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800字 >

高祖本纪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2020-08-07 15:31:25
|醒婷

高祖本纪记述了汉高祖刘邦从布衣到皇帝的传奇一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祖本纪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高祖本纪观后感1

从一个平民百姓到真龙天子,从一个酒色之徒到万人之首,高祖不得不让人佩服,读后感。仔细读读高祖本纪感受颇深。

史记中高祖的出生被描绘的很有神话色彩,把高祖的出生与龙结合在一起,把面相也写得神乎其神,甚至因此娶得吕后,虽然封建,但也说明了刘邦传奇的人生,他的功德毋庸置疑。尤其他的为人处事我觉得即使现在仍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由于高祖生性豪爽,对人宽容,作亭长时就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小有名气,用现在的话说他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小有人脉。而在当今社会信息化越来越强,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更新速度快得惊人的时候,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扩大交际范围,获得更多信息渠道,对于新世纪的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祖的成功似乎也提醒了我们沟通的重要,再进一步可以说是合作的重要性。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平民出身的刘邦能够顺从民意,鼓动百姓杀掉出尔反尔,不体恤民情的'沛的县令,保卫家乡,从而得民心,被举为沛公,领导人们举起反秦大旗。在立足关中之时,刘邦在灞上召集当地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苛刻法制一律废除,使他又得民心。废除秦朝苛法的同时,他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负担,又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兵皆罢归家”“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原回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安居乐业,再得民心······得民心,与天下人共享利益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比到现在来说,宽厚待人,学会分享,多为他人着想,关键时刻才会获得他人的支持和拥护,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同时也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了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何乐而不为呢?

说刘邦的成功,不得不提的是他自己对取胜原因的总结:“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读后感《读后感》。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用一个词概括来说就是知人善用,我认为也可以说是正确的领导加诚挚的合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刘邦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当刘邦攻入咸阳城时,他听取樊哙和张良的意见,将军队退回灞上,免了落人口舌。在后来的鸿门宴上,除了他自身的沉着与冷静,更重要的是张良,项伯,樊哙的力保,刘邦凭借众人的支持,采纳张良的计策,与张良,项伯等人的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够全身而退。在之后的会战项羽,初战彭城,争夺成皋,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等众多战役中,充分发挥韩信,张良,萧何等才将的作用,分工明确,紧密配合才能够在屡次被困屡次脱险,最终迫得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而后建立汉朝,统一天下。在平定天下之后又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在邻近驾崩,吕后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

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这些都充分显示刘邦知人善任的才能,充分体现了他的正确领导和合作精神。

总之,刘邦的乐观豁达,宽容仁义,知人善任,是他把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起来,把分崩离析的民心聚集起来,促成汉代雍容大度文化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才出现了后来的“文景之治”,才促成了大汉长达四百余年的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由此,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吸取些什么呢?

