聚在皮肤表面,可堵塞皮脂腺和汗腺的开口,影响其正常分泌。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易导致皮肤感染的发生。因此,孩子应养成定期洗澡的习惯。

  有条件的家庭应每日洗澡一次,如果条件不允许,至少应每周1~2次,这样可以保持全身皮肤、毛发的清洁,防止皮肤感染。洗澡应采用淋浴的方式,水温不宜过高,能坚持冷水浴更佳。洗澡时应注意外阴的清洁,尤其是女孩,洗后用专用毛巾擦干,毛巾应定期消毒。

  5.勤换衣服

  衣服脏了不仅给人以不卫生的感觉,而且也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尤其是内衣,更应定期更换,以防止皮肤感染的发生。

  洗内衣时应用中性洗涤剂,洗后应反复漂洗干净,在太阳下暴晒消毒。

  6.勤剪指甲

  指甲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指甲过长不但容易受伤,而且还不易将指甲内的污垢洗净,增加了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病机会,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手指甲应每周剪一次,剪成弧形。脚趾甲应两周剪一次,趾甲要剪平,若剪掉趾甲两端,容易使趾甲陷入肉内,引起疼痛,严重者可诱发甲沟炎。

  应特别指出的是,儿童不宜涂指甲油,反复涂擦和清除指甲油,容易损害指甲,应引起家长的注意。

  7.不随便乱摸

  学龄前期儿童好动、好奇心强,多有随便乱摸的习惯,像桌椅、墙壁、门窗甚至地面等都是他们触摸的对象,这样容易在手上沾满各种病毒、细菌,造成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病,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内更应注意。

  除个人卫生外,还要养成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扔纸屑瓜果皮等。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

  建议一:以身作则,讲究卫生

  父母想让孩子养成卫生习惯,首先要自己做到。如果父母都不能遵守卫生规则,要纠正孩子不卫生的习惯就十分困难了。

  建议二:将卫生观念融入孩子的生活

  孩子习惯的养成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例如,如果允许孩子有时不洗澡,他就会认为可洗可不洗,当你再让他洗澡时,他就会表现出不乐意。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设计他们的生活作息表,将卫生活动纳入其中。

  建议三:为孩子制定严格的卫生规则

  给孩子制定严格而具体的卫生规则,让孩子去遵守,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意义重大。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吃水果要洗净,等等。父母在制定这些卫生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向孩子说明这些规则的意义。将这些规则贴在醒目之处,时时提醒孩子去遵守。

  建议四:对孩子严格要求,防止孩子敷衍了事

  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必要的。有些孩子被父母叫去洗澡,最后却只是把头发弄湿敷衍了事。父母如果纵容下去,必然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卫生习惯。父母应严格要求孩子,例如,规定每天洗澡,不管孩子怎么推脱、吵闹都不可以让步;如果发现孩子敷衍了事,要给予适当惩罚,例如取消晚上的娱乐活动。

  最后,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件长期而细致的工作,父母一定要从小抓起。持之以恒,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用偏激或责备的语言,而应该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和影响孩子。

  作为孩子的家长或老师,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积极、认真的督促,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让孩子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72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