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成语故事-毕恭毕敬
毕恭毕敬就是形容态度十分恭敬。那么毕恭毕敬的典故由来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古代成语故事-毕恭毕敬吧!
毕恭毕敬
西周末期,周幽王荒淫无度,对人民实施暴政。有人投其所好,献给他一名美女褒姒。他对褒姒非常宠爱,为了博得褒姒一笑,命人将烽火台的烽火点燃。附近的诸侯见到烽火燃起,以为有敌军攻打京城,于是慌忙带领军队前来勤王救驾。可是等众诸侯赶到京城,才知道是周幽王设计欺骗,只好扫兴地离开。
褒姒见到众诸侯的狼狈样子,突然抚掌大笑起来。幽王见褒姒果然笑了,自己也高兴起来,从此对褒姒更加宠爱。
周幽王为了讨好褒姒,将申后废掉,立褒姒为王后,又将申后所生的太子宜臼贬为庶人,将褒姒的儿子伯服立为当朝太子。
宜臼毫无过错,竟然被废,心中非常愁苦,于是就写了《小弁》一诗,宣泄心中的块垒。诗中写道:
人们看到屋边的桑树梓树,
一定要表现出恭敬的态度。
我尊重父亲,
依恋母亲。
世间之人哪个不是父母的骨肉,哪个不是父母所生?
上天生了我,
可我为什么总是没有好日子过呢?
周幽王无故废后、废太子,终于给他带来了祸患。申后的父亲申侯对幽王怀恨在心,终于在公元前771年联合犬戎攻入京城。周幽王慌忙出逃,死于乱军之中。
生词本
【成语】毕恭毕敬【 jbì gōng bì jìng 】
【释义】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例句】大家在他面前,从来都是必恭必敬的。
【近义词】恭恭敬敬
【反义词】盛气凌人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