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 ,欢迎大家阅读!
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800字优秀作文 伟卿
看了许久,还是在零零散散中把它读完了。虽然书名只有安娜卡列尼娜,然而书的内容却包含了很多其他的内容:社会制度,宗教,道德伦理,军事,农业等。不仅讲述了安娜的感情挣扎,也讲述了列文的农庄生活和家庭发展。这两条线索都充满了矛盾,而托尔斯泰用心理活动将这些矛盾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在安娜的眼里,爱情就像是火焰那样炽热滚烫,那么耀眼明亮。于是她便是那不顾一切的飞蛾。她得到了爱情,也葬送了自己。而她的矛盾在于既然选择了为爱情抛弃身份地位,放弃社交圈,放弃家庭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她心爱的儿子,却没有勇气一路坚定地走下去,却在不断地怀疑弗伦斯基对她的爱和自我否定中折磨自己,像文中描述的“这就像把一个判了死刑的人脖颈上套着绞索扣押好几个月,好像要处死刑,又好像要释放!”而最终的卧轨自杀,就是这一切矛盾的结局。从当初在火车站与弗伦斯基初次相遇到最终安娜的用卧轨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的岁月,却足以让安娜从受人欢迎和仰慕的上流贵妇人走向被社交圈排斥和孤立的出轨女人,足以让安娜从娇艳走向凋零。列文在与农民的相处中发现农庄生活才是使自己怡然自得的园地,发现劳动才能使自己摆脱烦恼纠结从而感受快乐。作者借安娜的口,写出了上流社会的虚伪与冷漠,借安娜的陨落写出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必然的悲剧结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和虚伪的揭露。
而列文的矛盾在于他对社会制度的不认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对,对农民的同情,却又因为他从小的生活习性以及社会环境,使他不足以彻底从心理到行为作出改变,因而列文也陷入了矛盾。作者借列文的经历和感受写出对农民的爱护和同情,就像列文说的,他自己就是农民,对当时制度对农民的压迫的不满也就表达得更为自然。在文中写到:“人们争论得那么热烈,往往只是因为不能领会对方所要证明的事情。”列文对当时制度的抵制无法让别人领会,而他自己也无法领会和认同其他地主的主张,这就使一切思想斗争无法在现实中得到解决。“一个人没有过不惯的环境,特别是如果他看到周围的人都过着同样的生活的话。”这是列文在莫斯科等待妻子基蒂生产的一段时间里感受到的。“过着漫无目标的、没有意义的生活”这也是他急于回到乡下的原因。他怕自己过惯了那种生活以后也成为了他自己厌倦的那种人。这也体现了当时的上流社会群体的一种荒废氛围和腐蚀性。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经典之作,很多的意义还有待读者去不断感悟,我也相信,等我的经历更加丰富,再一次品读这部作品的时候,肯定会有不同感受。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2000字
近日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以前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地下室手记》。二位都是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但是我个人更喜欢陀氏,他的作品触及复杂而深奥的人性,他似乎更懂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纪德曾说,“能承担人性最大可能性者非陀氏莫属。”而托尔斯泰似乎囿于“上帝”“信仰”“基督教”的圈子中,总想给人提供一种宗教上的救赎。例如,在《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的妹妹玛丽,《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的妻子凯蒂,这两个人物似乎是托尔斯泰所钟爱的,她们是虔诚的_,最终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物列文始终在追问人生活的终极意义,开始时他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他的生活因为“无信仰而无所凭依”。小说结尾部分是以他最终拥抱上帝而结束的。
读完《安娜·卡列尼娜》,掩卷而思,久久挥不去安娜的影子。相对于《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我更喜欢安娜。娜塔莎很漂亮、单纯、善良,但是她嫁给皮埃尔后俨然一个庸俗家庭妇女,养育了一大堆孩子,体态臃肿、着装随意,完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唯皮埃尔之命是从。安娜与之大相径庭。
这部小说我在中学时读过,但是那时只是当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来读,今日再读,读出很多况味。沙皇俄国的等级制度、社会的不公平、底层人的挣扎、上流社会的奢侈骄淫、等等。同时领略了俄国风光:广阔的田野、漫天大雪、桦树林……见识了俄国上流社会的打猎、赛马、舞会等场景。但是,吸引我读下去的仍然是安娜这个人物。托尔斯泰对这个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因为她让我难以忘记。
