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名单颁奖词全文及事迹
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2年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名单颁奖词全文及事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 |
---|---|
中国航天人 | |
苏炳添 | |
陈贝儿 | |
张顺东李国秀 | |
江梦南 |
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事迹:满腔赤诚惟报国
有一种信念,叫做报答党和人民的似海恩情。彭士禄的一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从幼年时的颠沛流离到响应祖国号召投身核动力研究,再到成为我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他用一生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他的个人成长处处体现党的保护和引领,更饱含着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
生在英雄家,传承红色家风。“一个漆黑的暴风雨之夜,奶妈背着我逃难,躲避敌人的搜捕。”这是彭士禄能回忆起的最早的童年印象。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主要领导人之一、“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儿子,小小的彭士禄被国民党视为“斩草除根”的对象之一,成为国民党在全国悬赏搜捕的通缉犯。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当地百姓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保护烈士留下的“根苗”。从那时起,彭士禄过起了姓百家姓,穿百家衣,吃百家饭的日子,有了20多位“阿妈”。8岁时,彭士禄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阴森恐怖的牢房里,饭里有虫子,身上有虱子,不仅如此,敌人还逼供让他承认自己的身世。1935年,未满11岁的彭士禄再度被捕。后来,花甲之年的彭士禄曾到汕头石炮台监狱探访,找到当年关押他的漆黑牢房时,激动地说:“就是这间,就是这间!我在这里受到了多少拷打。”
85岁时,有记者采访彭士禄,很多事情他已经记不太清楚了,但只要聊到他的“阿妈”和“核潜艇”,他的眼睛里就是满满的光。“感谢老百姓的养育”,彭士禄曾亲笔写下这八个字,寥寥几笔却藏着无限的感激。他总说:“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的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长在红旗下,义无反顾“我愿意”。经历过非常人所能想象的童年,彭士禄超乎寻常地懂事与努力,他深藏的感恩之心,变成了燃烧的火种。15岁时,彭士禄被送往革命圣地延安,终于结束了东躲西藏的日子。他曾回忆说:“经历了监狱里暗无天日的生活,来到延安后,我感觉自己人生的天空一下子就亮了。”20岁时,彭士禄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的关怀,彭士禄回忆道:“延安圣地培育了我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直率坦诚的品格。我坚信共产主义必胜无疑,作为共产党员,我将为之奋斗终生!”
彭士禄在苏联
1951年,26岁的彭士禄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选派留学苏联的名额,前往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学习。彭士禄在苏联学习期间,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美国核潜艇“鹦鹉螺”号潜入太平洋,途经欧亚非三大洲后又回到美国东海岸,在它下水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总航程达到6万多海里,消耗的核燃料仅有几千克。这样重大的战略武器让世界各国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慑,也迅速引起了我国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正在苏联访问的陈赓大将把彭士禄召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问他:“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彭士禄脱口而出:“我当然愿意,只要祖国需要。”从此,彭士禄与“核”结缘,把自己的毕生精力与祖国核事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的努力,都感到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
“彭拍板”掀起“核巨浪”
一句“我愿意”,彭士禄转行从事核事业,选择了“深潜”人生,开始了在核技术“无人区”的艰难探索。
兑现“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1958年,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潜艇技术的垄断,中央批准研制导弹核潜艇。然而那时,我们无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无外来援助,仅有的资料是从报纸上翻拍的几张模糊不清的外国核潜艇照片和一个从美国商店买回来的儿童核潜艇模型玩具。面对重重困难,毛泽东主席气势如虹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当时我们这批人有学化工的、有学电的、仪表的,我们大多数人不懂核,搞核潜艇全靠4个字——自教自学。”彭士禄回忆道。是怎样的“自教自学”呢?先由他和仅有的几个懂一点核动力的人,一边自我学习,一边给大家开课!他还发动大家一起学英语,俄语资料没有了,就改看英文资料。彭士禄对年轻人说,要脑袋尖、屁股圆,脑袋尖钻进去,屁股圆能坐得住。他回忆道:“困难时期,我们都是吃着窝窝头搞核潜艇。那时没有电脑就拉计算尺、敲算盘,那么多的数据就是没日没夜算出来的。”
1970年12月26日,我国首艘核潜艇“长征一号”缓缓驶向碧波深处,彭士禄和战友们挺立码头,眺望大海尽情欢呼。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兑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深海中的核潜艇,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在惊涛骇浪中,彭士禄书写下对国家和事业的忠诚。
