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节日知识 >

少数民族节日活动有哪些

2018-09-17 10:30:37
|曾扬

  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除主体民族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吧!

  (一)藏历年

  传统的藏历年,是藏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从藏历十二月初起,人们便开始准备过年时吃、穿、玩、用的东西。家家户户开始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育青苗。藏历年初一那天,要将长出青苗的盆,摆在佛龛前的茶几上,预祝新年粮食丰收。从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准备酥油和白面,并陆续炸果子(卡赛)。“卡赛”的种类很多,有耳朵形的、长条形的、大麻花形的、圆盘形的、勺子形的等。临近新年,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一个叫做“竹素切玛”的五谷斗,斗内装满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和人参果(蕨麻)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制成的彩花板(“孜卓”),还要准备好一个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鲁过”)。所有这些摆设,标志过去一年的收成,预祝在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除夕的前两天,进行大扫除,摆上新卡垫(坐垫),贴上新年画。二十九日晚饭以前,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上“八吉祥徽”(佛八宝);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象征吉祥、永恒的“卍”字;有的人在自家的房梁上画很多的白粉点,表示人寿年丰。这天的晚饭,各家要吃面团粥,叫做“古突”,这是照日期名称命名的。“古”即九(表示二十九日),“突”,即面糊羹的意思,和汉族吃年夜饭的习惯一样。面粥的面团里包着各种东西,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物,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到包有石子的面团,预示在新的一年里他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到这些东西的人,都会立即吐出,引起哄堂大笑。除夕晚上,各家根据经济条件,在佛像前摆好各种食品,准备好节日的新装。初一早上天刚亮,家庭主妇将煮好的放有红糖、碎奶渣、糌粑等的热青稞酒送到各人被窝前,让他们喝。

  大年初一的传统习惯是家庭主妇首先起床,洗漱完毕,到井里打上第一桶水,喂饱牲畜后回屋唤醒一家人。全家人穿好新衣后,按辈分排位坐定,长辈端来五谷斗,每人都先抓上几粒,向上方撒去,表示祭神,接着依次抓一点送进自己的嘴里。这时,长辈顺次祝“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晚辈总要回贺:“祝您身体健康,永远幸福,预祝明年新年,全家再如此团聚欢庆。”新年祝福后,便吃麦片粥和酥油拌的人参果,互敬青稞酒。初一这一天,一般是闭门欢聚,互不拜访。

  从初二起,亲朋好友便彼此走访,拜年祝贺。一般要持续三五天。穿新装,戴最珍贵的首饰,捧“切玛”五谷斗去拜年是拉萨人传统的贺年礼仪。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新袍子,或者一两样便宜的装饰品。民间有种古老的说法,即法王辛者曲杰每逢年节都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如果大家穿得漂漂亮亮、暖暖和和,他便十分高兴,会给世人新的恩惠;如果他看见众生穿得破破烂烂,便心灰意懒,甚至发怒,还降下灾害和瘟疫使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神王赐福的意思。

  向亲戚朋友和邻居祝福的人,来到亲朋邻居家门外,先高声祝福。里面的人听到后,赶紧捧着自家的“切玛”五谷斗出来,互相问候:

  “祝吉祥如意美满!”“祝女主人健康长寿!”“祝岁岁平安吉利!”“愿年年这样欢聚!”

  同时,各自从对方的“切玛”里抓一撮糌粑、麦粒尝一尝,然后朝空中抛3次,以供奉天神、虚空神和勒神;再互相敬献哈达,敬青稞酒。喝酒前同样要用无名指蘸酒弹洒3次,供奉天地诸神。

  初三这一天是上山挂经幡的日子。拉萨人成群结伴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只见两山峻峭的峰峦上,到处是敬神祈福的男女。他们煨烧香草树枝,香烟从山顶袅袅飘向清澈的蓝天,彩幡飘扬,哈达飞舞。人们撒着雪白的糌粑,对天空、大地和雪山呼喊:“吉吉!索索!拉加啰!”祈求神灵赐予幸福和平安!

