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2020-08-13 16:00:53
|醒婷

《菲利普船长》的优秀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焦点放在美国人菲利普的身上,没有拍成一部单纯颂扬美国人的电影,而是同样着力挖掘作为反角的索马里海盗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菲尔普船长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1

春节前后,国人又开启了在路上的状态。据新华社报道,在为期40天时间的春运里,全国将有28.07亿人次出行(不含公交和出租车)。要知道截止 2013年1月4日,全球的总人数才70.57亿。中国春运期间,集中旅行的人数之大,蔚为奇观。不过,我想说的是,基数既大,事故就在所难免,每年此时 都会有一些交通意外事故的新闻传出,赶在春节期间,悲伤就更大一些。安全第一,永远都不过时,切记呢!

美国是当年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美国国民无论走到哪里,都带有一种骄傲的自信,俨然自身成为了天之骄子,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纵有拿云手,也难逃得天罗地网门。即便你是美国人,在索马里海盗面前也当矮几分。

《菲利普船长》将一位远洋船长与海盗的较量再现了出来,而且改编自发生在2009年的真人真事,充满了看点。其实,看这部片之前,很怕落入俗套,变成为英雄的赞歌或者美国海军征兵广告。不过,看完,这样的顾虑打消了很多。导演还是在其中加入了很多问题意识的。

上面说春运回家及返城,都要注意安全,不是为了应景而强要说的。对于有车一族来说,交通安全的问题更大一些,既要防范不出现安全意外,又要防范与交管部门之 间不必要的争吵,还要防止与其他车辆的剐蹭,更要防范因小故事而发生大的争吵。毕竟,在这个没有缺少英雄的时代,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可能都是菲利普船长 生,一旦事故落在我们头上,也会被逼的万般无奈又别无选择。我们与菲利普船长的距离,就在于那些事是否被我们碰上。

《菲利普船长》的优秀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将焦点放在美国人菲利普的身上,没有拍成一部单纯颂扬美国人的电影,而是同样着力挖掘作为反角的索马里海盗的故事。甚 至整部片子在精彩程度上,索马里海盗的部分都更胜过美国人戏份的部分。电影没有脸谱化,而是挖掘各自身份的合理性及整个故事的悲剧性所在。

开 始,菲利普船长即将开船,贵为船长,他依然要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及家庭问题,俨然一个普普通通美国白领,没有高大上的细节,而是家长里短的鸡零狗碎。开篇 就告诉我们,菲利普离我们并不远,而当菲利普启程的同时,在非洲的索马里,海盗小分队也正在组成。说是海盗,实际上只是本地的渔民,因为本地打渔的成本却 收入过少,所以不得不逼上梁山,以做海盗为营生,混口饭吃。而且,就像菲利普只是一名打工仔一样,海盗们也有自己的老板,他们外出做海盗的收入,首先要上 缴,真正留在自己手中的也寥寥无几。如果把海盗也当成一份工作的话,小海盗们也不过是普通的上班族,跟菲利普没什么两样,工作的大头被老板抽去,自己只赚 取一点血汗钱。所以,这支海盗小分队的头目穆斯像炫耀一样说曾经干过一大票,收到了很多赎金,而当被问到他到得多少的时候,穆斯却沉默了。

不 过,对于穆斯来说,作为曾经渔民的身份,他做事并没有完全丧尽天良,而仅仅把做海盗当成一份工作。在他的眼里,将船劫来,收获赎金,然后放船走人,拿到自 己应得的那一份,就一切大吉。所以,他反复说“不会有事的”,“不会有人受伤”,力图将事态控制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但是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以及事件 性质的恶劣程度。穆斯显然低估了他的对手,既低估了菲利普船长,又低估了护航的海军力量。终于,一切都朝着对他不利的一方发展,先是两条海盗船被菲利普骗 走了一辆,穆斯所在的海盗船上的小分队也是四人之三被歼,只有穆斯自己被押往美国受审。索马里海盗穆斯的洗劫计划全盘失败,就像一个看起来手到擒来的任 务,却造成了己方的重大伤亡,这种痛,对于穆斯来说也是惨痛的。曾经,他的美国梦就是去纽约,去买个好车好好地开一开。这下,他可以跨越式的实现了。但这 样的方式却不能让人开心起来,谁都开心不起来,胜利了的菲利普也不能。