结束“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核潜艇成功了,跟核动力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彭士禄又有了新的使命。这一次国家交给他的,又是一次极为艰难的开拓垦荒。中国发展核电,究竟该走哪种技术路线?20世纪70年代,熔盐堆方案和压水堆方案如何取舍,一时成为争论的焦点。经过科学论证和调研,彭士禄力排众议,提出我国建造的核电站应采用国际上技术成熟的压水堆路线,并充分利用我国刚建成的陆上模式堆技术经验及其工业配套设施,容量可暂定为30万千瓦。这一方案也为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后,国家宣布引进法国技术在中国建设大型核电站。1983年,彭士禄被任命为大亚湾核电站筹建总指挥。年近花甲,他再一次踏上了共和国核电事业的拓荒之路。此时的大亚湾核电工程,既没有足够的建设资金,也缺乏足够的人才和技术,要在这样的条件下攀登核电领域的“高精尖”,无异于建“空中楼阁”。尽管如此,在彭士禄等人的艰苦努力下,大亚湾核电工程于1987年顺利开工。同年,他又被国家委以新的重任,担任秦山二期核电站董事长,负责建设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商用核电站,那一年,彭士禄62岁。有了在大亚湾“摸着石头过河”的经历,彭士禄对打赢这场硬仗多了几分底气。
从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到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几十年的时间里,彭士禄带队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核电领域的拓荒之战。回顾这些核电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项目,有人问彭士禄,难吗?他总会回答,“靠大家,就不难”。
用数据说话是“彭拍板”不变的底气。在一次次重大决策面前,彭士禄敢拿主意,大家都管他叫“彭大胆”、“彭拍板”。第一座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第一艘核潜艇(401核潜艇),第一座核电站的技术路线(秦山一期核电站),第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第一座自主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这位置身于中国核电事业顶峰的人物,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开创了中国五个“第一”,每一个“第一”都是他带着科研人员“摸着石头过河”,遇到重大问题很难决断时,是他敢拿主意,勇于担当。于是,“彭大胆”“彭拍板”的外号逐渐被人叫响。当然,“彭大胆”并非有勇无谋,一个个重大工程背后的运作机理被他掰开了、揉碎了、穷尽了,自然有底气拍板。他的“根据”就是数据,而且是一手数据。
彭士禄在核电筹备建设时期使用的工作笔记本被大家尊称为“天书”,没有计算机的年代,他的笔记本上字迹清秀、整齐,核电站数以万计的数据、信息都一一记录其中。从反应堆到关键设备,从工程进度到成本造价,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小到汇率、公式,大到核电站参数、工程进度,可以说算无遗策。他笔记本上写就的几页纸,往往是他起草了十多页草稿才浓缩出来的。
淡泊名利 永葆初心
有一种使命,只为播撒世代传承的红色种子。忠于理想的两代人,淡泊名利、永葆初心、不改本色。
“对公明白,对私糊涂”的鲜明品格。2017年,彭士禄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获得100万港元奖金。彭士禄决定捐献奖金,设立一个奖项,用于奖励青年核动力科技工作者。按照惯例,奖项名称应以捐款人本人名字命名,但遭到了彭士禄的婉言拒绝。经过多方说服,彭士禄才同意将奖项命名为“彭士禄核动力创新奖”。办完奖金捐献手续,女儿彭洁和他开玩笑:“你得了这么多的奖金,给我点多好。”没想到彭士禄认真了:“这个钱也不是我的,是国家的。”彭洁说,自己本来是和父亲开玩笑,听到这一席话,立刻被感动了:“他和爷爷一样,心里装的是全天下劳苦大众。因为他从小感受到的是一种爱,亲身感受到贫苦农民百姓给予的养育之恩,所以有了一种更大的胸怀,就是要回报祖国,回报党和人民对他的养育之恩。”
彭士禄心里揣着两笔账,一笔是公事的“明白账”,另一笔则是私事的“糊涂账”。他说:“做一个明白人谈何容易?要有超前意识,对问题有新思路、新见解;对工程技术能亲自计算主要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但当一个糊涂人则更难,凡对私事,诸如名利、晋升、提级、涨工资、受奖等,越糊涂越好。”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密码。深海,游弋着中国核潜艇,也深藏着彭士禄的功与名。“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因此获得了一些奖项,这些成绩与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它更属于核潜艇人,属于核电人,属于核事业人。”这是公开出版的《彭士禄传》里的一句话。这句话,既是他一生创新攻关的感言,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的自画像。他有“两要”“两不要”,即:不要名、不要利,但要把核潜艇造出来、要把核电站建起来。
“中国核动力‘拓荒牛’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注解。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道:“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彭士禄的事迹,甚至连他的名字都鲜有人知。1982年,世界第一艘核潜艇美国“鹦鹉螺”号总设计师海曼·里科弗来中国访问。他会见了我国许多著名的核动力专家,但不无遗憾地说:“就像两颗彗星不相遇,你们的‘真神’没出来。”他说的“真神”就是彭士禄。一些外国报刊称彭士禄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但他本人却不认可这种说法。他说,我若成为“之父”,成百上千作出卓越贡献的核潜艇设计者、建造者又是什么呢?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作用所能及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没什么“之父”之说,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谁说无人知晓,青史早已留名。从烈士的遗孤,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彭士禄走完了为祖国“深潜”的一生。一辈子太短,短到他只为祖国做成了两件事;一辈子又太长,长到他把生命熔铸进新中国核事业基座上的磐石。
“我们活在你的事业里,你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人在缅怀这位可亲可敬又可爱的老人时这么写道。2021年3月30日,在《英雄核潜艇》的歌声中,彭士禄最后的心愿得以实现:骨灰撒向大海,永远守护祖国的海洋。此刻,他或许是那一朵翻腾的浪花,正同他最爱的核潜艇一起深潜,一路远航,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滚滚向前,澎湃不息!
