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关于2019《雨霖铃》读书笔记精选范文5篇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时写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生关于2019《雨霖铃》读书笔记精选范文5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生关于2019《雨霖铃》读书笔记精选范文5篇(一)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
从第一次听到这句词时,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也正因为它,我喜欢上了秋季,这个感伤凄美的季节。自古以来,诗人对秋天这个季节可谓情有独钟。先有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后有辛弃疾的“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可我却偏偏钟爱于柳永笔下的冷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是活不了多久的,而诗人此时正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或许是借蝉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与悲伤之情吧!而曾经又有多少文人墨客驻足于长亭,久久不愿离去,这个离别的伤心地,被古人太多次地提及。骤雨刚停的时分,处处可以感受到空气的清新,作者却无暇去感受这种自由的芬芳。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叶扁舟,天水茫茫,从此人各一方,此去便是漂泊,便是远离,便是浪迹天涯,便是无穷的思念和哀愁了。执子之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临别时的千言万语,竟无从说起。这正和苏东坡的“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同感,这样的感觉是何等得心酸啊!古人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幸运,或许柳永也只能叹惜了。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所有凄迷暗淡的黄昏景象,却隐隐透露出诗人迷茫的目光和惆怅的情绪,这正是离别诗的千古绝唱啊!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酒,千古以来最受文人墨客喜爱的东西,它,可用以消愁,可递友情,可寄豪情,但事实却往往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面对官场的失败,面对和爱人的离别,寒蝉,骤雨,千里烟波,沉沉暮霭,再美的风景,再好的天气,又有何意义!
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的《雨霖铃》,有着美好的寓意,它把离别诗的情景发挥到极致。作者柳永在倾吐深深离愁是,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或许也是因为柳永官场的失败,才成就了婉约派的一代灵魂人物。当我一次又一次的吟诵起这首词时,我的心不禁一次又一次地被触动。不仅仅是因为萧瑟的秋季,更因为它借秋季所流露的伤感情绪。
中学生关于2019《雨霖铃》读书笔记精选范文5篇(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 ,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中学生关于2019《雨霖铃》读书笔记精选范文5篇(三)
落日缓缓落入山后,漫天的晚霞将长亭映得惨红,离别的钟声已经敲响,欢愉的大门即将关闭。骤雨初歇,雨滴顺着檐角滴落一如你我强忍的泪水,沾湿衣襟,也潮湿了我的心。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而寒蝉却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发出哀鸣,为何而鸣,为谁而凄切。
漂泊这条路,也许是无可奈何,也许是命中注定,无法逃避,决定重返仕途的那一刻,就应预见到这一刻的分离,在黄昏,此后我将坠入永夜。琥珀的酒杯斟满的是离别的泪水,一滴一滴化为心碎,真想一饮而尽,转身而去,留给你一个潇洒的背影,而那手儿为何紧紧相牵,在你满是晶莹的眼中,看到了另一个你,还是道一声珍重吧,我们不会就此相忘于江湖,后会有期,相见亦难别亦难,别时容易见时难,后会轻轻地扣扣你我的心门,一句,遥遥无期,于是无语。
那只摆渡了无数离人的兰舟早已麻木了感动,艄公的催促将希望、失望、幻想、幻灭的轮回打断。它会驶向何处?浩渺烟波之上,辽阔楚天之下,沉沉暮霭之中,相思之苦将我围得水泄不通,思念的毒蛇已经锁定了我,我无处可逃。任离恨弥漫成暮霭,风行于千里,游荡于空阔。最后一抹余晖在我的脸上写下孤寂。
人生的舞台演绎了无数的离别,离别的素琴撕裂了无数的离歌,无数的离歌唱不尽忧郁的思恋,无数的思恋浸染了无数的清秋。麻醉的酒已尽,我祈祷一夜无梦。
酒醒愁未消,倩何人唤取忘情之剪,剪断那一江秋水。船已靠岸停泊,心却依旧流浪,柳枝缠绵有缱绻。
晓风寒,吴钩残,行路迢迢隔远山,一望眼已穿。
旧情欢,红烛黯,情思绵绵绕眉间,一念心已寒。
有些话不是对谁都能说,有些话说了也无人懂,别怪我辜负了好韶光,花好月圆之夜,因为你,花凋心谢。索然一声长叹: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情何以堪!
中学生关于2019《雨霖铃》读书笔记精选范文5篇(四)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后来白描也作为表现手法之一,被运用在文学创作中。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在写作中,“白描”是非常好用的,只要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事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就可以了。
(柳永雨霖铃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
像《雨霖铃》这首词,就用了很多白描的方法。比如“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就用寥寥数语描写了景色,那是一种凄冷的、雨后的、暮霭之中的江边告别。还有用白描刻画人物的,比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握着手,都泪眼婆娑,然而千言万语只是无语。几笔就将分离之不舍和无奈勾勒了出来。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喝醉了,都不知道睡在了哪里,会在哪里醒来。他猜想,醒来的时候,船可能是到了长满杨柳的岸边,早上的风轻轻吹拂着柳梢,一弯残月还没有落下去,高挂在杨柳梢头吧。字里行间弥漫着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尽的相思苦。
不仅柳永擅用白描,我们的文学名著中还有许多白描的例子。如《儒林外史》写范进看中举的报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惟妙惟肖地描写了事态的发展。
再比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些描写,犹如用几条墨线,简单几笔,特征显露,尽传神态。
(柳永雨霖铃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
我们也可以用白描来写作文。比如写景,描述校园的早晨,我们就可以这样描述:当太阳公公露出第一丝笑脸,新的一天开始了。瞧!小草正在伸腰,树木们也醒了,正交谈着昨夜的美梦。这时,校园里突然传来书声朗朗。你看,是不是挺生动的呀?将校园早晨的朝气蓬勃表现了出来。如果写老师上课的样子,你就可以写:黑板上赫然写满了板书,有密密麻麻的字和画,而老师站在讲台边,微笑着。不用更多的语言,一个爱孩子的老师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所以用简练的文字描画事物,往往意在言外,能带来很好的作文效果。如果你也想把作文写得精炼又动人,那就试试用白描来写写吧。
中学生关于2019《雨霖铃》读书笔记精选范文5篇(五)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不能不别的思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开头作者先宕开一笔,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因离别伤心。“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再从此后长远设想:“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在刻划心理。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划的极为生动。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