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东吾圭野放学后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

2020-08-05 18:55:55
|醒婷

《放学后》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早期创作的推理小说,是他的成名作。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东吾圭野放学后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东吾圭野放学后观后感1

东野圭吾的《放学后》阅读完了,这是一篇十分细腻的文章,文字中间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一般侦探小说的冷静风格迥然不同,这也是东野小说的特点:除了推理与侦破之外,他的文章中总是体现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放学后》读后感。

《放学后》开篇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讲述校园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中,除了主人公偶尔遭受不知名的偷袭之外,没有出现其他的案件痕迹,这常常令渴望尽早进入推理过程的读者有些不耐烦,然而,读完全书之后你会发现,东野的第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章里,书中各个人物依次出现,并且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学生与老师之间或明或暗的冲突、现代学生的两性观念、老师心中阴暗的一面、每个人的个性等等,都进行了完整的展现,也为阐述凶手的动机埋下了伏笔,当作者在结尾处情节突然急转弯时也不令人感到突兀,大半功劳应该记在第一章的铺垫之上。

案件发生后,东野通过主人公和刑警的分析,一步一步进行推理,同时也一步一步地误导这读者。由于我自己习惯于边看书边自己进行推理,所以,对于主人公和刑警提出的嫌疑犯人选,我并没有落入圈套。然而,东野除了如此明显地误导读者之外,还在更深层次对我进行了误导,应当认为,这种误导是有意的,这从几个地方可以看出来:1、每当主人公听说刑警获得新的线索时,总是迫不及待地进行追查,并且表现得非常紧张,这让我感到十分可疑;2、主人公几次遭遇袭击、他与第二名死者互相交换了化妆的内容,这些都没有第三人可以证明,完全是他自己一个人的说辞,真实性令人怀疑;3、刑警怀疑的犯罪嫌疑人,都是根据主人公的推断来锁定的,这让人感到主人公似乎在操纵案件的侦破进程;4、每次刑警对证人进行侦讯过后,主人公都会主动询问侦讯内容,在他与惠子的对话中,对话内容都是围绕问题和答案进行,听起来很像是两名和作者之间的对话。除此之外,根据案情来看,主人公如果与惠子合作杀人,完全有充分的作案时间。至于动机,东野也通过其妻子的反常表现给出了暗示——于是,我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那就是,凶手就是主人公和惠子,犯罪动机就是,主人公怀疑自己的妻子与死者有染。但是,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是两名死者呢?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锁抽屉的细节:主人公因为遭遇袭击,一直有给抽屉上锁的习惯,然而,当第一名死者被害之后,主人公的警惕性放松了,认为完全没必要给抽屉上锁;第二名死者死后,主人公又再次紧张起来,还是决定继续给抽屉上锁——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主人公对袭击的恐惧,但是由于我已经被误导,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主人公第一次解除给抽屉上锁,是因为他认为自己需要谋害的对象已经被杀害了,因此心理上松弛了下来。而第二次上锁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必须提到在给抽屉重新上锁之前的一个细节:刑警大谷曾经用一块白色的手帕擦手,而主人公对这块白色手帕产生了特殊的感觉,紧接着这个情节之后,就是主人公重新给抽屉上锁……根据以上推断,我得出了所谓的案件真相:主人公因为妻子红杏出墙,并且在校园内遭遇袭击,从而怀疑第一名死者与其妻子有染,遂与一直对自己有好感的惠子进行合作,进行了第一次谋杀,并且放松了警惕,连抽屉也不再上锁;第一次谋杀之后,他发现妻子的神态没有改变,说明与妻子有染的另有其人,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谋杀——这次谋杀惠子也应当参与,这从第二次谋杀前惠子特殊的神情可以猜测到几分;但是,就在第二次谋杀之后,主人公偶然发现大谷刑警用来擦手的手帕竟然是妻子之物,于是明白与妻子有染的其实是大谷,自己的敌人并未消除,于是他再度紧张起来,重新将抽屉上所。在整个侦破过程中,为了误导侦查方向,主人公总是在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嫌疑人。至于关于密室的问题,既然主人公是与惠子同时发现的密室谋杀,并且他们又是同谋,那么完全可以认为,所谓的密室一开始就不存在,雅美关于更换锁头的推断,只不过是为了提供不在场证明的一个障眼法。

