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的作文怎么写 小学生作文指导
一、校园作文的准备工作是“看”和“想”
写校园作文,不能打“无把握”之仗,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收集校园作文素材。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有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文时才会感觉“有事可写,有话可说”。
收集丰富的校园素材,办法有两个。
先是“看”。
我们生活在校园中,但未必细致观察过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校园里的景物有很多,草地、假山、葡萄架、雕塑、楼宇、宣传栏等,因为我们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所以这么多的景物常是我们“熟视无睹”的东西,只是在印象里有大概的存在,“生动具体”的模样未必心知肚明。为了让校园景物成为我们脑海里形象生动的作文素材,我们需要对校园景物进行认真而细致的观察,把景物的细节面貌、鲜明特点观察到位,让景物成为头脑里清晰的印象,而不是大概的模样,这样就能做到“材料丰富”了。观察校园的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可以时间为序,观察校园景物在一年四季里的变化,或是从早晨到晚上的变化。可以空间为序,由远及近观察校园风景,从外到内地观察校园风景。可以方位变化为序,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景物,写出景物在不同方位下的多样特点。
再是“想”。
校园内不但有“景物”,还会有“事情”。事情需要“回想”所得。通过回想,可以得到“我在校园里做过什么事”,还可以得到“我在校园里和谁谁之间发生过什么事”,也能得到“校园里正在发生或是将要发生什么事”等。“事情”,有的平凡,有的精彩,有的让人温暖如春,有的让人激动不已。有的同学对“事情”只过眼,不经心——见过即忘掉,不愿意回想反思,于是许多很有价值的“事情”就会被错过。所谓“思绪翩翩”“思潮涌动”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在作文前做足“认真思考”的功课,就会从记忆的仓库里寻找到好多可写的“事情”,再经精挑细选,优中选优,“有意义的事情”就成为校园作文的重要素材。
二、校园作文的内容是“景”和“事”
用“看”和“想”获得两种素材,一是“景”,二是“事”。校园作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景”和写“事”。
景物要写得“美”。
要把校园景物写得“美不胜收”,主要有两种办法。第一个办法是要进行生动描述,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这就需要用“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的描述手法,把景物的形态、色彩、构造表达出来,让人读了如景置眼前,栩栩如生。第二个办法是要用些“精美”的语言。美景要用“美言”说,把平时积累下来的“好词”,恰当地活用于校园作文中,就能把美景写得“美丽异常”。比如写校园树木可用“葱葱郁郁”,写校园小路可用“曲径通幽”,写花可以用“瓣如粉蝶”“蕊如明珠”“花影摇曳”“落英缤纷”等。总之,作文有“美词”,景致自然美。
事情要写得“真”。
校园作文记叙的“事情”,应该是发生在你身上或是你身边的“真人真事”,而非“瞎编乱造”。生活为什么感人?因为生活不欺骗人,它是真实的。作文凭什么感人?作文之事源于生活,所以作文应该凭着生活的真实感人至深。只有让作文中的事情呈现出“真实”状态,读者才会认可事情的“发生”与“发展”,才会被事情的“结果”感动。
三、写作文的思路是“新”和“奇”
我们通过“看”和“想”积累下许多校园作文素材,又通过精挑细选获得了最终可以写进作文的“美景”与“真事”,接下来就要付诸行动——用什么样的写作思路把“同样的美景”和“同样的真事”写得与众不同呢?
让作文与众不同的思路是“新”和“奇”。
所谓“新”是指作文结构要创新。我们写校园之景,最常见的记叙方法是“看到了什么就写什么”,而创新作文结构却是“看到了什么就向你介绍什么”——在作文中,“我”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观察者,而是一个“小导游”,用导游向游客讲解风景的方式呈现校园美景,作文由“自娱自乐”变为“互动交流”,生动活泼的气象顿时就充满字里行间。当然,就作文的“结构”而言,“导游式”的作文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创新,你可以动动脑子,“发明”一种与常态作文结构不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结构,这样的作文写出来,当然会与众不同。
所谓“奇”是校园叙事不能平铺直叙,要做到“曲折不平”,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让作文产生吸引力。要让作文叙事“曲折不平”,不妨给作文起个“谜一样”的题目。当然,作文叙事还可以采用“倒叙”手法,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前面说,“起因”放到后面讲,作文就会有“执果索因”的曲折感。还可以在作文中设下“伏笔”——起初看似“无关紧要”,后来却是
“关事要紧”,伏笔可以让读者有“原来如此”的豁然,同样有让作文起伏不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