她爱上渥伦斯基,是以她整个的生命去爱,她具备爱的激情。很多公爵、伯爵夫人(例如贝特茜)都有情人,有的不只一个、二个,可是为何她们能够一生平安,偏偏安娜以死告终?就是因为,别人把爱情当游戏、当装饰、当炫耀的资本,而安娜却是真诚地去爱、去生活。
安娜正直、聪明、善良、高贵。她之所以厌恶丈夫卡列宁是因为她看出了他的真面孔。卡列宁对地位比他低的人趾高气扬,对同等地位的人心不在焉,对权贵们卑躬屈膝。在和渥伦斯基一起生活期间,她阅读了大量书籍,既读小说,也读严肃作品。她通过书本和专业报纸研究渥伦斯基从事的种种事业,渥伦斯基钦佩她广博的知识和惊人的记忆力,经常向她请教农业和建筑方面的事情。安娜尝试写作,正着手写一本儿童读物。渥伦斯基有个英国驯马师,嗜酒如命,撇下一家人不管。安娜关心照顾他们,亲自辅导那些男孩学俄语,还把那家的女孩儿带回家作为养女抚养。人的高贵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待人平等,蔑视权贵。《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司汤达着力刻画的这样的高贵的形象。安娜也是这样一个形象,她的灵魂是发光的。其实人是否高贵和物质财富无关。一个穷人可以造就一个很猥琐的灵魂,一个富人可以成就一个很高尚的灵魂。
安娜始终是那么美丽、高雅、真诚、率真、有教养。她身上有一种卓尔不群的东西,在沙皇俄国上流社会女性中,她宛若假宝石堆中的金刚砖,散发出璀璨光芒。
这么美好的女子,怎么就为情所困,最后香消玉殒了呢?托尔斯泰对她最终走向自杀的心理是一步步层层展开的,作者就如一个老道的心理医生,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抽丝剥茧般向读者展示了安娜内心的痛苦挣扎过程。她不能和渥伦斯基成为合法夫妻(因为卡列宁不同意离婚),于是她被莫斯科和彼得堡的社交圈弃若敝履。她整个的精神、情感世界里就只有渥伦斯基。然而男人有一种追求自由的天性。渥伦斯基爱安娜,这毋庸置疑。不得不承认,安娜有自身致命的弱点,她过于自尊、过于敏感、过于依赖爱情。琴弦绷到极限,一根手指就能把它压断。
安娜自杀了,她的行为是多么愚蠢啊!渥伦斯基失去安娜后生不如死,可是他没有弥补的机会了,只有深深的自责和刀搅般的痛苦。不到两个个月,安娜的哥哥奥勃朗斯基就完全忘记扑在妹妹尸体上痛哭失声的样子,开始与别人谈笑风生。这样的人情冷暖,令人心从悲起。渥伦斯基的母亲如此评论安娜的死,“她这种女人死得其所。连死的方式都那么卑鄙下贱”。(托尔斯泰,977)她能说出这样的话,足以看出心肠之恶毒。(托尔斯泰在叙事过程中很少对人物进行评判,他把评判的自由权利交给了读者。)
读完这部小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在感情上,不要做任何人的奴隶。爱情虽然美好,但并不是一个人全部。爱情如花朵,需要合适的土壤。没有土壤,爱情之花迟早会凋零。而爱情要想永远美丽,爱的双方必须要独立---精神上、情感上的独立至关重要。
读书的过程,就是引发思考的过程。而这过程就是培养critical thinking(思辨)的过程。思考使人延迟下结论,伟大的作家从不轻易告诉读者这是对、那是错;人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而是激发读者进行思考,而思考活动才是人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康德曾说:“文学的目的是目的之外的目的。”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响彻世界的名字。面对种种不平等的社会现实,托尔斯泰完成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作,《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女主角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位标志性的不甘于命运的女人,她洋溢着过剩的青春,纯朴自然,毫不做作。文章开头写了哥哥和嫂子的家庭矛盾来升华了安娜的出场。用了民工卧轨自杀的方式引出了安娜善良的特点,以及她对丈夫卡列宁的些许不满。遇到伏伦斯基,并背叛了丈夫之后,她内心的挣扎,在梦中的祈语,令人心疼;她顽强不屈;她不甘于命;她是非曲直,让人肃然起敬。
有的爱,明知不可行,却像毒品,欲罢不能。在赛马场上,她被伏伦斯基牵动着心,当伏伦斯基从马上摔下来时,他的的反应引起封建保守的卡列宁的不满,就是从这个赛马场开始,安娜,从开朗活泼,到最后的精神折磨,让她饱尽人情冷暖,她是一个可怜的女人,拥有不平凡的命运,塑造了不平凡的人生。反观列文,一个作者自传式角色,出场自带喜感,一个面对爱情不知所措的小地主,鼓起勇气,勇于面对,愈挫愈勇,终于与心爱的人--吉娣,步入幸福的殿堂。白头偕老,厮守终生。此时此刻,另一边的安娜,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使她痛不欲生,精神恍惚之下,她在火车站用卧轨结束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忍耐的,爆发了,彷徨的,结束了,这朵美丽的生命之花,闭合了,安静了。这个美丽又孤独的灵魂,还在留恋人间,在遗憾中交织、弥散……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作文
"假如你结婚了,你爱你的妻子,可你与另一个女人又相好......" "我没法理解这事情,好比我无法理解吃得饱饱的,我不会在经过面包店时还去偷吃一块面包。"
"为什么不呢?面包会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情不自禁地也要咬上一口。"