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高祖本纪观后感2

从一个平民百姓到真龙天子,从一个酒色之徒到万人之首,高祖不得不让人佩服,读后感。仔细读读高祖本纪感受颇深。史记中高祖的出生被描绘的很有神话色彩,把高祖的出生与龙结合在一起,把面相也写得神乎其神,甚至因此娶得吕后,虽然封建,但也说明了刘邦传奇的人生,他的功德毋庸置疑。尤其他的为人处事我觉得即使现在仍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由于高祖生性豪爽,对人宽容,作亭长时就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小有名气,用现在的话说他有很强的交际能力,小有人脉。而在当今社会信息化越来越强,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更新速度快得惊人的时候,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扩大交际范围,获得更多信息渠道,对于新世纪的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祖的成功似乎也提醒了我们沟通的重要,再进一步可以说是合作的重要性。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平民出身的刘邦能够顺从民意,鼓动百姓杀掉出尔反尔,不体恤民情的沛的县令,保卫家乡,从而得民心,被举为沛公,领导人们举起反秦大旗。在立足关中之时,刘邦在灞上召集当地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苛刻法制一律废除,使他又得民心。废除秦朝苛法的同时,他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负担,又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兵皆罢归家”“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原回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安居乐业,再得民心······得民心,与天下人共享利益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比到现在来说,宽厚待人,学会分享,多为他人着想,关键时刻才会获得他人的支持和拥护,为自己的事业添砖加瓦,同时也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了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何乐而不为呢?说刘邦的成功,不得不提的是他自己对取胜原因的总结:“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读后感《读后感》。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用一个词概括来说就是知人善用,我认为也可以说是正确的领导加诚挚的合作。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刘邦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当刘邦攻入咸阳城时,他听取樊哙和张良的意见,将军队退回灞上,免了落人口舌。在后来的鸿门宴上,除了他自身的沉着与冷静,更重要的是张良,项伯,樊哙的力保,刘邦凭借众人的支持,采纳张良的计策,与张良,项伯等人的积极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够全身而退。在之后的会战项羽,初战彭城,争夺成皋,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等众多战役中,充分发挥韩信,张良,萧何等才将的作用,分工明确,紧密配合才能够在屡次被困屡次脱险,最终迫得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而后建立汉朝,统一天下。在平定天下之后又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在邻近驾崩,吕后问他死后人事的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以在曹参之后接任,但王陵智谋不足,可以由陈平辅佐。陈平虽然有智谋,但不能决断大事。周勃虽然不擅言谈,但为人忠厚,日后安定刘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这些都充分显示刘邦知人善任的才能,充分体现了他的正确领导和合作精神。总之,刘邦的乐观豁达,宽容仁义,知人善任,是他把四分五裂的中国统一起来,把分崩离析的民心聚集起来,促成汉代雍容大度文化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样才出现了后来的“文景之治”,才促成了大汉长达四百余年的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王朝。由此,作为新世纪的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吸取些什么呢?

高祖本纪观后感3

夫古之英雄,成旷世功业,彪炳千古者,其道有三焉耳。有亲闲远佞,度人御职之术;有食苦耐穷,卧薪尝胆之能;有统揽全局,运筹决断之才。

昔汉高祖驭人之术,虽历千载,亦为今人所鉴。其用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使萧何镇守后方,统管府库;调韩信统兵百万,往来征战,终至灭楚兴汉,其用人不可谓不高明矣。恰逢项籍忌惮,高祖迁蜀,尚能忍辱负重,秣马厉兵,终于暗度陈仓,击楚暮归,而主中原。高祖之耐穷困之能,惟勾践,未有他人矣。至于先入函谷,约法三章,还军霸上,静观项氏,其统揽全局,运筹决断之才亦可见一斑。其用心之深,项籍勇之勇矣,而智难敌也。

今者,涛、东、静合三人之力治一区区酒肆,而未见其成,利不及万洲烤鱼,声不如半山小厨,劳劳碌碌,不知其所忙于何。

李涛,年且十九,奔忙采购勤之,呼喝指挥瘁之,思虑出入频之,而学识微之。

刘东,起早入黑,辛劳有甚,遂至威严早立,遣人、示令而莫敢违矣。奈何面慈心善,邻人沾利而容之,客人咄进而让之,财物多费而略之。

至于吾,对内,同侍者嬉笑有余,而威严难树;知人长短乃设职,而怠于推心置腹。对外,同客人言谈有笑而不苟让,服务有礼而不卑躬。东则直言欠缺柔和。至于管理,推机示谋却难施展;欲窥其穷,则理论有余,实践不足也。

综览吾辈三人,能纵观全局者,不能御人;能勤于事务者,不能目远;能细较出入者,欠于智谋。悲夫,人力短长,而有事之成与败矣。

荀子曰:君子非力所及也,善假于他物焉。譬如盲人携拐,矮者履高。又有,“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各有所长,莫若取长补短,方为上策。

奈何树分高低,识有长短,况人之相容,未有如鱼处同渊之易。彼与彼年相若也,孰为先孰为次;彼与彼之识见相异也,曷为愚曷为智?盖吾三人学识、经历互为制约,况同职同列,故不若高祖之御良、萧、信之易也。