由于做出了那样的结论,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等待着大谷刑警被谋杀——意外的是,这种情形并没有出现。当高阳原子证明了密室更换锁头一事的确是障眼法,并且将此事告诉了主人公时,我为她感到非常担心——因为她的目击更加证实了我的推断,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凶手”的主人公一定会将她杀害以灭口——然而,意外又发生了,主人公虽然隐瞒了她的口供,却并没有杀害她。这让我感到迷惑不解。

而真相也很快浮出了水面,当主人公在射箭场发现了那支箭的事情时,他头脑里轰然一响,我的头脑里轰然一响,至此,我才明白事情的真相:作案的人中的确包括惠子,但是与惠子合作并不是主人公,而是另一名学生——这从他们在案发当时的表现可以看出来。

案件就这样被侦破了。

不能不佩服东野圭吾,他在最后才揭示真相,但是却毫不显突兀,一切都合情合理,动机也令人感叹,日本学生那种特殊的心态展露无遗,让人在叹息的同时也差生深思。

而关于其妻子的伏笔,也在最后得到了解释:主人公遭遇的袭击并非谎言,这一切都是其妻子与第三者之间的合谋,而主人公在最后终于遭遇了终极伏击,全文就此落下帷幕,留下一个惊心动魄的感叹号。

《放学后》全文采用的密室和不在现场证明都非常巧妙。在密室环节,用来构筑密室的木棒实际上只是伪装,真正构成密室的是箭;而不在现场证明这个环节,关于锁头交换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并且这种说法并不是凶手直接揭露的,而是通过辗转再辗转,几乎让人毫不怀疑地揭示出来,这点很令人欣赏。

总的来说,《放学后》是一部逻辑严密、文笔细腻的小说,并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值得细心品味。

东吾圭野放学后观后感2

第一次接触东野圭吾这个作家是读大学时,一室推荐一日剧叫白夜行,说她哥哥特别喜欢这个推理小说,对推理小说如此痴迷的我肯定不会放过,可我们当时是看的碟片,哥哥只给了她一集,于是就一直不知道这个那么好看的剧情那个写的,上网搜索了一通,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有《放学后》、《秘密》、《白夜行》、《以眨眼干杯》、《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献身》、《预知梦》、《湖畔》等。代表作我也看了三本了,嫌疑人X献身,是17年苏有朋导演了这个电影,当时也是冲着男主王凯去的,确实没人让人失望。

其实在《欢乐颂》播出的时候,有一集,王凯主演的赵启平问曲潇潇,你知道东野圭吾吗?你都不能了解我所喜欢的,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那个时候我都还不太熟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后来我直接买了他一整套书,《白夜行》用了一个星期看完,真的无法形容思维震撼,其中有句经典,我一直都记得,一天当中有太阳升起的时候,也有下沉的时候,人生也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看个人,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阳光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这次看《放学后》也是大有感触,人性不是生来就恶,人性本善,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没毛病,其实在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凶手是谁,难道这也是女人第六感原因?只是动机和解密真的有点困难了,惠子为了惠美去杀人,真的这样的友情,一辈子都值得吧!让我想起了我这个因为钱,而失去所有朋友的悲剧人,不要说杀人了,就是给你最简单原谅都没得,我不知道值不值得,我只知道,我尽力了,你高兴随意!

我们十六七岁时,放学后不就是高兴的玩乐,没有那么多心思去考虑太复杂事物,单纯的友谊和懵懂的爱芽,看到自己喜欢的人,连话都不敢说,其中有句这样写,那些青春期的脆弱自尊,轻易不得触碰,那极有可能成为对他或她一生的打扰。我们都曾经历那样纯粹、易碎的青春,只是时光的磨砺已让我们懂得逃避与忍气吞声然后慢慢遗忘自己曾经的青春。因为期待,难免感到凄凉。

人生这本书,真的太难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同性格和人生,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觉得来世一朝,人生值得。

东吾圭野放学后观后感3

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东野圭吾先生吧:东野圭吾是日本很有名的一位小说作家,而《放学后》就是他的成名作。

