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日记大全 > 心情日记 >

中学教师教学心得-巴金短文两篇教学畅想

2017-12-22 14:14:50
|子超

  巴金的《短文两篇<日><月>》,教学内容较简单浅显,如何让这一课的教学更深更广一些呢?

  恰逢自己很喜欢夏完淳的诗文,便突发奇想,我要用明朝民族英雄夏完淳的人生和他的诗《即事》(其二)来解读巴金的这两篇短文。

  夏完淳(1631~1647),其短暂的17年中,著有赋12篇,各体诗337首,词41首,曲4首,文12篇,在诗、词、曲、赋、散文、史学方面都留下了杰出的作品,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别云间》等,更有其参加抗清活动,被捕后坚强不屈,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的方式调侃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成就抗清史上的一段佳话,夏完淳,像飞蛾一样,像夸父一样,不用多说,稍稍简介夏完淳的人生和诗文,同学们敬佩、仰慕不已,更是明白了《日》一文的主旨。

  夏完淳的《即事》(其二),拿来对《月》一文中的寒气、凉月、冷光,当是最好的注解: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尽胡沙。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半夜起悲笳。

  诗中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翻飞晃动的旗影,破碎凋败的家园,悲愤孤单的诗人,这些都笼罩在冰冷如霜的寒月之下。

  是啊,霜,这李白笔下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益诗中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这诗文中的月与巴金《月》一文中的“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又有何不一样?一样的孤单,一样的寒冷,一样的悲凄!!

  文人的心是相通的,清霜,既形容了月色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更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凄凉之情。

  这样,在教学中援用夏完淳其人其事其诗,顺利的达到了对两文主旨的有效解读,也理解了巴金对人生的选择:像飞蛾一样,像夸父一样,像夏完淳一样,向所有的古仁人志士一样!

  希望多年以后,同学们对月当空,想起李白,想起巴金,想起夏完淳,想起“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附:《即 事(其二)》赏析

  即 事(其二)

  (明)夏完淳

  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①,满目尽胡沙②。

  落月翻旗影,清霜冷剑花。

  六军浑散尽③,半夜起悲笳。

  【注释】①汉腊:古时十二月里祭百神称作腊祭,腊祭之日称腊日,十二月称腊月,汉腊,代指中国的传统历法,此处指明朝。②胡沙——胡人占领下满目荒凉的土地。③六军句——六军,天子有六军,见《周礼》,这里泛指抗清的军队。浑,完全。

  【赏析】

  诗歌、音乐、绘画三种艺术,带给人们无尽的美的享受,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这三种艺术,那该是多么的沉闷、单调和无聊,要说孰高孰低,迄今没有定论,但有一个事实,谁也不会否认:在音乐的世界里,画家无计可施;在光影的世界里,音乐家无用武之地。至于诗人,没有如此担忧,没有音乐,诗人创造音乐;没有光影,诗人创造光影;只要人世间有的,诗人都能创造。

  读了夏完淳的《即是(其二)》以后,这种感觉相应而生。此时,我们脑海中展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翻飞晃动的旗影,破碎凋败的家园,悲愤孤单的诗人,这些都笼罩在冰冷如霜的寒月之下,在这么一幅悲凉凄苦的画面里,是什么让诗人陷入了如此悲凉痛苦之中?

  “落月翻旗影”虽然可以用视觉感觉,当夜一更一更的漏去时,夜深深,四下里陷入一片黑暗之中,连那冷如霜的寒月也被黑云遮住了仅有的一丝光亮,幽愤不能眠的诗人又从何处去寄托他的苦闷?那就用耳朵去听,那就用耳朵去感受:听,听,四下里一片寂静;听,听,传来一丝如幽如怨的笳音;听,听,四面想起的都是如泣如诉的笳音!“半夜”起“笳”音,这笳音从何而来?从盛唐王朝的边塞来,从大汉朝廷的匈奴地来,唉!都不是。国已亡,山已碎,家已破,何处来笳音?诗人心中来!这正是诗人自己弹奏一曲悲歌,不是芦管声,不是羌笛音,不是胡琴声,不是琵琶乐,是胡笳,是悲笳!胡笳,本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一般在中原少有,更不要说松江了,可是诗人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这种器乐?这我们就有必要谈一谈古诗中的意象。什么是意象呢?简单说,比如松,自然界也存在,在古诗里,它不单单是松,它坚强不屈、有生命力,如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比如鸿雁,自然界也有,在诗歌里,他不单单是一种会飞的鸟,它成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之情的触发点,王湾《次北固山下》就有过“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都有了特定的感情色彩,在蔡琰 《悲愤诗》就有:“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嚶嚶”,胡笳,也不再单单是胡笳了,它是战争、是苍凉;它是蛮荒,是军旅;它是无情,是孤单。

  诗人此时就陷落在这样一种状态中:

  《即事》,共三首,是作者于顺治三年(1646)参加抗清义军后所作。这里是《即事》(其二)。当时1645年六月,明朝一部分官员张国维、张煌言在绍兴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定都南京。这时候,在松江有一批读书人也在酝酿抗清,领头的是夏允彝和陈子龙。抗清初期取得了一点小胜利,不久,南明都城南京已为清军所破,鲁王也逃亡下海,夏允彝也兵败殉国。写下遗愿,要夏完淳继承他的抗清遗志。

  此诗,就是写于这个时候。

  诗人在他的另一首《即事》(其一)也写到了胡笳,“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胡笳声声,月色清冷,渲染了满城凄凉的景象,带给人无限的悲惨和凄凉。

  这首诗善用感官,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给我们营造了一幅悲凉、寒冷、凄清、孤单,还有伤感交织的画面,实际上诗人写的是起义军艰苦的抗清复明的战斗生活。诗人对此后悔吗?退却吗?

  一般诗歌先写景,后抒情,这首诗却是反其道行之,诗人有太多的豪情太多的愤怒,一提笔,就喷涌而出:战苦难酬国,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满目尽胡沙。“敢”,是岂敢、怎么敢、不敢之意,诗人说战斗如此艰苦,报国不易,国仇深重,我不敢想家,我怎么敢想家?因为我“一身存汉腊”,此时“满目尽胡沙”,这是诗人誓死血战到底的誓言,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常说,愤怒出诗人,何止?亡国出军人,亡国更是出诗人!屈原、陆游、文天祥、岳飞哪一个不是与天地等高的爱国诗人!正是在这历史危亡的紧要关头,在国家民族飘零不定的重要时刻,他们在这历史的大河里立成一段中流砥柱,千年后,我们依然能从他们的文字中读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凛然正气!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力量,更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浩然正气美!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公众号:陈明皎的幸福语文
作者:陈明皎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142
c
id
440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