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历史知识 >

朱元璋为什么大肆诛杀功臣

2018-12-12 11:47:22
|广顺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

  简介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于应天,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朱元璋生平故事介绍:

  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根据他自己写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这一朱姓宗族,出自金陵之句容(江苏省句容),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他在兄妹中是大难不死的最小的孩子,除了最大的孩子外,其余孩子都因无力抚养而送人或嫁出。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

  至正二十七(1367年)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朱元璋对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东,撤除元朝的屏障;进兵河南,切断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

  然后进兵大都,这时元朝势孤援绝,不战而取之;再派兵西进,山西、陕北、关中、甘肃可以席卷而下。北伐大军按计而行。徐达率兵先取山东,再西进,攻下汴粱,然后挥师潼关。朱元璋到汴梁坐镇指挥。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

  次年,朱元璋于鸡鸣山立功臣庙,朱元璋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虚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丁德兴七人配享太庙。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八月,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勇于内战的军阀,在明军攻来时,全部逃跑。蒙古在中原98年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同时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朱元璋为什么大肆诛杀功臣?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幼名重八、兴宗,字国瑞,早年为僧,后参加义军。元至正二十八年,在应天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过和尚的事众人皆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出家人”出身的皇帝不以“慈悲为怀”,反而对杀人有着极大的兴趣,在建国之后,大肆诛杀功臣。

  据说,官吏们在上朝之时,都要观察朱元璋把所佩带的玉带放在哪个位置。如果朱元璋把玉带高高地贴在胸前,那么这一天杀的人及遭处罚的人就会少些;当玉带被他低低地放在肚皮之下,那就意味着今天要杀很多人。当时在京的官吏,每天早晨入朝之前,必先和妻儿诀别,以备不测。当上完朝平安回到家中时,全家就开始庆祝,因为自己又幸运地过了这一天。时间一长,有些人就受不了这种日子了,于是装疯卖傻的事就出现了,御史袁凯就是一例。

  袁凯,字景文,松江华亭县人氏,他在元末的时候做过府吏,洪武三年被荐授为御史。他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而且口才很好,善于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很让其他官员敬佩。但有一次,刑部报审一批案犯的判刑名单,朱元璋审批后主张全部处死。后来又派袁凯将这些名单送到皇太子朱标那里去复审,而皇太子却主张减轻刑罚,宽大处理。

  袁凯向朱元璋做了汇报,不料,朱元璋反问袁凯:“我与太子的主张,哪个正确?”袁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想了一个自以为十全十美的办法来,便回答道:“微臣愚见,陛下主张全杀,这是执法;太子主张赦减,这是心慈,都有道理。”谁想到,朱元璋被这样的回答激怒了。他认为这是袁凯在耍滑头,于是就将他关进了监狱。袁凯在狱中绝食三天后才被释放。但当袁凯上朝时,朱元璋见了他就说:“是持两端者。”袁凯发觉到事情不对劲,感到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心里着实恐慌害怕,该怎么办呢?

  于是,袁凯就装出疯傻的样子,朱元璋当然不相信会有这事,就要验一验这是否是真的。朱元璋叫人用木椎子椎袁凯,说疯子是没有感觉的。袁凯咬住牙,忍住痛苦,不叫出一声。这下朱元璋有点信了,以为袁凯真疯了,因此把他放回家。

  御史严德珉是吴人,由御史提升为左佥都御史。洪武年间,他害怕杀身之祸,遂因病向朱元璋提出辞职。朱元璋极为生气,于是让人黥其面,也就是在严德珉的脸上刺上字并涂上墨,这就让严德珉的脸上一辈子都有这个耻辱的字迹。后来他被贬发配到广西南丹,几年后遇赦放还。从此,严德珉穿上布衣,甘愿做一个普通老百姓,竟活到了宣德年间。

  一次,由于某件事他被御史逮到公堂。他跪在堂下,说自己曾在御史台当过官,通晓那些法规制度。御史问他任什么官,严德珉回答说洪武中台长严德珉就是他。御史听了大吃一惊,马上向前把严德珉从地上扶了起来。严德珉回到了家中,害怕朝廷再叫他做官,于是收拾家当,离开了那里。果然,第二天御史到他家中探访,但发现已人去楼空。

  后来,有位国子监教授与他一起吃酒,见他脸上有刺字,还戴了顶破帽子,就问他犯了什么罪受到这种处罚。严德珉向国子监教授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接着又说以前国法如何严厉,做官的人经常是不能保住自己性命的,这顶破帽子是很难才戴住的啊!说完还向北方作揖拱手,连称:“圣恩!圣恩!”

  袁凯、严德珉等辈,都是被逼成这样的,也都是被冤枉的,很是无奈,但固执的朱元璋却一意孤行,在惩治贪官污吏的同时枉杀了不少好官。而他究竟出于何种目的,我们无从知晓。


相关文章:

1.明代的历史故事-胡维庸案件

2.历史故事-明朝儒将冯胜的荣与辱

3.朱元璋为什么会鼓励嫖娼

4.朱元璋为何要杀刘伯温

5.为什么朱元璋越来越讨厌李善长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75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