在中国的交通上,发生过与发生着许多司机与交 管系统人员的冲突,甚至造成流血冲突。一方面,司机是脆弱的一方,要承担整个家庭的收入,但交管系统的人又何尝不是,也同样是家庭的顶梁柱。但管与被管, 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就像海盗与反海盗,两者的关系永远是对立的,海盗只有俘获了船只,自己才能有收获,而反海盗的船只,只要被海盗控制,就要蒙受巨大 的损失。冲突不可避免,但发生冲突的双方却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只要陷入悲剧,面临流血牺牲,任谁都高兴不起来。

《菲利普船长》将一个纪实的故事拍摄的惊心动魄,非常好看。只有一点点不幸,就是汤姆·汉克斯,作为电影大咖,演技无可挑剔之人,却在戏中被几个高高瘦瘦的海盗给抢了戏。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2

近来在影院十分关注两支预告片,分别来自于《地心引力》(Gravity)和《菲利普斯船长》(Captain Phillips)。二者有着类似的制作方式,把影片中的一小部分拿出来细致雕琢,让观众无限好奇在这之外的剧情究竟会如何精彩。无独有偶,这两部电影在IMDB都获得了较高评分,这无疑给最近颇为平静的电影市场增添了几分期待。继十月第一周《地心引力》强势登陆美国院线并轻松取得周榜冠军之后,《菲利普斯船长》也于11日在全美3,660家影院上映,可惜未能成功超越前者,以周末2,600万美金位居票房榜第二。很遗憾前者在英国院线的档期被排到了十一月,所以当船长出现在放映名单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走进影院。134分钟之后,卡司名单默默滚动在IMAX大屏幕上,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我久久未能平复的心情。我想,这样一部佳片,是有必要静下心来好好回味一番的。

在讲述电影之前应该仔细回忆一下发生在四年前的那起轰动世界的劫持事件(由于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以下内容涉及大量剧透,不喜慎入)。

理查德·菲利普斯(Richard Phillips)是美籍丹麦货轮“马士基·亚拉巴马”号(Maersk Alabama)的船长。在2009年4月驶往肯尼亚的一次出海时,该货轮在距离索马里港口埃尔(Eyl)东南方约240海里处遭遇四名武装索马里海盗劫持。当时船上共有20名船员,所装载的17,000吨货物中包括5,000吨运往肯尼亚、索马里和乌干达的援助物资。虽然采取了必要的防护和抵抗措施,但最终海盗仍然成功登船。为保护船员安全,船长事先命令总工程师麦克·派瑞(Mike Perry)带领14名船员躲避在引擎舱内,而自己和其余几名船员在海盗登船后不久被俘。之后麦克在同伴的帮助下制服了一名试图寻找其他船员下落的海盗,并试图与其余海盗进行人质交换并允诺其乘坐救生船离开。但海盗并未兑现承诺,在船长示范救生船操作方法时将船长扣留。

这是自19世纪早期以来首次有悬挂美国国旗的轮船遭遇海盗劫持事件,因此受到美国政府及军方的高度关注。同日美国海军派出“班布里奇”号(USS Bainbridge)和“哈里伯顿”号(USS Halyburton)两艘驱逐舰,并于次日抵达事发海域。美军派兵护送货轮驶往原目的地,并迅速展开救援行动。船长曾于9日夜晚试图跳海逃生,但不幸被海盗抓回。在一系列艰苦的谈判破裂之后,紧张局面升级。海盗头目命令在该海域劫持的其他船只驶向事发地点,试图利用手中的人质作盾牌将船长挟持至索马里;美军则加派Boxer号攻击舰予以增援。美方以谈判赎金的名义将海盗头目Abduwali Abdukhadir Muse诱至自家战舰。数次交锋之后,海豹突击队的射手于12日将救生船内的其余三名海盗击毙,成功解救菲利普斯船长。被俘获的Muse最终被判33年零九个月监禁。

