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读后感 >

读《围城》有感:愿你我享受当下,不被围困

2018-04-16 17:32:56
|莉莎

  编者按: 《围城》写的是一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留洋回国的男女学生,在婚恋的围城里冲进去又逃出来,逃出来又冲进去的故事。下面请欣赏《围城》优秀读后感范文。

  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也就是这个漫长的寒冬,我在家读了钱钟书的《围城》。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经常听到周围的人谈论《围城》这本书,而这本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城外的人想进城,城内的人想出城”,当时是没读过这本书的,但每次听这句话却总能让我陷入沉默之中……

  《围城》的开篇就讲到了出国留学知识青年回国时在法国邮船上的情景。里面有一段描述让我尤为心寒。“船上这几位有在法国留学的,有在英国、德国、比国等读书,到巴黎去增长夜生活经验,因此也坐法国船的。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回去为它服务。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忽来了两副麻将牌……妙得很,人数可凑成两桌而有余,所以除掉吃饭睡觉以外,他们成天赌钱消遣……”“天涯相遇”,“一见如故”,“一片乡心”,却“成天赌钱消遣”……赤裸裸的讽刺啊,读到这里真的让人无比心寒。

  后来出场的便是小说主人公方鸿渐,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订亲。但在其上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他所写的唁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待,他在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到达上海后,在已故未婚妻父亲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又与苏文纨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但方鸿渐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方鸿渐与赵辛楣等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等方面的弱点,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后来他与孙柔嘉结婚,可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从婚姻是“围城”,到最后感慨人生是“围城”。方鸿渐不断渴望冲出“围城”,却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围城”。生活好像故意跟他作对,老是与他自己的想法背道而驰:他不想结婚,但父亲却塞给他一个老婆;他不想得什么学位,在父亲和岳父的催促下,却买了一个假文凭充数;他不爱对自己一片痴情的苏文纨,爱上了温柔伶俐的唐晓芙,最后却因为误会分了手;他害怕自己爱上孙小姐,却糊里糊涂地答应了孙小姐的婚事……是他自己将自己困在了围城里。

  第三章中,褚慎明说英国有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人物的命运与现实的斗争生活结合,这种荒谬性是他们精神上的围城造成的,只有面对广阔的生活,才能摆脱各种围城的束缚……

  是啊,人生处处是“围城”,结而离,离而结,没有终局,存在着永恒的困惑和困境。可是如果我们自己打开自己心中的围城,享受当下的生活,又怎么会被人生的围城所困呢?

  愿热爱生活的你我都活在当下,享受当下,不被困于围城。

作者|陈鑫

  公众号:根正苗红的青春少年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266
c
id
574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