这是《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和伏伦斯基的对话,简单的以为爱情和婚姻是一回事,而事实并非如此,生活中充满了各种诱惑,只要心中有渴望就会朝着诱惑走去,而诱惑就在那里等你!一切美,一切诱惑既有光明又有黑暗。
先不说小说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所要批判的社会现实(其实现实一直存在着并未改变过),单就故事情节发表一下对故事中主人公的看法,假如确有其人其事,也许偏激。
安娜卡列尼娜——卡列宁的妻子,伏伦斯基的情人,奥布朗斯基的妹妹
吉娣——奥布朗斯基的妻妹,伏伦斯基曾经的追求者,列文的妻子
列文——因为伏伦斯基的出现第一次求婚未果,好事多磨最终与吉娣喜结连理。
安娜是故事中不幸和悲剧的始作俑者,也是最大的悲剧,首先说她的丈夫卡列宁,是个受害者。
卡列宁没有错!作为丈夫,他有权有势有地位,对妻子百般呵护倍加疼爱,是个既体面又顾家的好丈夫,在得知妻子出轨的情况下依然百般迁就退让隐忍,甚至安娜跟情人生了孩子,他都没有放弃她,表现了真诚的怜爱和深深的自责,在社会各种屈辱和鄙视的境遇下,寻求宗教以解脱,给自己一个假象高尚的出发点,使自己有勇气面对社会,也找个更加宽容安娜的理由的救命稻草,他不离婚还要儿子,并不是安娜死亡的根本原因,尽管宗教给了他一个成为圣人的标准,但他终究是人,他已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奔着那个制高点奔跑了一万步,无可厚非!
伏伦斯基也没有错!他出身贵族,年轻有为还风流倜傥,在没有和吉娣明确关系时,有权利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由,错在他不该爱上安娜,然而爱情轰轰烈烈来了的时候,理智也是很难拒绝的,在他跟安娜同居过程中,他也没有爱上其他女人,出去完全是为了工作应酬社交爱好而已,他要安娜离婚使她成为自己名正言顺的妻子生儿育女,使自己的财产有继承人,完全都是正常人的想法,在安娜歇斯底里的无理取闹时,他也给了安娜最大的包容和爱护。
吉娣和列文因为安娜的出现而最终他们修成正果,获得美满,这一切都是吉娣善良通情达理,不钻牛角尖,从而影响了列文也越来越完美。
对安娜我有太多的话想说,上天过于厚爱她,不仅给了她高贵的出身还给了她美貌迷人的身姿和善良的品性,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羡慕,然而这一切都成了灾难和不幸的源头,她不是公主却有公主命,得了严重的公主病!
伏伦斯基和安娜初次见面,她浑身洋溢着迷人光彩,神秘娇媚,恬淡温和,她寻求幸福同时也给予别人幸福,他感情奔放而热烈,蓝光闪过之后是遏制不了的情感大爆发,有些事情是情感上渴望而理智应该拒绝的,但他们爱的太炽烈,无视了社会道德的存在,公然破坏了上层社会的游戏规则,安娜出走了并与伏伦斯基生了女儿。在当时的环境里,人们自然而言分成两类:一类坚守一夫一妻,姑娘贞洁,妇人知廉耻,另一类跟得上潮流有教养,不守常规沉迷于情欲而不脸红,而安娜都不是。安娜的出走在贵族圈里掀起了狂风巨浪,于是各种巨浪夹杂着泥沙向她扑面而来,对于嫉妒安娜的人们来说,他们巴不得舆论一变,把所有藐视的情绪都发泄到她身上。小说中季迪雅伯爵夫人可以和很多人搞暧昧而过得游刃有余,因为她懂得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安娜破坏了这种规则必将为自己的冲动和一意孤行付出代价,但是她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应付外界的流言蜚语以及冷漠。伏伦斯基作为男性,他很容易被社会接纳,依然出入各种社交场合而安娜则被拒之门外,这使她陷入了深深的寂寞和痛苦中。一个被上流社会追捧和仰视惯了的贵夫人,因为追求真爱而沦落到被圈内人唾弃的下贱女人,她的内心不能受了从女神到荡妇的心里落差,虚荣和自尊使她一次次掩饰自己内心的羞耻,每天都把自己伪装的体面尊贵聪慧又大方,无法排遣的寂寞和痛苦,在面对伏伦斯基时,她就变得焦虑抑郁和无助,歇斯底里地紧紧抓住他,不让他有片刻的自由,把所有自己的不幸和痛苦都归结到他身上,她觉得她爱他,他就该为她一个人拥有,他们爱情的大厦一天天变得摇摇欲坠,不堪一击。她变得可怜楚楚,痛苦难耐,他们争吵不休,每次她用极端的方式获得争吵的胜利之后,都为下一天的争吵埋下隐患,就像吃鸦片一样只能缓解暂时的痛苦,她想象着在他们之间有一个充满敌意的魔鬼,她实在没有办法让它从自己心底里消失。
安娜要去乡下住,伏伦斯基只是说有事没办完还得呆三天,她便怒气冲冲地说他不爱她了,不替她考虑,伤害她了等等,即使安娜不死,伏伦斯基也会被安娜的爱纠缠窒息而死。她爱儿子,并为自己的母爱而感动,可为了自己的爱情,她宁可失去儿子,拿儿子做了爱情的交换也不后悔,她也是自私的,当她认为爱情没了的时候,她仍然不依不饶地弃所有于不顾,处心积虑地要摧毁一切,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这女人太可怕了!当他躺在车轮下的刹那,她咬牙切齿,矢志报复的时候,爱情美好而温馨的回忆都被她撕得粉碎。
