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5068资讯中心 > 儿童资讯 >

孩子争强好胜,父母应该怎么引导孩子?

2019-02-21 09:42:04
|智鹏

  其实很多孩子都很争强好胜,争强好胜已成为目前很多孩子非常显著的一个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那么面对孩子争强好胜父母要怎么做呢?下面小编就来简单的说说吧!

  争强好胜不等于上进心

  当下,很多人混同了进取心和争强好胜的概念,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争强好胜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横向比较的方式,是指一个人事事处处都希望超过和压倒别人。这种情绪会恶性蔓延,滋生烦躁、嫉妒或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既不利于正确地认识自我,也不利于良好的人际交往。而上进心是个体过去与现在之间的一种纵向比较,是一种不断要求上进,立志有所作为的心理状态。争强好胜是把自己与别人比,上进心则是把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过去比,两者有本质区别。

  争强好胜源于社会环境影响

  儿童争强好胜主要与成人不正确的引导有关。生活中,成人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求孩子争第一,“看谁第一个吃完”、“看谁第一个坐好”、“看谁第一个画完”……这样一种暗示,慢慢会让孩子认为只有第一才是成功者。在涉及到一些对抗性的活动中,成人过于在意结果,孩子赢了就眉开眼笑,表扬奖励,输了就冷若冰霜,甚至指责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进一步让孩子坚信只有得了第一,才会获得表扬和肯定,从而强化了孩子的争强好胜心理。

  事实上,孩子争强好胜,不能说对错或好坏,只能说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同时为家长提供合理建议,家园配合,发挥儿童争强好胜的积极面,避免争强好胜的消极面,从而培养具有上进心的儿童。

  争强好胜心理如何正确引导

  首先,教师应多途径引导家长正视孩子的争强好胜心理与行为。可以通过家长园地、班级网络平台等途径,向家长介绍幼儿争强好胜心理,引导家长了解其原因、利弊以及该如何正确对待;也可以组织家长参与活动,现场为家长分析讲解;对于某些特别需要关注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面谈、电话或网络与家长单独交流。

  其次,教师要引导孩子正视输赢。教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通过实际行动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比如:和某班开展拔河对抗赛,结果本班输了,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虽然这次输了,但我们已经努力了,老师一样开心。”孩子们会明白,输了并不可怕,关键是输了之后能把挫败化为奋进的动力。

  再次,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策略。教师要避免对孩子进行不正确的语言暗示,“看谁第一个坐好”等语言,应转换成对儿童行为的具体要求,如“看谁坐得直”,这样传递给儿童的信息就不是“只有第一名才是好的”,而是“我做到了老师要求的就能得到肯定”。教师要根据孩子的气质、性情等特点,对孩子的行为作出不同反馈。对于外向好强的孩子,不能一味地肯定和表扬,适当的时候需要泼些冷水,让孩子经受点挫折;对于内向不争的孩子,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就特别重要。此外,教师要用纵向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发展,慎用横向比较。

  最后,教师要帮助孩子恰当地评估自己的能力,并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例如,可以通过“大狮子和小老鼠”等教学活动,引导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面对自己的长处,赢是正常的,面对自己的不足,输也是正常的。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后,在活动中就能坦然地面对“输”。因此,孩子恰当地评估自己,有利于解决“赢得起也输得起”这一问题。
 


孩子争强好胜相关文章:

1.孩子太争强好胜,父母因该怎么去引导呢? - 5068儿童网

2.孩子好强任性家长应该怎么办 - 5068儿童网

3.争强好胜惹的祸【幼儿故事】 - 5068儿童网

4.哪些孩子长大后会吃亏

5.孩子竞争意识强怎么办【幼儿教育】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8368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