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的读后感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全球通史》的读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篇1
《全球通史》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本书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的趣味性史书,它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与发展、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因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我只能从中截取部分感兴趣的内容走马观花。下面就谈一下我在读后的感受。
一、两性间的不平等
两性间的不平等是源于新型农业太繁重,女人终于不堪负重,所以只能在家照顾孩子做家务吗?我的认识是这种不平等虽然在新型农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的,但不是因为太繁重,而是因为生活得需要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工具提高了劳动力,在同样的时间里,照料同一块地不需要男女都下地干活就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粮食。
这样一来就有空闲的劳动力回到家里。那么为什么是女人回家而不是男人回家呢?那不过是因为女人的生理能力决定的,因为孩子总是女人生的,过去因为食物采集,无法多生孩子,现在口粮够了,女人可以多生几个,保证种族繁衍。于是女人理所当然地留守家中,只是后来的发展却不是一开始可以预料的。虽然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同样辛苦,但是没有产出,就没有发言权,于是,漫长的几千年,女性沦为第二性。这一幕甚至现在仍在上演:无论开始是怎么受千万宠爱所以做全职太太的,过个5年8载,便成为多余的人。当然,带着丰厚嫁妆嫁到夫家的不在此例。还是那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文化的力量
在人类社会迈入近代以前,人类的各种群族在各大洲自顾自的繁衍和生存,各种有明显地域特色的文明、文化也就这样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又继续推动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进入近代以后,人类的好奇心衍变为强烈的野心,并逐渐对自己的生存空间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于是人们再也不像以前一样随遇而安平静地生活在自己的那一片土地上,以各类“交流”为幌子,开始了永无止境的争斗。
放眼望去,创造了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自豪的灿烂文化的远古时期所发生的战争远远比近代以来的世界要少得多,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丰富,人们的欲望也越来越强,战争也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偏离了人类历史正常的发展轨道,反思我们当下的思想理念是不是能够经受得住历史的考验。时至今日,这种力量的转换还在继续,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提到“竞争”、“发展”之类的话语,于是世界各国大多都在拼命发展经济,希冀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度,在所谓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种“竞争”越来越形成一种怪圈,说白了就是“物质第一”、“一切向钱看”,这是我们在人类历史的任何时期都不会找到的场景。
三、日益剧增的危机感
《全球通史》在最后说“人类还从未看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也同样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作者以及现在众多的历史学家都认识到了科技在人类历的重要性。希望中孕育着危险,美好中承载着毁灭,也许真的有那么一天,人类会发展到穷凶极恶的境界,将那些所谓智慧结晶的恐怖武器搬出来施加在对方身上,或者说某些国家、某些民族试图创造出更具有科学含量的威慑力量,例如现在的朝美两国,不停地研发新式的武器,日益剧增的矛盾,可是他们却没想到如果在试验或是检验、尝试的过程中,科学突然和人类开了一个玩笑,发挥了它的威力,那么我们在看到结果的过程中也结果了自己。
想一想,这一天会不会遥远呢?马克思主义说,事物总是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的,那么人类呢?我们在不断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挖掘自己的坟墓吗?我们会最终殊途同归地走向末日吗?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生命的过程远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所以即使我们走向毁灭的必由之路也用不着惊恐。我们必须认清现在,以及美好地憧憬未来,最重要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篇2
在《全球通史》一书的卷首,作者向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原因就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编写新的历史,这不是说前人所编写的史书是不正确的,而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问题,进而就需要探索新的答案。人们都说,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因为每个人、每件事都处在时间的慢慢长河之中,过去了的自然就变为了历史,所以,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我心中,历史本身是有神圣感的,手上拿着史书,就好像能抓住过去时光留下的痕迹。阅读通史类的书籍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它其中包含的内容太过于庞杂,但是读通史会十分有利于读者形成一种全球的视角。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摒弃了西方传统的史学家通常使用的三分法,而是采用了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方法:分别是一千五百年以前各地区处于孤立时期的世界和一千五百年以后西方国家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
