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 儿童琴艺 > 小提琴 >

成年人应该如何挑选小提琴

2018-04-17 09:41:12
|咏良

  现在不单单的孩子,许多成年人也开始学习小提琴,那么成人应该如何挑选小提琴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人挑选小提琴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人挑选小提琴的方法

  所谓的“成人琴”,是相对尺寸较小的“儿童琴”而言,有时也称为“大尺寸琴”、4/4琴或标准琴。然而,虽同是称为“标准琴”,其尺寸都有很大的出入。更不用说是中提琴和大提琴了。先从小提琴说起,我们最要留意的尺寸是琴身的长度。一般常见的小提琴琴身长度在14英寸左右(即355毫米左右)。但足,早期的意大利琴很多都较短,有些仅仅350毫米也算是“标准琴”了。而后期的法国琴或德国琴,特别是一些仿制玛其尼型的德国琴,其琴身长度可能超过365毫米。从演奏的角度来讲,琴身短些,就会便于拉奏。但如果琴身太短了,音最就不够大,声音会像7/8琴的音量。这也是有一利便有一弊的。如琴身长于365毫米,音量会大些,可是音色会偏暗,而且比较难拉,特别是身体矮小或手臂较短的使用者更是如此。中提琴的尺寸就更复杂。“成人(标准)琴”的琴身长度从l5英寸、15.5英寸、16英寸、l6.5英寸到17英寸、18英寸都有,还町能有更不规则,如:l6.25英寸或16.75英寸等等。根据制作者与演奏者个人兴趣而定。只要演奏者的身材能够应付,他们多半会挑偏大的中提琴。

  但是从音色来讲,较小的中提琴高音好些,穿透力强些;较大的中提琴低音好些,音量大些,音色浓些。至于哪个尺寸为佳,就取决于阁下如何平衡易拉与好声音的要求。一般说来l6英寸至16.5英寸是较受人欢迎的尺寸。大提琴则与中提琴一样,琴身尺寸出入很大。基本上其音色也是琴身较宽大的,低音好些,但难拉些;琴身略窄小的,高音好些,容易拉些。

  具体尺寸又以不同流派的不同琴型,各个有别。除了琴身的尺寸之外,还要留意琴身的有效弦长(这是指由琴的弦枕到琴马顶端的长度)。如果把有效弦长分成五个等份,由弦枕到琴的上部边缘(即琴颈的长度)应是二份,由琴的上部边缘到琴马应是三份。这些尺寸和比例会直接影响把位的感觉,进而影响音准的精确度。

  另一个要注意的尺寸是琴身的上宽。琴身的上宽太大就会增加左手在高把位的困难度而影响技术的发挥。还有一个较少人留意的是琴的肩纽到指板的厚度。这个厚度也直接影响左手在高把位上的技术发挥,特别是对中提琴而言,太厚了便会很难拉。

  成人自学小提琴方法

  年龄优势:小提琴练的是童子功,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孩子手指的灵活性与动作的模仿能力其实是远远强于成人的,所以学琴要趁早。成年人学琴也是有优势的,小孩子学琴相对来说有优势,但是成年人的理解能力相对更好一些,不搞专业小提琴的话成年人学小提琴也一样可以学好,也可以成为出色的演奏者。

  学习心态:一旦学起小提琴来,才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一开始你只能演奏噪音,这是学习什么乐器都要经历的过程。也许工作了一天你已经很累了,再练琴的确是个负担。这时候就会有人急于求成,基本的运弓和指法都没有学会就想演奏出像样的乐曲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成人学琴一定要有耐心,耐得住最初几个月的磨练,掌握了基本的技巧,才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练琴时间:成人学习小提琴一般都是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作息时间,不需要每天练3-5个小时,因为不像小孩子什么事情也没有只要专心的练琴就可以,成年人顾忌的事情很多,所以每天坚持练习是必须的,时间长短可以自己安排。再练琴时千万不要把练琴当作一件痛苦的事,一定要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接触小提琴。

  对于自学:最好是找小提琴教师指导学习,不建议自学,哪怕有一个老师指点你最基础的东西也是好的有一条路总比没有路好。如果自学入门的教材那就要说霍曼和铃木,这些教材在网络上都有视频,可以很方便的学习到。还有就是去图书馆买一些关于小提琴入门方面的书籍。