〈〈〈返回目录
颁奖辞: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的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事迹: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6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杨振宁在1957年诺贝尔演讲中这样说道:"那时候,物理学家发现他们所处的情况就好象一个人在一间黑屋子里摸索出路一样。他知道在某个方向上,必定有一个能使他脱离困境的门。然而究竟在哪个方向呢?"原来,那个方向就是宇称守恒定律不适用于弱相互作用。"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R.L.Mills)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R.Baxter)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E.Segre)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返回目录
颁奖辞:像静水深流,静水里涌动报国的火,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事迹:顾诵芬,我国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在7岁时,曾亲眼目睹日本的轰炸机从头顶飞过,于是从小就立下了“保卫中国的蓝天”的志愿。长大后,他报考了浙大、清华、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录取。毕业后,他就投入了祖国航空事业的建设当中。1967年,顾诵芬担任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瞒着爱人亲自坐上飞机上天观测。
〈〈〈返回目录
颁奖词: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1958年,吴天一跟随部队来到了青海。那时,大量来支援高原建设的人都患上了怪病,一位患者饱受折磨痛苦离世的模样,让他深受触动……于是,他开始了长达60年的高原病学研究,当时中国的这项研究,还是一片空白。2001年,青藏铁路修建,吴天一担任医学专家组组长。5年里,14万筑路大军无一因高原病死亡,这是吴天一用毕生的心血,创造出的医学奇迹。
〈〈〈返回目录
颁奖辞:生命,于你不只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朱彦夫——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参加了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是他们连的唯一幸存者。经过47次手术、93天的昏迷,朱彦夫失去了双手双脚,仅剩下一只0.3视力的右眼。但他不想躺在功劳簿上度过一生。他回到家乡,用残肢夹着粉笔,教乡亲们认字;他拄着拐、拖着假肢,一步一步带村民们走向致富之路。60岁时,他执笔写下《极限人生》,将他和曾经战友的故事捧给了世人……
〈〈〈返回目录
颁奖词:发射 入轨 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 并跑 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 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事迹:“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
2021年2月10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一步环绕火星成功!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入轨
2021年4月29日,中国航天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运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我国迄今为止最重的航天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空间站建设首战告捷。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完成
中国航天的脚步还迈向了4亿公里之外的火星。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2021年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圆满成功,祝融号火星车向前的每一步都创造着中国航天的新纪录。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神十二”乘组首次出舱成功
2021年7月4日,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成功出舱后刘伯明激动地喊出了家乡话:“老亮了!”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的空间出舱活动。
天舟三号携“中秋礼包”奔向天和
2021年9月20日,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天宫”迎来新访客。
中国迎来“探日时代”
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继续探秘太空
在神舟十二号乘组平安归来后,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接过接力棒踏上了飞天征程,开启了长达半年的空间站生活,中国人在太空驻留的纪录将再次被刷新。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400次发射
2021年12月1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六号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00次飞行,前三个“100次”分别用时37年、7年半和4年多,而最新的“100次”从2019年3月10日至今,仅用2年零9个月。
2021年,中国航天以年发射55次再创世界第一。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48次发射成功率达100%,在2021年结束之际,中国航天一次又一次向太空挺进,完成一个又一个航天壮举。值得一提的是7天4连发、2天2连发、一箭双星、一箭三星、一箭九星……“火箭连刷”的高能时刻航天央企的“超级模式”,精彩仍在继续。
中国北斗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随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升空,我国终于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近三十年间,几代北斗人坚守建设中国人自己卫星导航系统的初心使命,建成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
奔向新时代,北斗人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北斗力量。
〈〈〈返回目录