对于船长在整个事件中的勇敢表现,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盛赞其为美国英雄。事件经过一年之后,菲利普斯船长于2010年出版了名为《一个船长的使命》(A Captain’s Duty: Somali Pirates, Navy SEALS, and Dangerous Days at Sea)的纪实文学。哥伦比亚购买了该书的电影版权,并于2011年宣布该片将由保罗·格林格拉斯(Paul Greengrass)执导,比利·雷(Billy Ray)编剧,《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原班人马打造,并由汤姆·汉克斯(Tom Hanks)饰演船长菲利普斯。

一部成功的影片必然来自于多方面的通力配合。本片的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曾经执导过《谍影重重》(The Bourne)二三部以及《93号航班》(United 93)。记者出身的保罗对于突发事件有着敏锐的洞察和解析力,其在2002年推出的《血腥星期天》(Bloody Sunday)就是一部展现独特风格与实力的影片,片中所应用的手提摄影机拍摄方式同样被运用在了《菲利普斯船长》中,使得银幕展现效果十分真实。本片摄影师巴里·埃克劳德(Barry Ackroyd)曾在《93号航班》中与保罗有过合作,此外还曾执镜《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在船长这部影片中,镜头多次聚焦在人物的眼睛,通过目光传达内心活动。颤抖的画面将气氛提升到濒临窒息,后半部分长镜头以及广角镜头的运用同时抓住细节和场面,堪称美国海军的形象宣传。在编剧比利·雷的作品中,《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应该是最广为熟知的一部。此次改编着重刻画人物细节,从对白中凸显每个角色的特征,特别是船长和海盗的对话,真实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最后要提及的是配乐部分,亨利·杰克曼(Henry Jackman)的创作同样为本片增色不少,每一次小高潮的紧张情绪都离不开配乐的功劳。以上几位灵魂人物的加盟,大大提升了这部影片的制作水准,预想也将吸引评奖委员会的注目。

当然,本片的最大成功应归属于无数人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我无法试想任何人能够替代汤姆·汉克斯出演菲利普斯船长。这个曾经两度夺得奥斯卡小金人、四次揽获金球奖杯的57岁老男人,或将以其在本片中堪称完美的表现向各大颁奖礼的影帝荣耀发起冲击,迎来生涯的又一个高潮。从事件初始的顽强抵抗、到被俘作人质之后的冒险逃脱、到再度被抓回之后的绝望嘶吼、再到被成功解救之后的激动嚎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神态都被汉克斯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最后几分钟达到无与伦比的高潮,船长的所有内心活动都在汉克斯的眼神中得以体现,这一段也直接将我震撼到落泪。此时的感动无关于一贯充斥在美国英雄主义影片中的“主旋律”,而是来自于人性灵魂最深处的共鸣——即对于生命、对于家庭的热爱与渴望。

影片的另一种精彩来源于对反面形象——索马里海盗的刻画,这也是保罗曾在《93号航班》中运用过的表达方式,使影片的人物描写趋近平衡。海盗头目在索马里海岸征员的时候,迫于生存压力,男人们争先恐后想要加入。四名在影片中出现的海盗都在17至19岁之间,他们的人物特征也同样得到体现。瘦猴小头目Muse由于瘦弱的身材一直被另一组海盗的领头人歧视,于是施以对方颜色证明自己。他说自己只是渔民,但自己海域的资源被外国人剥削。他有自己的美国梦,想去纽约,还要买辆车。当船长劝说他“There’s got to be something other than being a fisherman or kidnapping people”,他两度提到美国“Maybe in America, Irish. Maybe in America”,语言中尽显心酸与无奈。在电影中他无数次对船长说“Everything will be fine”,事实上证明了他并未想要伤害船长。另一个展现出善良一面的是Elmi,他被船员设下的玻璃陷阱刺伤,但并未记仇于心。在船长帮他处理伤口之后,他还冒着被训斥的风险给船长喝水。在目睹船长激动写下遗嘱时,他并未阻止或是告发,只是不断提醒如果继续写下去可能会受到伤害。这一系列的表现并非懦弱,而是一个年轻人真实发自于内心的惶恐和不安。最凶恶的便是Bilal,无法忍受Muse一次次与美军接触、谈判,他最终失去耐心,意图杀死船长。而负责驾驶救生船的Najee则比较中立,不敢违抗Bilal,只得惊慌地躲在驾驶台下方。应该相比于以往我们常看到的典型美国大片,船长这部影片的表现具备许多非典型性。并未刻意夸大船长的英雄,也没有过多地矮化海盗的形象,而是采取一种更为中立的角度讲述整个事件。最后Muse被带往美国并被判刑,或许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印第安纳的监狱里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美国梦,一个索马里海盗的美国梦。