  插旗挂幡之后,邻居亲友三三两两找一处背风向阳的坡地唱歌、喝酒、谈笑。酷爱自然的藏族人,利用祭祀山神的机会郊游欢聚。

  以日喀则为中心的后藏,新年从12月29日开始。这天要举行“古恰”活动,即把内屋、厨房、院内、门外各处彻底打扫干净,在院子里燃起一大堆火,让烟雾弥漫整个庭院。在正厅、厨房的梁、门、壁、柱和木斗拱上,用土碱或糌粑画上表示吉祥的宝伞、金鱼、宝瓶、妙莲、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佛八宝图。男人将家里东、西、北三方向象征密宗事部三怙主的佛部文殊、金刚部金刚手和莲花部观音“嘛呢堆”(刻有经文、佛像的石板或石头堆成的石堆)用白漆、红土、烟汁涂成白、红、黑色。这天,儿媳和姑娘要把新年初一早晨做粥的麦粒砸扁。阿妈用面团粘净衣饰及家畜套颈索上的污垢和耳饰上的灰土,洗净坐垫、小茶几、藏柜、大小银碗、野牛角、糌粑模子等,还要把正月初一敬神的供品、油炸食品、切玛、酒、茶、人参果预备好。

  12月29日晚上还有驱邪送鬼的祈福活动。用火把送鬼的人们回来时,老阿妈和媳妇在房门后迎接他们。拿火把的男子必须带回一个叫“神石”的白石头交给老阿妈。阿妈不等男子进屋就问:“我带着如意宝,现在你到哪儿去?”男子答道:“我到幸福的地方去。”回答完毕,把“神石”交到阿妈手里,阿妈在“神石”上粘上酥油花,媳妇献上“酒新”(新酿的头道酒)。同时从老阿爸开始,用大木碗斟上青稞酒,转着圈尽情地喝。喝完酒,献上“切玛”,在大家的右肩粘上吉祥酥油花,把带回“神石”的男子视为英雄,给他敬献哈达。老阿妈把“神石”供奉在正室生日神或者护法神的跟前,当做家里的镇宅宝贝。然后,大家按座次坐好,开始喝“古突”面团汤。

  大年初一,家里的媳妇或大女儿半夜起床熬酒。鸡叫头遍时,把熬好的酒送到家人睡的铺前。喝了一两碗酒后,你若说“不喝了”,就会被连罚三碗。喝过酒后,大家接着睡觉。

  鸡叫三遍时,有些人家带着“切玛”、糌粑去取“四新”——从别人家的牛粪里取“牛粪新”,从夏种地里取“土新”,从水源处取“水新”,从狗窝里取“粪新”。在取“四新”时,要在上述四个地方撒些糌粑。取“四新”的人回到自己家里,给“土新”粘酥油花,供献在男神跟前;把“水新”放在正屋的护法神跟前,当做供水;将“牛粪新”粘上酥油花,放进牛棚里;“粪新”粘上酥油花,放在厕所里。这种活动表示新的一年样样齐新,认为能防霜灾雹害,还能招财引福。

  天快亮时,男女青年一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一些人到山冈上插风马旗(印有经文的长串小旗),一些人去取“手纹水新”。“手纹水新”即天还未亮,但能看清楚手纹时取来的“水新”。去取“手纹水新”的一般是家里的老阿玛、媳妇和小孩。他们打扮一新后,在木水桶或皮桶的颈部系上哈达或白净的羊毛,在桶口粘上酥油花,带上神香、“切玛”、糌粑、彩色的羊毛、青稞酒等。到达取“水新”的地方后,把彩色羊毛挂在河两岸的树上,然后烧香祭水神。小孩子跳舞、唱歌、跳神、踢毽子、玩羊拐子等。

  早晨太阳升起时,还要取朝阳最早照射到的新水。装水时,太阳在山顶露出的时间要和装满水桶最后一瓢水的时间一致,据说这是取太阳的精气,有好运气。如果时间不一致,则会不吉利。

  上述活动告一段落后,家人要聚在一起。首先是父母,然后是兄弟姐妹,按长幼次序给每个人献上新年鲜花和用彩色酥油装饰着的切玛。献的人说:“吉祥如意。”受献的人说:“吉祥如意,圆满昌盛。阿妈安康,长久快乐,明年此时,健健康康再相见。”