苏炳添颁奖辞: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事迹:2021年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成为中国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秒区,代表百米世界顶级水平,曾是亚洲人禁区,1932年,第一位站上奥运赛场的中国运动员,参加的也是男子田径一百米,他叫刘长春,最终以11秒1的成绩被淘汰出局。直到83年后的2015年,亚洲人才跨进9秒区,这个亚洲人就是苏炳添。这样的突破,源自于他2012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苏炳添遇到了最强大的对手,世界第一飞人博尔特。此次比赛,让苏炳添知道自己与奥运选手的差距,所以他给自己制定了目标,首先就是要过10秒区进入9秒区。苏炳添:2014年的时候,我把起跑脚换成左脚,改变的话,最基本的东西都没有了,就好像重新学习跑步一样。
苏炳添坚持每天练习起跑几百次,即使走路也是练习起跑的样子,连睡觉也在思考如何跑得更完美。2015年北京世锦赛半决赛,苏炳添又与博尔特站在了百米赛道上,这一次苏炳添跑出9秒99的成绩,博尔特则以9秒96险胜第一,两人仅相差0.03秒。但那一年,苏炳添已经到了退役的年龄。苏炳添:我觉得现在才开始掌握到百米的一些精髓,我还想继续跑。9秒987、9秒92、9秒91……作为年龄偏大的运动员,任何微小突破,苏炳添都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努力。
2021年,苏炳添以32岁的年龄备战东京奥运会,然而,在之前的2019年,苏炳添受腰伤困扰,接连退出亚锦赛、全国田径锦标赛等重要比赛。苏炳添:当时受伤的时候确实挺难过的,差点就废了,真的,其实我当时没有,打算什么再突破了,毕竟以前的观点就是说,只要到这个岁数了,你还受伤的话,要重新回到巅峰,那还是很难。苏炳添:我还想努力地去完成东京奥运会,因为,100米是全世界最受瞩目的运动项目,基本上大家的印象里面。我们的百米水平跟世界水平相差太远了,所以说我们去参加奥运会,希望我们与世界水平距离要缩短。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中,苏炳添以32岁的年龄跑出9秒83的成绩获小组第一,震惊世界,这个成绩比他2018年9秒91的亚洲纪录快了0.08秒,百米飞人世界排名高居第8位,苏炳添做到了,他超越了年龄,超越了伤病,超越体能的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亚洲之光。
〈〈〈返回目录
陈贝儿颁奖辞: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钢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向世界传递同胞的笑容,你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2021年,由香港媒体人拍摄的纪录片《无穷之路》“破圈”。主创陈贝儿深入热带雨林、戈壁沙滩,跨越6省10地记录下脱贫地区的真实面貌。再次回想这条“无穷之路”时,陈贝儿哽咽道,“我碰到了很多很了不起的人,……也许他们可能就是一个老村民,一个扶贫的书记,他们碰到困难时的那种坚持跟他们对于生存下去的那种生命力是非常非常强的”。
〈〈〈返回目录
张顺东 李国秀颁奖辞: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张顺东6岁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右手,双脚严重受伤;李国秀生来就没有双手。这样一对身体残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张顺东说:“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为了美好生活,他们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张顺东的双脚也因过度劳累溃烂,不得不接受截肢。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这对夫妇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返回目录
颁奖辞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
我们觉得,
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从无声里突围,
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
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
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
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事迹:她是一只听不到声音的“丑小鸭”,却依靠顽强的毅力变成一只令人称羡的“白天鹅”。她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却相继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学业,还考上大学、研究生,并成为清华博士。郴州市宜章县唇语女孩江梦南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今年29岁的江梦南,出生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在她半岁时,就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听力完全丧失。从此,她就一直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靠看着口型读唇语和别人进行交流。
在十几年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她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以615分的成绩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全部课程。
一个交流不便的湖南女孩,为何要选择远在北方的吉林大学。江梦南说,一是自己的偶像张海迪也毕业于吉林大学,她说要跟随海迪阿姨的脚步。同时,江梦南一直有一个“英雄梦”: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最终,她选择了吉林大学的药学专业。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谁都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心有目标脚踏实地,不必患得患失,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018年7月4日,郴州市宜章县政府会议室,“江梦南励志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而这一年的9月份,江梦南又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在学术研究的路上继续前行。
涅槃重生后的江梦南,如一只心怀大爱的凤凰,将爱的种子播撒到故乡。大学期间,江梦南回到家乡时,总会到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探望那些视力、听力、智力存在障碍的孩子,她以自己为例,鼓励这些孩子们积极进步,带动他们融入社会,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同样可以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孩子们举起小拳头大声宣誓,他们的身后,江梦南笑靥如花。
〈〈〈返回目录
2022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名单颁奖词全文及事迹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