这是一部只有男人的影片。全片中仅仅出现的两个女性角色,一个是开篇时船长的妻子,另一个是末尾的医生。影片没有婆婆妈妈的做作感情戏,开头的铺垫简短且十分必要。航行在这样一条既知危险的路线上,夫妻二人各自都有所担忧,但又没有明说,而是表现在语言和动作上。在海盗第一次试图袭击之后,明知情况不乐观,船长仍在邮件中告诉妻子一切和往常一样,落地后会汇报平安。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不顾一切写下给家人的遗言,并在哭喊中不断提及他们的名字。就像之前提到的,一切对于家庭、对于亲情的向往全部表现在船长的形象中,真实而感人。由于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影片同样未对美国政府以及军方大boss们的决策等后台表现给予过多描写,这也使得剧情的重点更多地集中于事件和人物,不拖泥带水。虽然自影片伊始已能猜到结局,但整个剧情的发展并非想象中那般落入俗套。记忆里很少被一部电影的剧情抓得如此牢固和紧张。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曾经数次于不觉中屏住呼吸,直到一个小高潮的结束才长长吐气。一贯吝于给予一部影片高度评价,但我必须诚意推荐,《菲利普斯船长》值得走入影院,去感受这个发生在索马里海上的惊险故事。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3

站在售票处,想着是看hunger game 还是这部从海报到片名都似一部大烂片的电影,不过最后迫于时间关系选了Captain Philips. 一共五排的小影厅前两排全空,我只能仰着头字幕浮在眼前,吃着影院送的爆米花,心里暗暗嘲笑自己:这片子是得多烂才能让影院送爆米花饮料,还只坐了十几个人啊.

很喜欢导演处理每个人物的方法,所有人都不像在演戏,我曾一度觉得导演真的找来了一群海盗来演.Philips 船长的船员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群大叔们. 有着熟练的控船技术,爱抽烟,喝咖啡,"贪生怕死"(没有贬义), 这才更让人怀疑, 他们要怎么应付这些如敢死队一般的海盗. 相比而言, Muse带领的海盗, "乘风破浪", 驾着那么一艘看起来不要命的小船在海浪中上下颠簸. Muse的眼神时刻带着一种犀利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感.

心惊肉跳的序幕就此拉开. 电影好像顺便讽刺了一下英国海事处, 随随便便让Philips 船长自己处理, 还漫不经心的说应该只是渔船. 直到海盗登船, 几个瘦削的索马里人手持武器, 目的看似很明确却又很模糊. 他们就要钱, 可是又很冲动的想开枪, 想找到其他船员. 直到船员抓到海盗头子, 打算用3万块打发他们, 难道就这样结束了吗.

导演果然不是我等凡人能揣摩的. 眼看Philips跟着海盗进了救生船,还很认真的教他们如何操作,那时在他心里,一定还期盼着这只是一桩business. 可惜海盗心里盘算的是更大的business.

电影从这里开始变的难以预料. 仅一艘十几人的密封救生艇, 究竟导演要如何收场呢. 救生艇内多次看到Philips蜷缩身体,或趴在地上,想着汉克斯一把年纪可真不容易啊. Philips几次提出要帮Muse和另一个年少的海盗包扎伤口, 我想不仅出于好心, 他应该也希望海盗能因此放他一马. 可是Philips的眼神却一直透着一种无奈和绝望.