悲夫,吾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而难知其化解、周旋之道也。

高祖本纪观后感4

秦末,起义军风起云涌,刘邦在战争的漩涡中漂泊流转,最终一统天下,开创大汉王朝!与他差不多同时起义的项羽,在攻城略地的征伐中为灭掉酷秦的残暴统治,立下赫赫战功,可却与一统天下绝缘。刘项历来被对比着看待。从世俗的成功学看,称帝的刘邦成功了,自刎的项羽失败了,可是喜欢项羽的人却似乎多于喜欢刘邦的人。刘邦给人的印象居多是奸诈、无赖。可是细细思来,由酒徒变身皇帝,让身份华丽转身,刘邦自有其可取之处。

平定天下,登上帝王的宝座后,刘邦也曾让群臣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臣子“与天下同利”的观点,刘邦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赞同,他自己总结的经验是“能用贤才”。是的,刘邦取得成功的一大因素就是知人善用。张良、萧何、郦食其、袁生、郑忠、韩信、樊哙、郦商、彭越、黥布、陈平……刘邦手下高手如云,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文武双全者亦有之。刘邦与秦军与项羽多次交锋,失败居多,可是刘邦总能反败为胜、绝地逢生,得益于他任用这些人才。进攻咸阳的征途中,宛地攻不下,刘邦想放弃攻宛,直接进军咸阳。张良劝谏,如此,可能腹背受敌,要先攻下宛再进军咸阳,一则解除后顾之忧,二则削弱秦的实例同时壮大刘军威势。果不其然,刘邦拿下宛、善待宛降军之后,“引兵西,无不下者”,实力大增,连败秦军,顺利先达到咸阳。取得了“王”咸阳的政治资本。虽然,此时刘邦实力不能与项羽抗衡,不得不听从项羽的安排,但是刘邦已赢得了众多民心,为其后来反攻项羽夯实了政治基础。对比之下的项羽,谋士只有一范增,还不能信之用之。与刘邦对峙之下,陈平一个小小的离间计,他就逼走了范增,让自己成为孤单的霸王,遇事只能凭感觉做决策。与刘邦的交战中,步步损兵失地,最终身陷垓下。细数刘邦的成功,往往是及时采纳他人的意见建议。与秦军高阳之战,采纳郦食其的谋略,“袭陈留,得秦积粟”。被项羽明封暗罚到王巴蜀汉中,刘邦本欲前往汉中,途听韩信计策,明烧栈道,暗渡陈仓,给项羽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拿下十多座城池。大大削弱了项羽的实力,大大增加了最终战胜项羽的砝码。袁生、郑忠等人的计策,刘邦一一采纳,最终逼得项羽节节败退,不得已自刎乌江,刘邦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大胜利。

刘邦有其知人善用的一面,也有其善权谋多机变的一面。这一面助他取得了成功,也让他是掉了后来人的喜欢。项羽拿刘邦的老爹做人质,刘邦竟然说出“我们本是共同反秦的兄弟,那么我的老爹,也是你的老爹,你如果杀掉你的老爹,那么也要分一杯羹给我”,这无赖的混账逻辑,这危境下的机变,让人恶心。可是,这也是权谋,虽是落了骂名,却也保护了他的老爹,凭借逻辑取胜了项羽。再看看刘邦取胜的战役,不是巧取就是诈得,凭借真枪实刀杀伐而得的屈指可数。攻宛是“走而夜还,更旗帜”;破武关是“袭”;得蓝田是“张疑兵,旗帜”;败章邯是“袭”;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竟然“夜出女子东门二千馀人,被甲”,让将军纪信“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得以逃脱;打败项羽,也是靠的计谋,让韩信、九江王布、彭越与项羽斗争,他坐收渔翁之利。刘邦把权谋真的用到了极致,他与项羽都用“取代秦始皇”的伟大志向,项羽凭借自己的孔武之力,刘邦凭借的是自己的脑壳。好酒,赊酒,然后给老板数倍的酒钱,老板就说常常看见刘邦醉酒后身上有龙;藏匿起来,让老婆孩子找到他,老婆宣称根据云气找到的;斩杀一条白蛇,把这条白蛇说成是白帝,把自己神话成赤帝;让不知所终的老父说自己是皇帝的面相:诸多的大造声势,为他登基皇位做好了舆论宣传。不得不说,刘邦的伟大志向,配备了长远的眼光、海水般的心机。

