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赏析:《牡丹亭》汤显祖
编者按:《牡丹亭》原名《还魂记》,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一部著名昆剧。剧中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篇《牡丹亭》汤显祖。
原名《还魂记》,写成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共55出,是明代传奇中少有的长篇。故事梗概是:南安太守杜宝请腐儒陈最良教授才貌端妍的女儿丽娘读书,读《诗经·关雎》,且丽娘受到启发而春心萌动,又到后花园寻春,睡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在牡丹亭畔幽会,从此愁闷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请求把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嘱咐丫环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丽娘的画像,发现丽娘便是他梦中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陈最良看到杜丽娘的坟墓被掘,进京告发柳梦梅盗墓之罪。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受杜丽娘之托,送家信传报还魂喜讯,却被杜宝囚禁。此时朝廷放榜,柳梦梅中状元,但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最后皇帝做主,令杜丽娘和柳梦梅结合。
关羽《牡丹亭》的题材来源,汤显祖在《题词》中说:“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雎阳王事见王收拷谈生也。”李仲文事见《搜神后记》卷四,冯孝将事见《异苑》卷八,汉雎阳王事见《搜神记》卷十六,他们的女儿都因钟情于男子而希望自由结合,还魂复生。其实对他的影响最大的是明代的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牡丹亭》的故事在该小说中已具雏形,但意在讲述一个还魂重生的凄艳故事,缺乏丰厚的主题意蕴。经过汤显祖的再创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动之后,使这一故事具有了崭新的思想意义;其一是改变小说中杜、柳两家门当户对的关系,杜宝从太守升任宰相,柳梦梅则仅是一个穷书生;其二是把小说中缺乏性格和行动的杜丽娘的淑女色彩,突出其敏感多情,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叛逆性格;其四是着意描写了两人结合的曲折历程,突出了自由爱情所受到社会、家庭的阻力,同时也彰显了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精神。
《牡丹亭》成功塑造了杜丽娘这一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女性形象,细腻地描绘了她叛逆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她处在一个压抑自由人性的生活氛围里:父亲“一味做官,片言难入”,母亲深受封建礼教毒害而不自知,他们都受到理学影响下的人生价值观的认可,也可按照贤妻良母的标准要求丽娘,要她将来嫁入“知书知礼,父母光辉”。父亲听说她偶尔春困昼眠,便大加呵斥;母亲见她裙子上绣着成双的花、鸟,便害怕引动她的情思;父亲为她请的老师陈最良,也就是她所接触的父亲之外的唯一男人,却是个冬烘透顶的老学究,六十多岁仍然是个穷酸秀才,从不反思自己所走的人生道路,还宣称“从不曾晓得伤个春,从不曾游个花园”。在这样的环境里,丽娘的性格自然有温良贤淑的一面,她捧酒侍奉父母,能记诵男女《四书》,与陈最良第一次见面就提出为师母绣一双绣鞋;她“不向人前轻一笑”,从未去后花园领略大好春光。但她没有泯灭的自然天性也在不断成长。当她在后花园发生生生不息自然春光时,蓦然间感到生命的寂寞,感到无人慰解的苦闷,青春的躁动使她在梦中与情郎相会了。
杜丽娘因感春而入梦,在梦中与柳梦梅相会,以自然人性中必有的情望开端,她体验到情郎的千般怜惜、万种温存,虚幻的梦境开启了她少女的情窦,使她不能忘怀。梦醒之后,回到无情的现实之中,她备感痛楚,于是反复去寻求那虚幻的梦境。执著而徒劳的追求使她一病不起,这时她的性格已不再是温良贤淑的大家闺秀,而是带有叛逆色彩的对于自由和爱情的追求者。为情而死,是杜丽娘性格的一次升华。对她而言,死并不可怕,反倒是实现爱情理想的新起点。她身为鬼魂,对柳梦梅仍旧一往情深,且敢于向阎王殿下的胡判官诉说感梦而亡的全部经过。在历尽艰阻之后,她又为情复生,终于与柳梦梅在现实中结合。
《牡丹亭》一上演便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作者张扬至情,肯定自然人性,肯定情与欲的完美结合,对于提倡贞节纲常的传统道德观念以猛烈的冲击。剧作的鲜明的时代精神感动了无数个“杜丽娘”,鼓舞她们去追求自由与爱情。据记载,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后,层层批注,深为所感,年仅17便自伤而亡。杭州女子冯小青的绝命诗说:“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杭州演员商小玲上演《寻梦》时竟然气绝而亡。这些记载,无不可以视为《牡丹亭》富有强大感染力的注脚。
作者|JEAN·冉
公众号:痴人说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