此时的美国军舰华丽亮相,瞬间电影有一部看起来小成本制作的剧情片升级成了各种军事武器炫特技的商业大片, 不过导演很巧妙的把它拍得并不商业.就算有冷静的指挥官,专业的翻译官,脱了衣服也和忍者神龟一般强壮的海豹突击队员,各种直升机,跳伞,军舰. 可是, 他们并没有让我感觉多强烈的美国英雄主义, 反而是,冷冷的. 指挥官没有一丝的表情,冷冷的发布命令, 和海盗对话.翻译官也好翻译官,没有指挥官脸上的冷酷, 却也是毫无情感的说着索马里语. 而这里好讽刺的是, 海盗坚持着说英语, cuz it's just a business.

而在救生船内, 几段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一段是Philips问Muse,他以前绑架赚得那一大笔钱去哪儿了,Muse没有回答,只是冷冷的回看了Philips一眼.再回想Muse一开始住的破烂屋子, 仅被一颗看似像草的所谓"高级"蔬菜就能收买, 是啊, 那些钱到底去哪儿了,他们又到底为了什么在这里卖命呢.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问题.

另一段是Philips说Muse不只是个fisherman. 可是这里我却慢慢觉得, 对Muse而言,自己确实就是平时打渔, 偶尔劫船, 如此简单而已. 而这也引出第三段对话, 就是Philips问难道除了当海盗就没有别的办法生存了吗, Muse 回答了两遍"Maybe in America". 同样也是Muse的表情, 绝望仇恨而又无辜,让我突然希望海盗可以没事, 大家都最好没事...

只是最后, 军舰拖船速度加快, Philips完全情绪失控. 汉克斯这里的表演太精彩了, 他知道自己可能面对的结局, 所以失控的开始写遗书, 他的整个人在颤抖啊. 接着是和海盗的搏斗, 最后被绑起来, 却还和那个少年海盗说: 你还只是个孩子. 在他看来, 他也不希望任何人死吧, 可是他应该更希望自己能活下来,那种求生的欲望在最后一刻爆发, 他在祈祷,告别听不到他的家人. 这时拖船停了, 音乐也停了, 一切静止...然后枪声想起. 看到这儿我竟然哭了...

最后Muse在军舰上被捕, 他竟然用一种好无辜的眼神看着军官问: 你们杀了我的朋友吗. 而军官冷冷的回答他, 船长没事,你的伙伴全部死了. 然后开始宣读Muse受审有什么权利. 这里也让我觉得好讽刺, 他竟然还有好多权利呢, 呵呵. 而Muse的表情也由之前的犀利坚定变得茫然不知所措. 他大概早有聊到, 只是他, 也一直期盼这只是一场生意而已.

Philips被救回船上,所有工作人员都在问他are u ok, 可是都是冷冷的语气, 没有温暖的感情, 尤其是在医务室. Philips几近崩溃, 情感宣泄到无以复加, 而面对的只是一个如机器人般循例检查的医官, 这位医官连说u r welcome的时候都是没有任何表情和语气的.

这样一部应该是极热天气下拍摄的电影却由始至终给人冷冷的感觉. 因为全片确实谁也没有做错, 而最后也好像没有好人和坏人.就是这种完全不站队的紧张刺激的处理方法让我深深被折服, 以至于仰脖看着摇摇晃晃的镜头两个多小时全然不觉的晕和累.

如果在真实世界里, 海盗拿着三万块登上救生船, 放回Philips, 然后就这样完结, 该有多好.

p.s. 我觉得我心里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已经诞生了, 他们真的不是找了一个海盗来演吗??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4

毋庸置疑全篇大放异彩的是几个索马里海盗。从前面讲海盗的背景,都是为了生存迫不得已要当海盗,无论怎样都是一死,不如搏一搏出来当海盗,明知道有boss剥削,明知道boss还有boss。明知道boss遇到危险会弃他们不顾,明明到最后明白已无可能peacefully and safely settle down。还在默默憧憬:After all this, I'll go America, I'd go New York and buy a car. I've come up too far and I cannot give up. 这个片子很真实的把海盗当成一个有人性的人而没有丑化是很值得欣慰的。还有那个16岁的脚破了的海盗后来同情船长Phillips,给他喝水,不舍得重伤他只用枪托锤了下,还发现Phillips写遗书后没揭发还偷偷叫他不要写会被发现。还有那个脾气暴躁,一心想杀人质的海盗。这些人物都刻画得有血有肉。