这种划分方法十分有利于我们读者消除自己头脑中有关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种时间差和空间差,我现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经常会把同一时期中国和外国的历史进程进行一个联系和比较。因为我们从小生长在中国,一直受到身边文化的熏陶,就好像在还没有系统接触历史这门学科以前,在脑海里就已经潜移默化的了解很多历史故事,对中国历史也大致有了分期,但这样就形成了很多固有思维。书中的这种划分法可能一开始会让我们觉得读起来有些不习惯,但是它很有利于我们把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真正融入到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学习中去,让我们对历史产生新的理解。
除此之外,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我能从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一种现代感,历史从来就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更不是一些人口中背背就可以的学科,我很喜欢学历史,因为历史告诉我每一件事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结果,而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也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的。历史学这门学科在我看来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就比如说:过去的王朝更迭告诉我们关注民生造福百姓的重要性;几次蔓延全球的战火硝烟让世界人民懂得和平的可贵,每一次的历史现象必然会反应历史道理,我们只有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不断进步。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本国的历史都是有联系的,就比如说一个国家现有国体的形成、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它的社会文化底蕴,这些东西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产生与形成的过程,才能找到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在专业学习上下功夫,不仅要记住史实,还要学会分析史实,学会举一反三,将历史融入现实,发挥它所独有的价值。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篇3
公元前8000年,公元1000年和现在的人种分布情况。6种主要人种,高加索人,蒙古人,黑种人,布希曼人,澳大利亚人,俾格米人。如今布希曼人,澳大利亚人,俾格米人这三种人种几乎所剩无几。高加索人一直呈现增长的势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人种。蒙古人在公元1000年达到顶峰后,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其中在美洲的蒙古人下降最为明显。
对应公元1000年时代,正是宋金元,中国大陆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尤其宋朝政治开放,经济繁荣,即便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很富足。元代之后,中国大陆从文明史角度看,是一个大型下降通道,直至民国以后才逐步改变这一趋势。
欧洲文艺复兴,从1350年至1550年,之后现代工业革命开始萌芽,1700年在整个欧洲展开。一个民族的复兴,70年时间太短暂,没有1~200年的历史积淀难以成功。中华民族任重道远啊。
黑种人,基本限定在非洲大陆发展。它在向南部非洲扩张的时候,同时也受到高加索人从北部非洲的侵入。所以总体来看黑种人的发展非常缓慢。
在高加索人和蒙古人的对恃中,历史上,相互的渗透很难持久,目前看来高加索人稍稍占有优势。站在人种角度分析,难道中美是天生的宿敌吗?这个结论,让人很是伤感。
然而高加索人在对黑种人的同化渗透明显有成效。也许未来的世界格局,谁掌控了黑种人,谁就可以继续称霸世界。
近十几年来,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大肆扩张,可能已经引起当地人不满情绪的增长。一带一路的国策需要我们大量引进黑人留学生,这是应当的,但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太急功近利了?比如近期沸沸扬扬的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制度。学伴制度本身并无问题。早年间,大量中国留学生到欧美学习,对方的学伴制度对我们学生帮助很大。相信每一个出国留学的学生都有深刻的印象吧,我们并不知道,原来资本主义人和人的关系,可以那样的融洽,而不是像我们早期接受到的教育是,资本主义人和人的关系都是很冷酷无情的。也许中国的对外开放,改革的路还很长。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篇4
读完《全球通史》这本书,感觉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界史观。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从西方的角度带领我们漫游史前到21世纪的历史。虽然全书有很多西方的主观意识,但是不得不说这本书依然是现阶段最好的世界通史简介。
第一阶段,即从史前到公元元年。史前时期即原始社会时期,此时人类刚刚由猿人进化而来,已经可以使用工具。这个时期的世界地形已经完全成型了。人类,开始从黄河流域,两河流域等地区开始诞生。随后人们为了获得食物开始狩猎,采得食物,采集文化出现。随着食物的短缺原始人类开始聚集在一起生活,自此人类部落诞生,新石器时代到来。有了村庄和部落,人类开始长时间的定居在一个地方,但是原始的采集与狩猎满足不了因为定居而大大增长的人口。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可是限制于生产力,不能够在一个地方一直耕作,刀耕火种的方式在部落中被广泛应用。这样便在人口的不断迁移中传播农业,发现各种各样的种植物。扩大生产,人口也得到了极大的增长这是最初的部落文化。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转动,文明之火出现了。公元3500年左右,在两河流域一个部落完成了从石器时代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转变。