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铭记在心的记叙文800字
大家多一声问候,行走多一些礼让,见面多一些微笑,让爱充满生活,我们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温馨。即使是一点小小的爱心行为,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帮助别人,把爱洒向生活周围的人,就能把快乐留给自己。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帮助的记叙文,方便大家学习。
帮助铭记在心的记叙文1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可是当别人真正需要帮助时,你又是否会伸出你的援助之手?
回忆是件美好的事情,每当我回想起那件往事,不由得嘴角微微上扬,在脸上形成一个漂亮的弧线。
那是一个太阳当空,气温好像随时可以把人蒸发一样的下午。为了可以缓解夏日的炎热,在我死缠烂打、好言劝说之下,妈妈终于答应给我买一张体育场游泳馆的门票。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快步来到公交车站,这时,一辆外表绿油油,行驶起来又不失笨重的106号公交车(具体我也忘了)缓缓向我所在的站台行驶过来。
“哧”一声,一辆绿色的公交车在我盼星星盼月亮的期盼下停在了我的面前。由于第一次自己坐公交车,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紧张。
当我坐上车,走到投币机前,准备往里面投钱时,一个不好的念头油然而生,我把钱弄丢了!
我红着脸,在上衣口袋和裤子口袋两者之间相互摸索。
忽然,旁边传来司机的喊话:“你到底有没有带钱,没带钱抓紧时间下车!”
听到司机的话,我的面变得更红了,像极了两瓣猴屁股,我把头埋得更低了。就在我翻遍全身上下的口袋时,我知道,自己没带钱。
转身便要下车,看来上天是真不想我去游泳,唉。
“小弟弟,你等一下。”一个大姐姐跑到我身边,随手便帮我投了一元硬币。
我一紧张说:“谢谢,阿姨。”说完,我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
瞬间,那位大姐姐一脸黑线,随即又换成了一张平易近人的笑容,两个小虎牙若有若无得露了出。
“小弟弟,你看起来我有这么老吗,叫姐姐。”
我急忙说:“谢谢姐姐。”说完便急忙找了个空位置坐了下来。
在伴随着一路颠簸,不知过了多久,车内广播突然响起:“解放路已经到了,需要下车的乘客请排队下车......”
我知道自己要下车了,便回头对刚刚帮助我的大姐姐笑了一笑:“阿姨再见,不,姐姐再见。”
听到我的话,姐姐一是一愣,随即回应道:“弟弟再见。”
眼见车门就要关上了,我向大姐姐摆了摆手便跳身下车了。
走在去游泳馆的路上,那位帮助我的大姐姐使我明白: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是人格升华的标志。这正如同白居易所写: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帮助铭记在心的记叙文2
我生长在一个知书达理、文明礼貌、充满爱心、和谐温馨的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与同学相处,关心爱护他人。我对生活中不能没有帮助感同身受
在中学里,我有许多知心的同学,我经常帮助她们,她们也不时帮助我。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有一位来自云南的同学,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在一年级期末考试的时候,她吃住在我家,我们俩一起复习迎考,结果我们俩都取得了双百分。还有一位来自浙江的同学,数学、英语成绩不近人意,我便主动帮助她,使她的成绩有了很大的飞跃,现在的成绩与我不相上下。
在周末,我们会聚在一起搞一些公益活动,如争做小交通员,在马路上管理交通;做环保小卫士,在路上捡路人留下的垃圾并提醒制止路人乱扔垃圾,为小区保洁护绿出汗出力。在暑假里,我冒着38摄氏度的高温配合居委会自发组织了小区里20多名小朋友连续两年参加普陀区“八一”前夕的军民联欢活动。我还发动同学积极参与党的保先活动和侨联组织的慰问独居老人的活动,给他们带上防暑降温的生活用品还表演了几个小节目。在开学前夕,我还参加并主持了居委会举办的纳凉晚会。
我和班中的一些同学开办了一个常高老人学英语班,教老人学习一些简单的对话和常用单词,不但受到老人们的一致好评,还被东方电视台的东视广角栏目拍摄成短片在电视放映。这个老人学英语活动坚持到现在,已是第三个年头了。下半学期时,我通过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学雷奖”二等奖的奖状并得到了奖学金。当我知道六年级有一位同学得了白血病的消息后,周围同学都在踊跃地捐款,我毫不犹豫地把学雷奖所得的500元奖学金捐献了出来,因为学雷奖学金正是应该给需要帮助的人。这也是雷峰叔叔教我的。“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这是在实践活动体验中明礼修德。
我知道我做得还不够,我要以“八荣八耻”为标尺,要进一步关注社会,融入社区,在适应社会中实现知行的统一,做一个文明、感恩、诚信的好团员。我坚信:帮助别人是自己的幸福。
帮助铭记在心的记叙文3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未来。我们应该相互关爱,这个世界才会变的美好。
在我身边处处有人互相关爱,其中一位陌生人帮助我的是记忆深刻。
九岁那年的暑假,去姑姑家带两个六岁以下的小表弟,才发生了那件事。