  小提琴入门教材建议

  说起入门教材,一般首当其冲要讲霍曼和铃木。霍曼的教材讲一把位的东西竟用了100多页,然后飞速地跑到了七把位戛然而止,铃木的程度和进展也大致如此。但从所选曲目来说,铃木要更经典一些,至少和我们业余考级教材4级前的内容相近,可以推断考级教材参考了铃木很多。霍曼的选曲对于中国人来说熟悉的就少了,对于我来说,不熟悉它也没什么遗憾。霍曼对于中国50岁以上的小提琴教师来说,都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讲课也愿意讲它,但对于今天的学琴者来讲,似乎已经过时了。铃木的优点是让你不知不觉地兴致盎然地学会了小提琴,对不懂乐理的孩子非常有效果。这也看出小鬼子的确很"鬼"。但铃木教材需要适当地辅导,对于成年人刨根问题的偏好有点不解渴,而且铃木里没有一首中国的曲子。

  总的来说,霍曼和铃木相比较,我推崇铃木。铃木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小提琴的教学影响甚大。至今我看到国内的一些教材对铃木都有所借鉴。比较好的是邵光禄的《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教程》和《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技能训练》。这套教材可以说是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不但吸收了众家之长,而且很接近中国孩子。中外乐曲和部分考级曲目都有所涉猎。两本书互为补充,学完后可达到4级左右程度。再好一些的有赵薇的《学琴之路》系列和林耀基、杨宝智的《小提琴入门与提高》三册书。张世祥、梁大南、李本华(铃木的学生)、曾民信、李贵武等人的教材也相当不错。此外,还有我原来推崇的黄健《跟我学小提琴》、尹兴雅的《小提琴速学新法》、盛中华的《小提琴演奏与练习》,以及业余考级教材等。应该说这些中国人编的教材都能使成年爱好者入门,也未必一定要使用铃木,更别提霍曼了。当然确定一本书后,一定要考虑是否有相应的音像材料。不管有无老师,有录音录像会有非常大的助益。

  那么达到了4级、5级左右的程度,往后怎么办?可以说如果一本教材把基本技术大都介绍了之后,往后也没什么可讲的了。我以前也总以为教学大师会讲什么更高深的东西或秘诀之类,去读弗莱什、加拉米安的大作,听国内大师的讲座。就发现这些里程碑式的著作说的都是基础的东西,也发现就算是林耀基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也是不管讲什么,都是使用他基本的理念、基础的知识去解构难题。还有林朝阳,他曾经在讲完基础技术时说过一句话:"现在你们已经和我一样了,都是在不同层次上研究怎样克服复杂的问题"(大意)。因而我想会了基础技术之后,剩下的应该就是把基本技术运用到高难的乐曲里,这要靠的是一个学习者的头脑和毅力。这需要几个拐棍或者像梯子一样的东西,那就是开塞、马扎斯、小顿特、克莱采尔、大顿特、帕格尼尼等。

  如果把小提琴演奏艺术的体系画一个图表,我想应是一个一个正方形里面一个正三角形。正三角形代表技术,方形内其他的部分代表音乐。越是初期的学习,技术越重要,甚至是占整个正方形的底部,渐渐地技术的因素就少了,音乐的部分增多。技术三角形的顶尖大概就是帕格尼尼了,但也只是技术的细枝末叶,一般人不掌握它也可以是一株大树。在这个体系里,技术是有限的,音乐两倍地大于技术。但音乐不会无穷大,它也有局限性,它永远不会把整个世界都表达出来,因而我还是用方块限定它。

  如果让我编一本完全针对成年人的小提琴教材,也很容易,但它只适合我和类似我的人,不可能适合任何成年人。总而言之,成年学琴者尽可能多地占有教材,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老师也是如此,都有个自己编教材的类似备课过程。如果一个老师死抱定一本霍曼,其他的都不涉猎或不准学生涉猎,我看学生还是辩证地否定他罢。在一本书中碰到困难过不去,就找其他书绕过去,回头再克服它。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披荆斩棘的开路者,为了通向山顶,决不会开一条笔直的道路。在盘旋上升的过程中,学琴亦是其乐无穷的事。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544
c
id
574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