城市中心,制度,文字,社会阶级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标志。在文明条件下,人类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各种新的生产技术的出现,灌溉技术,冶金技术,风力,水力的利用,车轮的出现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作古典文明,即我们所知的四大文明古国。这些古典文明国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他们便不在满足自身范围的地方?开始向外探索,这样丝绸之路出现,各个文明古国通过丝绸之路进行商业上的,文化上的交流。例如佛教便是在这一时期从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前三千年,人类社会的大体已经形成了,国家,制度,文化,宗教都已经诞生了,这是人类从野蛮到开化的一次飞跃。这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在人口对技术与制度的推动,技术和制度对人口的反作用下。我们的文明之花得到了绽放。
这里便有了一个问题。便是人类社会文明之火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社会进步的原动力是什么。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认为生产力的进步是第一要素。没错!在人类文明极其完善的今天,生产力的确是第一要素。但是在古典时代,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影响社会进步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以狩猎为生,为什么会变成以种植为主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生产力的原因,而是人口的增长。因为在狩猎情况下人们需要频繁的不定期的迁移到别的地方。可是在人口太多的情况下,频繁的迁移是不可能,并且随着迁移,人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地域,哪里没有足够的猎物,只有平原河流。气候的变化也是一个原因。人们只能被迫定居在一个地方,并发展起来农业,这样在河流地区,由于良好的气候调节,种植业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这样人口进一步增长,不得不去开垦更多的荒地,地域的扩大导致城市的出现。
人口的增长导致社会制度的恶化,管理者随之诞生,制度随之孕育,国家出现。文明之火被点燃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下一个阶段。即公元前一千年的时间段,我将其称作统一联合阶段。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篇5
在《全球通史》一书的卷首,作者向读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原因就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编写新的历史,这不是说前人所编写的史书是不正确的,而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新的问题,进而就需要探索新的答案。人们都说,时间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之一,因为每个人、每件事都处在时间的慢慢长河之中,过去了的自然就变为了历史,所以,历史其实无处不在。
在我心中,历史本身是有神圣感的,手上拿着史书,就好像能抓住过去时光留下的痕迹。阅读通史类的书籍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它其中包含的内容太过于庞杂,但是读通史会十分有利于读者形成一种全球的视角。在《全球通史》一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摒弃了西方传统的史学家通常使用的三分法,而是采用了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的方法:分别是一千五百年以前各地区处于孤立时期的世界和一千五百年以后西方国家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
这种划分方法十分有利于我们读者消除自己头脑中有关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种时间差和空间差,我现在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经常会把同一时期中国和外国的历史进程进行一个联系和比较。因为我们从小生长在中国,一直受到身边文化的熏陶,就好像在还没有系统接触历史这门学科以前,在脑海里就已经潜移默化的了解很多历史故事,对中国历史也大致有了分期,但这样就形成了很多固有思维。书中的这种划分法可能一开始会让我们觉得读起来有些不习惯,但是它很有利于我们把对中国历史的学习真正融入到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学习中去,让我们对历史产生新的理解。
除此之外,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我能从字里行间能够体会到一种现代感,历史从来就不是一门孤立的学问,更不是一些人口中背背就可以的学科,我很喜欢学历史,因为历史告诉我每一件事情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应的结果,而历史上所发生的重大变故与当今世界的现状也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的。历史学这门学科在我看来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就比如说:过去的王朝更迭告诉我们关注民生造福百姓的重要性;几次蔓延全球的战火硝烟让世界人民懂得和平的可贵,每一次的历史现象必然会反应历史道理,我们只有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才能不断进步。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本国的历史都是有联系的,就比如说一个国家现有国体的形成、现有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它的社会文化底蕴,这些东西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了解了其产生与形成的过程,才能找到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名历史学的学生,我们一定要在专业学习上下功夫,不仅要记住史实,还要学会分析史实,学会举一反三,将历史融入现实,发挥它所独有的价值。
《全球通史》的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