若以成败论英雄,刘邦无疑是英雄;若以人品论英雄,刘邦乃无赖。可是无赖能成功,也有其成功的经验和道理。如果想取得很大很大的成功,刘邦的成功学还是要学一学的。不过,我是庄子的信徒,我只是看看,我是一个无为的人。

高祖本纪观后感5

《高祖本纪》对刘邦有如下的性情描述:“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

细看,“仁而爱人”与“无所不狎侮,好酒好色”是矛盾的,一个总是戏弄他人、恶作剧,而且好酒好色的小混混形象,难以和“仁而爱人”如此高大上的正面形象合二为一。

“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与“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也有矛盾,好吃懒做、不积极地给家里的经济基础出力的人,哪来的钱和底气可以“喜施,常有大度”?

《史记》的高明之处在于认识到人从来不是非黑即白,《高祖本纪》一开篇就点出刘邦性情中看似矛盾的几个侧面。有了几个侧面,人物才能立起来,才显得真实、令人信服。

司马迁和汉高祖相隔不到百年,刘邦的许多事迹仍广为人知,因此,《高祖本纪》给读者的感觉的确“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日人高藤正谦语)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提到,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儿子登基后,过着贵为太上皇的富贵日子,但经常很不快乐。刘邦问太公身边侍卫何故,原来太公生平所喜皆热闹的市井生活,斗斗鸡、踢踢球,喝点小酒、买个炊饼吃吃。宫廷里没有这些民间的烟火气,因此闷闷不乐.

“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括地志》)

有这样热爱市井气息的父亲,刘家老小有点游手好闲的习性,整点小恶作剧为乐,好酒及色,亦不足为奇。但刘邦性情中看似矛盾的另一面“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是天生禀赋,还是哪学来的?

虽然不排除刘邦性格中有天生潇洒的成分,但我觉得不应忽略榜样的力量,及其对刘邦性情里更为积极一面的引发作用,而《史记》告诉我们刘邦和司马迁有位共同的偶像,即信陵君(魏无忌公子)。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史记·魏公子列传》)刘邦年少时,听说了不少民间有关魏国无忌公子的求贤下士,与有识之士交往,共谋大事的传闻。少年心中无比憧憬。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提到刘邦曾几次和张耳一起游荡,在张耳那里住了几个月。张耳何许人也?魏国人,年轻时是魏公子的门客。刘邦是否曾向往能投在魏公子门下做个门客,因此对张耳也另眼相待?

刘邦得天下之后,对信陵君的景仰之情不减,每次经过魏国故都大梁时,都会祭祀魏公子。在他生命最后一年(高祖十二年),刘邦下令给几家没有后代的旧朝皇帝或王各守冢若干,这有点延续自商朝以来的“兴灭国、继绝世”传统的意思。秦始皇,秦国统一之前的魏国、齐国、赵国,包括起兵抗秦未成的陈涉,因为都绝后,没有后人可为之立宗庙,扫墓、祭祀以表追思之情。这是守冢的含义。魏公子无忌虽非王非帝,但是高祖从小崇拜的偶像,因此刘邦特别给予守冢五家的待遇,并下令“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即汉家每代都必须一年四季祭祀魏公子。足见其景仰之情。

“十二月,高祖曰:‘秦始皇帝、楚隐王陈涉、魏安釐王、齐缗王、赵悼襄王皆绝无後,予守冢各十家,秦皇帝二十家,魏公子无忌五家。’”(《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以魏公子为榜样,表现于他喜士、留心延纳贤豪,能知人用人方面:

“後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適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刘邦刚起兵时,他手下骑士刚好是郦食其的老乡。刘邦亲自向手下的小兵询问其家乡里是否有值得推荐的贤士豪俊。这明显带有信陵君“喜士、不耻下交”的风格,这是他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外,刘邦对他人的谏告,颇能从善如流,如在考虑汉定都关中或雒阳时,刘敬和张良建议刘邦定都关中,刘邦立即采纳建议。“於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这也是魏公子的一个明显特点。 《史记·魏公子列传》在描述魏公子留在赵国十年,当秦攻打魏国时,提到毛公、薛公劝说魏公子回魏国协助魏王护国,魏公子闻言立即驾车返国救亡。“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至于信陵君的另一个明显特点:“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刘邦未必不想学,但实在是有违他的天性,要他对人总是谦虚有礼,几乎等于剥夺了他人生的自由和乐趣,所以,榜样的力量再强大,也未能改变刘邦的天性,他无法勉强自己成为像贵族魏公子那样彬彬有礼的人,虽然刘邦也清楚,无礼是他延纳贤豪的一大障碍。