第一次海盗船逼近未遂后,有船员想不干了,互相争论害怕。这个部分描写得很真实。后面Engine Room里的那个chief只身从底层出来到夹板声东击西旧船长大副他们几个很感人。

Tom Hanks演的这个船长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循规蹈矩,follow the procedures,演的就是个ordinary person。作为丈夫,虽然在海盗第一逼近的时候会害怕他们返回,在给妻子写email的时候还是说一切平安正常。劫后余生的语无伦次,精神恍惚,颤抖都很真实,很强的代入感。

Philllips:other than being a fisherman and hijacking, there's gonna be other way out there.

Muse: Maybe in America, only in America.

这篇虽然再一次地弘扬了美国爱国主义精神。但是至少有几个地方都把美国人骨子里的无耻体现出来了:I'm here to help you and everything's gonna be fine. 我不知道当美国人从海盗那里听到这个他们常用的lies会怎样想。同去看电影的朋友们都笑而不语。

这个片子最让人不解的是前后两个部分,海盗智商明显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也不知道到底是前半部分神化拔高还是后半部分太蠢化了。总之就是论猪队友的可怕和会一门外语,会游泳的重要性。Tom Hanks本来是攻心的一句You're not just a fisherman说的也很莫名其妙,海盗的情绪变化也很莫名其妙,反正我是出戏和笑场了。最后写遗书那段也很不合常理。

这片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生命和生存的意义。如果有选择,谁都不想选择在索马里那种地方出生,谁也不想选择当海盗,都想选择在那些重人权重生命的地方出生生存。也许对于Muse来讲33年在Indiana监狱的生活比在索马里那种今天不知道明天是否还活着更好,祝他得偿所愿。33年后重新做人亦是一条好汉。人也各有责任,与海盗生死交战劫后余生一年后仍出海的船长,我敬重你!

菲尔普船长观后感5

伟大的表演足以让一个直线滑行的故事起死回生。本片进入后半部分,当菲利普完全陷入海盗控制的时候,从剧情设定来说就只剩一个目的了,那就是菲利普等待被救援以及如何被救援这一个固定指向。此类故事模型不会跳出观众对结局的想定和期待,这是看惯了人间戏剧的听故事者和拍遍了人间戏剧的电影生产者都共同面对的一个尴尬的困境,一个互耗心智的博弈。

我很疑惑《菲利普船长》的编剧为什么这么早把故事写到这个通道上来,海盗和菲利普闷闭在那艘救生船里,以五海里的时速向索马里海岸靠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在看导演如何收场,怎么把还剩一半儿的剧作钢丝走完。至少这是编剧的失策。

汤姆汉克斯的表演功力就是从现在开始显现,上了救生舱后,抛开了事件性的人物功能以外,他完全靠个人的角色积累把菲利普船长的心理层次,在封闭的表演环境里,在规定指向的剧情逻辑里一层层搭建起来:1、菲利普离开了货轮,他不再是一个船长,一个大副和船员们的领导者,人物的社会化属性开始剥离;2、适应救生舱的密闭环境和预判到岸的可能性;3、重新认识这几个海盗,重新梳理和他们之间的人物关系;4、菲利普的人格外壳开始软化;5、现实困境的不可解以及试图把人道信仰当成最后一根稻草;6、继续向内收缩到丈夫和父亲的自我赎买,也可说是自我慰藉;7、去他妈的拼一次;8、这回真完了……这些心理层次清晰而准确而且全在分寸以内,同时,它们互相交织和层叠,共同堆垒困境中的菲利普强烈的命运感,打通观众的观影通道,挽救了剧作的不足。

一直到最后,他在被营救后接受军医检查时的惶惑、紊乱、感激、庆幸、迷镇、失语、焦渴、后怕等等诸种复杂而真实的心理呈现,线索清晰、肌理丰满可感,靠一己之力完成对人物内心的深沉挖掘以及对影片主题的有力揭示,相比华人里诸如那种靠耍荷尔蒙混成表演大腕的演员来说,真有教科书一般的示范意义。当然,他们嘴上是不承认的。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95
c
id
1852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