  初一早晨,父母不能骂孩子,说粗话。得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但不能溢到外面去,否则也不吉利。“初一油光光”,不但要给孩子头上抹上许多油,还把烟灰和油混合起来,把家畜的角也抹得油黑闪亮。富裕人家还用酒糟喂家畜,让家畜也吃醉。给家畜献“酒新”和“切玛”时,先在牛角尖粘上酥油花,再把家畜的耳饰和旧颈套换成新的。这时,阿妈把右肩上叫做“五宝帔”的披单揭开祈祷说:“本地的地神明鉴,家中的家神明鉴,没有战争和饥荒,没有霜冻和雹灾,天雨适时降下,雨水常常调匀,财富、福禄昌盛,人畜安康无恙。”

  此外,还要祭祀天上的天神、地上的赞神、地下的龙神。新年第二天吃完早饭,老人带着孩子去祭祀土地神和护法神。大家都要带上青稞酒和各类油炸食品,聚集在祭祀土地神和护法神的地方,老年人把神香和“切玛”集中在一起,献上“酒新”。然后做好一个大的神香堆,一个小伙子爬上插旗的地方,插上风马旗,人们排好队,高声祭祷说“吉吉索索,愿善神得胜啰!好丰年啰!”祭祀完土地神后,去祭祀护法神。祭祀护法神时,要带上神灯、哈达。祭神的同时,男孩手里捧着“切玛”,女孩手里捧着酒壶,向周围的乡亲、亲戚、朋友拜年。

  新年的第三天,在自家屋顶用桑烟祭神,插上能招来好运气的经幡请客人到家里,尤其是亲戚、朋友、恋人,都要请到家里,隆重招待三餐,歌舞娱乐,尽情尽兴。

  总的来说,各地藏历年的活动有所差别,但大同小异。

  (二)“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自治区等地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内蒙古冬季那达慕巴义尔摄影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此时,水草丰茂,牧畜肥壮,广大牧民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都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头包各色头巾,骑着马,驾着车,带着农牧业产品,成群结队地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草原上搭起星罗棋布的白色蒙古包,作为节日期间的住所。

  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诵佛,祈祷神灵消灾灭难,保佑水草丰盛、牛肥马壮、人畜两旺。另外还举行跑马、射箭、摔跤比赛及集市活动,对比赛优胜者给予奖励。夜间,人们围着篝火,伴随着马头琴的节拍歌舞,嘹亮的歌声,刚劲的舞步,矫健的舞姿,往往彻夜不停,非常热闹。

  “那达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崇高而神圣。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公元13世纪)已初具雏形。

  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活动就是进行射箭、摔跤、赛马比赛。如今的“那达慕”已增加了物资交流、文艺演出等许多新内容,蒙古族摔跤巴义尔摄影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

  摔跤比赛是那达慕的主要项目,没有摔跤不能称为那达慕。摔跤手可多可少,最多达1000余人,且不受地区和体重的限制。摔跤手进行编排配对后,采取单淘汰式,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摔跤手上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背心,裸胸盖背,边沿镶有铜钉。下身穿肥大摔跤裤,脚蹬蒙古靴,颈戴五色绸缎彩条制成的“景嘎”,彩条的多少标志着获得过多少次奖项。大部分地区摔跤手出场比赛前唱摔跤歌。出场、收场双方摔跤手都要跳跃。裁判员发令,双方握手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不许抱腿和跪腿摔,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都为失败。参加那达慕的摔跤手都有奖品,前三名的奖品贵重,荣誉崇高。

  蒙古族历来器重“达尔罕摔跤手”,这是终身的荣誉。在授予光荣称号的仪式上,获“达尔罕”称号的摔跤手,穿上比赛的全套服装,三唱摔跤歌后跳跃进场进行表演。由主持那达慕的领导人发给证章、证书和纪念品,并按民族习惯请他喝一碗奶酒和鲜奶。此时,获“达尔罕”者挑选一名最有前途的摔跤手,把自己的摔跤服脱下来赠给他,自愿担任其业余教练,然后互相拥抱,一齐跳跃出场。