记得有一天,我和几位小伙伴、两个表弟在后花园的小巷奔跑时,看见了一把破烂不堪的雨伞。我们几个好奇地望望雨伞,一下玩性大发,一个接一个跳到伞的另一边去。我也正在向前跑,突然,一块大石头绊住了我,我一个踉跄,跌了下去,一根又尖又长的东西划伤了膝盖,我爬起来一看,惊呼;“天啊!”一条又深又粗的伤口正在不停地流血。我急了,疼痛难忍的我嚎啕大哭,声音穿过了好几条巷子。小伙伴和表弟问;“你怎么样了?我们去找人来救你。”我点了点头。姑姑出去忙了,不能求助于她。正在小伙伴和表弟满世界找人的时候,邻居阿姨闻声出来,一看见我正在淌血的膝盖,马上翻出医药箱,提着跑了过来。她从医药箱里翻出了一瓶碘酒,用棉花蘸一下,涂抹在我的伤口上。我咬咬牙,望了一下阿姨,她头上大汗满淋,嘴里还喃喃地说;“你是怎么回事?伤成这样是很严重的……”我感动了,轻轻地说;“谢谢您,阿姨!”她正在为我的伤口治疗,无心去听我的话。不一会儿,伤口完全包扎好了。我正要感谢阿姨时,她却走远了,边走边说;“你下次小心点儿,希望别留下疤痕呀!”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别人七嘴八舌地说些什么,我也听不进去了。
后来,我的膝盖上还是留了伤疤,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位外表冷酷,内心热情的品德高尚的邻居阿姨。
伸出我们的友爱之手,让我们互相关爱。
帮助铭记在心的记叙文4
就像七色的玻璃折射出七彩的阳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有的同学天资聪明,学习名列前茅;有的同学心灵手巧,多才多艺;而我呢?我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因为我乐于助人。记得一年前有一天,我放学回家,这时天已经接近黄昏。正当我急急忙忙赶路的时候,突然,我发现前面有一位白发苍苍、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奶奶,恩?这不是13号楼的杨奶奶吗?她吃力地提着一大筐的蔬菜,走得非常缓慢和艰难,腰都快要弯下去了,而且在她的脸上流淌着一颗又一颗雨点般的汗水。当我看到这种情景时,我非常同情老奶奶,于是想:“要是帮助老奶奶提菜的话,回到家时天就会黑到伸手不见五指;何况,我今晚还有很多作业要做呢。但是,要是我不帮忙的话,杨奶奶就会很吃力,很累,可能她再走几步就会走不动了。”最后,我下决心要帮助杨奶奶。
于是,我不顾天色已晚,跑到杨奶奶身边,说:“杨奶奶,您提这么重的菜,前面还有很远的路才到家,就让我来帮您提菜吧!”杨奶奶听后,温和而带着微笑地对我说:“佳佳,谢谢你,你太好心了。天快要黑了,你还是快回家吧,妈妈正在等你呢。”“没关系,让我帮您提回去吧!”于是我一边扶着杨奶奶,一边接过菜筐走了起来。
过了一会,我感到胳膊开始酸疼,脚好像灌了铅沉沉的,我好想放下菜筐,休息一会,可是为了不让杨奶奶担心,我装作很轻松地继续走起来。十多分钟后,我提着菜筐终于将杨奶奶送到了家。临走时,杨奶奶留住我说:“等会。”我看见杨奶奶手里拿着一把手电筒,“孩子,路上黑,回家时就用它照路吧,一路小心点。谢谢你,佳佳。”“杨奶奶,再见!”回家的路上天色已经很黑了,但是,杨奶奶的手电筒发出的光芒让我路上一片光明,她的关怀驱散了周围的黑暗,让我的心里一片温暖;而且,因为感到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我的心里喜滋滋的,像吃了一块糖果。我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我喜欢帮助别人,当我看到在自己的协助下,别人很顺利地度过他们的困难的时候,我就会从心地里涌出一股难以言说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因为我感到了自己对他人的价值。而且,帮助人,让我们亲密地走在了一起,让我们变得像一家人一样。助人为乐真好!我愿意继续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七彩的阳光!
帮助铭记在心的记叙文5
“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啬,就越一无所有。”这是文章的第一段。现实就是这样,只有那些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我相信你听过这个小男孩的故事,他出于一时的气愤对母亲喊他很憎恨,然后,也许是害怕惩罚,他跑出家里,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里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子说他恨他。母亲把他带回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再多的话说来也没用,只有这一段话,正是助人的真实写照: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是自己对别人的生命的爱,就仿佛给别人的生命之树捧一掬清泉。爱的感情是不竭的源泉,我们付出得越多,内心就越充盈,幸福感就越强。所以,助人不仅是付出,也是收获。
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崇尚美德,因此也呈现过不少令人敬佩的榜样:雷锋、丛飞,还有普普通通的工人,勤劳的农民,清纯的少女,等等。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去温暖这些人的.心灵。社会的繁荣兴旺,更少不了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许多工程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需要大家的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激励,才能圆满成功。当我们帮助了别人,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无比的喜悦,极度的愉快。助人是快乐的。
别人得到了温暖,自己得到了快乐。这不就是“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吗?铭记:给予就是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