知道了刘邦从少年起心中的偶像和追求,有些事情比较容易理解。否则,对一个总喜欢戏弄他人,整天把“而公”(你老子我)挂在嘴上、好酒好色不干活的人,何以如此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一个典型例子是刘邦对其大嫂的怨恨。刘邦有兄弟四人,大哥早死。刘邦常常带着他的狐朋狗友到大嫂家蹭饭吃,次数多了,难免惹大嫂讨厌。后来,刘邦和客人到大嫂家时,大嫂用勺子敲打锅子,以示锅空汤尽,客人识趣地散去。待客人走后,刘邦发现锅里原来还有肉汤,心里埋怨大嫂。

当刘季成为高祖后,刘邦遍封亲戚,唯独大哥的儿子没有份。太上皇刘太公为大孙子出面说情,刘邦说:“不是我忘了他,谁让他母亲做人不厚道呢?”遂封其为羹颉侯(颜师古注:“颉,音戛,言其母戛羹釜也),史上绝无仅有的“敲汤锅侯”。

古人曰:长嫂如母。即使已贵为高祖,刘邦也不打算为世人立所谓宽厚有仁的风范。最后即使看在太上皇求情的份上,不得不封侯,也坚持给个如此尴尬的封号!司马迁也很执着,即使在《史记·高祖本纪》不提此事,也要在《史记·楚元王世家》里补上一笔。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於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史记·楚元王世家》)

刘邦为何对这件看似小事的家庭纠纷难以释怀呢?是否因为在大嫂看来的一件小事,在刘邦眼里,却是对他向信陵君理想努力的一大打击。作为刘家老小,又没心思工作赚钱,可不得靠着管家的大嫂支持他的喜施之举?魏公子是魏昭王的小儿子,经济基础非刘邦可比。

另外,《高祖本纪》生动、详细地描述在刘邦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带着对家乡的眷念回到沛县的情景,沛县父老乡亲们在感谢刘邦免除沛县徭役时,请一并豁免丰县的百姓,刘邦真情流露地说:“丰县是我从小成长的地方,何尝一日忘记过,但我终身无法忘怀雍齿与丰县子弟曾背叛我而投向魏国的事实。”

“沛父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曰:‘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刚起兵造反时,曾命令雍齿守丰县。而雍齿一向不屑为沛公手下,因此,当魏国叫他以丰降魏时,就带着丰县子弟,背叛沛公,投向魏国。刘邦对此一直耿耿于怀。若非沛县父兄一再请求,若非离生命终点只有6个月的时间,刘邦可能选择终生不原谅,虽然丰县是刘邦“吾所生长,极不忘耳”。而刘邦对故乡的感情浓烈到死后仍会魂魄萦绕:“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後吾魂魄犹乐思沛。”

“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刘邦在向留侯张良解释为何最憎恨雍齿时提到两个重点:“与我故”、“数窘辱我。雍齿既然与我相识于微时,为何每每要令我出丑难堪!可见刘邦最无法释怀的是相识于微时的人们,尤其是朋辈、乡亲们对他的负面态度。

虽然不能对偶像情结做过度的解读,但考虑到该情结贯穿刘邦一生,有助于理解貌似潇洒的刘邦为何十分在意他微时的朋辈、乡人和家人对他的态度和评论,甚至到了锱铢必报的程度。当我自诩为诸葛亮,你却总藐视我为阿斗,那我可不也得跟你急!这是刘邦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年轻时,谁没有偶像,那不仅是自己的追求,简直是人生的意义!

年长了,渐转只求能保住底线,不沦为自己所厌恶的那种人。

汉十一年,高祖于死前一年,将打天下的功臣们杀戮殆尽之际,在故乡击筑高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时,他自觉和偶像的距离是近了或远了?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78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