  “那达慕”大会期间,商业部门还有计划地组织物资交流活动。在会场搭棚设架,供应绸缎、布匹、砖茶、日用百货、节日食品及民族特需商品,收购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开展实物展览,交流生产经验,放映电影,演出传统的民族歌舞及其他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颂党的领导,歌颂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给节日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那达慕”大会成为蒙古族地区重要的旅游项目,办得越来越热闹,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三)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17日至19日,相当于农历清明节前后。关于泼水节的来历传说很多,流传较广的故事是:很早以前,有一个凶狠的魔王,刀箭不入,水火不怕,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先后霸占了七个妇女为妻。这七个聪明机智的妇女从魔王嘴里得知只有用魔王的头发才能把他勒死的秘密,有一天乘魔王酣睡的时候把他的头勒了下来。可是,魔王的头滚到哪里,哪里就是一团火。七个妇女不停地挑水来泼,终于泼灭了邪火。为了纪念这七位为民除害的妇女,每逢傣历新年,傣族人民就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和欢庆胜利。傣族泼水节黄修义摄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双版纳傣族和周围各族人民每年欢庆泼水节。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集合在澜沧江边举行庆祝活动,各族人民彼此泼水祝福。1961年4月14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访问缅甸后风尘仆仆地来到澜沧江边,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他身穿银灰色的傣族服装,扎一条水红色包头巾,和各族人民互相泼水。人们激情地唱着:“凤凰树花开了,象脚鼓敲响了,金孔雀开屏了,周总理来到了。”周恩来总理当年的音容笑貌,至今仍铭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

  (四)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白、佤、普米、拉祜、纳西和傈僳等民族的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关于火把节的来历,民间有不少传说。彝族人民中有这样的说法,以前有个无恶不作的土司,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十分贫苦。勇敢的牧羊人扎卡,串联了99座村寨的人,准备攻打土司建在高山上的城堡。扎卡教人民把羊关在羊圈里,只喂水,不给草吃。七天七夜以后,攻打城堡的时间到了,农民在每只羊角上绑上火把,打开羊圈门,擂动战鼓,驱羊前进。饥饿的羊群借助火光向山上猛冲,土司见城堡外一片火海,惊慌失措,毫无还手之力,起义农民一鼓作气攻下了城堡。从这以后,彝族人民每年在这一天欢度火把节。

  另外还有两种比较普遍的说法,一种是火把节起源于这些民族对火的崇拜,因为火可以驱寒和加工食物,还可以作为武器用于征战和狩猎。这种说法反映了彝族人民对祖先的怀念。另一种说法是火可以烧死害虫,保护庄稼的收成。此说表明“民以食为天”,“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求”。

  由于民族文化不同,节日里,各地区有着不同的仪式和游乐方式。大理地区的白族和彝族,每年火把节到来时,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竖一个火把,村村寨寨扎一个大火把,选一根三四丈长的挺拔的苍松或翠柏,堆一堆松枝和干柴,一层松枝、一层干柴,把树围成巨大的柴塔,顶端放一根翠木,将一串串红花、白饼、海棠挂在翠木上,好似一位美丽的“仙女”,立在广场的中央。晚饭后,锣声、号声一响,男女老幼拿着小火把、米酒、炒豆等食品,汇集广场,大家点燃火把,或用松香粉撒火把。顿时,火光冲天,锣鼓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震撼山谷。男女青年在胡琴、笛子等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尽情歌唱。石林、圭山、弥勒等地的彝族,节日时,男女老幼都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男子弹着大三弦、月琴,吹着芦笙、笛子,姑娘们合拍而舞。与此同时,他们还要举行摔跤、斗牛、烧火把等活动。武定、禄劝一带的彝族,火把节这天,要举行赛马、打秋千、射箭等活动。青年男女聚集一起,唱歌跳舞,欢度传统节日。晚上,人们将点燃的火把插在田埂上,驱逐虫害。佤、纳西、傈僳等族人民,火把节的晚上,人人手持火把绕村寨山坡漫游。凉山地区的彝族,节日晚间人们手举火把,成群结队上山漫游。千百支火把,犹如一条巨大的游龙,将满山遍野照得如同白昼,男女老幼笑逐颜开。游行之后,大家聚集一起,饮酒歌舞,彻夜不眠,欢度节日。

  目前在全国影响最大的火把节都是彝族地区的。一处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是楚雄市),另一处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是西昌市)。为了繁荣当地的经济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都积极参与传统节日的筹备策划和组织领导工作,使民族节日活动更盛大,内容更多彩。

  火把节期间举行的相关活动有彝族歌手演唱会、彝族服饰展演、彝族选美大赛、彝学会学术研讨会及招商引资洽谈会等。

  资料来源:《少数民族对祖国文化的贡献》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6737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