哎!《安娜卡列尼娜》好一个长篇巨著!点点滴滴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生,真是让人思绪万千,谁也没有权力指责或建议别人该怎样生活,因为不在其中就无法理解,所有的发生都是该发生的,享受幸福或接受痛苦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别人无权颐指气使,指指点点,人生是丰富多彩的,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就像小说中列文在苦苦思考人生真谛的同时,他依然发脾气,和人争吵,但只要心中的善念永存!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作文1600字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上流社会里,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安娜艳冠群芳,在火车上她邂逅了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二人产生了真爱,在当时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不顾一切地私奔,他们的爱情悲剧就此展开。虽然安娜勇敢地告诉自己的丈夫一切实情,希望能离婚,但看重社会地位的卡列宁,难以忍受夺妻的耻辱,以安娜最心爱的儿子做威胁,此刻,安娜已离家与渥伦斯基同居,怀了他的孩子,却不幸流产,得了后遗症,又对酒与药物有了依赖性,经过重重困难波折后,安娜的精神压力变得非常大。后来,渥伦斯基承受不了社会压力开始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而现在所谓真挚自由的爱情也开始要被遗弃,她内心无法获得满足和平衡拒绝和安娜离婚并逼她放弃儿子。最后安娜身着一袭黑天鹅绒长裙,在火车站的铁轨前,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安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婚姻,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但作为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的叛逆者,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誓死不做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反抗社会压迫方面,她做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做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部小说。当时的社会是多么黑暗,多么残酷啊!她容纳不了安娜,很难说现在的社会能容纳这样的女人。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而爱,最绚丽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我不相信有上帝的存在,正如安娜,她始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柔弱的身躯,我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可人真的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灵魂。
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因为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因为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
然而产生这场悲剧的原因是(一)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动荡的社会和宗教及伦理道德摧毁了安娜的爱情,迫使她走上了毁灭之路。(二)安娜的丈夫卡列宁利用婚姻和儿子束缚着安娜的感情,使她身心倍受折磨。(三)安娜的情人渥伦斯基不能脱离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对安娜感情淡化,万般无助的安娜最终走上了死亡之路。(四)安娜本身:安娜的内心深处存在着激烈的争取自由爱情和个人幸福与遵守贵族道德原则的冲突。她试图挣脱封建婚姻的镣铐,争得享受生活、享受爱情的权利。因此,安娜一方面需要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另一方面又信奉贵族社会的道德准则,这造成安娜的大胆反抗行为,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得不到她自己的认可,她灵魂深处这两方面的内在矛盾至死都在折磨着她。
因为爱而对所爱的人产生猜疑或嫉妒等,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在生活中保持一份警惕和小心亦不为过,关键是要能妥善把握好猜疑的尺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爱情的能力,严格来说是经营爱情的能力,并不是人人都与生俱来的,必须后天认真学习才能熟练掌握。于是我想,许多生活中的爱情失败者会不会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爱情能力的培养造成的呢?在爱情和婚姻中最最可怕的就是以猜疑为依据,既不求证,也不给机会解释或改正,便开始实施不可逆转的报复,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有人说:安娜的悲剧也是内涵丰富的社会悲剧。是啊,我们都期盼着理想、宽容、仁慈,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这个社会,这一则悲剧带给人们的启示,更是深刻且恒久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