1985年,东野圭吾先生凭《放学后》以绝对优势获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后,就开始了他的专职写作生活。 故事的背景是一所私立女子高级中校,主人公前岛为了生活辗转辗转成为了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但他本人对教书是没什么兴趣的,私下里被学生称做“机器”。就是这样的生活,从某一天开始却忽然感受到了杀机—— 一天早晨,前岛从电车下车后,忽然被人从旁边撞了一下,差点挤出了月台;然后第二天游泳完洗澡的时候发现脚边水里泡着有一个一百伏特电线的插座;第三天从头顶砸下一个黑色的天竺花盆;紧接着和学生射完箭回到更衣室就发现了村桥老师的死... 前岛想,村桥老师是不是替他而死?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竹井老师也因为和他互换了小丑的角色然后误喝酒瓶里的水被毒死了。很明显,一切都是冲着他来的了!当他回家向妻子裕美子讲的时候,仍然心有余悸。但是没想到意外很快又来了,他回家的时候被一辆丰田汽车撞倒,而对方明显是要置他于死地!最后他侥幸被路过的他的学生——别人眼中的坏学生高原阳子所救。 案件到这里终于开始慢慢有了转机,这也是笔触开始让人惊艳的地方~然而故事也快完了,一本推理小说最高潮的点就是谜底解开的时候了吧,再结合之前的所有的点,才发现作者心思之细腻。 前岛通过阳子告诉他的一些事,推翻了之前“密室之谜”的解释。也就是说跳出事件之外,俯瞰这件事情,之前北条雅美关于堀老师的开锁习惯并不是推断出来的,而是有人故意泄露给她的。那么泄露给她的人是谁?顺着这根线再一直扯一直扯,真相便慢慢浮出了水面—— 前岛站在村桥老师遇害的更衣室里一遍又一遍回想,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将自己想象成凶手,想象凶手每一个杀人动机,包括那些障眼法到底是对谁有利?这一点我在《长安三怪探》里也有看到,男主角每次破案的时候都是将自己想象成凶手来分析,然后都会头疼。后边有一个罪犯说,能分析出这些,可见他也不是什么好人~哈哈~不得不说,作者独孤门下也是有才之人哪!我想起那年回老家翻房子丢失的1000块钱,目标人物就两个,甚至可以锁定一个,但是苦于没有证据,也没有这般高超的推理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而无能为力。也有可能,是我将家乡在记忆中美化地太过美好。再回到故事里吧,最后大谷来找前岛。 “你认为高中女生什么时候会恨别人?” 全班只有一个女生觉得前岛有人情味,因为前岛在她脚扭伤的时候背着她下山,告诉她如果硬撑着走下山脚会变形,这个人就是高原阳子。

大谷说,“...既然有人只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你另眼相看抱有好感,那么反过来说也有可能,有人或许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恨你。” 是啊,有人因为一件小事感激你,有人会因为一件小事而恨你,得罪人感动人都是太不经意。人生于天地间,但求,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愧于良心,无愧于自己。 故事的最后,前岛在射箭室里和惠子进行了谈话,确认了心里的答案。杀人的确实是惠子还有宫坂惠美,她们本来要杀的就是村桥还有竹井两位老师,因为他们查夜的时候偷看到了惠美自慰。这一度让惠美想要自杀。而前岛所经历的,不过是为了转移案件的注意力而已。 真相终于大白,就像了却了一件事。但是事情,还没有真正了却。前岛躺在公园里,给妻子打了个电话,而这个电话就像是一个夺命的电话。不多久妻子带着他的情人,就是上次开车撞他的那个人,捅了他一刀。前岛听出了他妻子的声音。 回想这一路,他想,他没有给过妻子任何东西,不光如此,还一直从她身上索取——自由、快乐,还有孩子,简直多不胜数。如果身边出现一个男人,能给她想要的东西,她当然会视我为障碍... 书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倒在柏油路上,专心等待着有人路过。我还能等。看来,这次放学后的休息时间会很长了。我心里这么想着。’

东吾圭野放学后观后感4

拿起了几个月前买的一本《假面饭店》,作者出道二十五周年所创作的珍藏本,《假面饭店》没有《白夜行》给我的震撼,但这一次好奇心穿越我的身体,搜索了作者东野圭吾的资料,我决定看一看他早期的作品《放学后》。

距离高中生活已经有十多年了,但还是能够通过他的作品去重温那段难忘的岁月。比如青春期的反叛,师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发育时的爱情与友情,成长的迷惘,学业与择业的压力等等。故事中几位主要人物还是给人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人普通,被学生称为"机器"的男主前岛,因吸烟而被迫停学的叛逆少女阳子,学业优秀和反抗精神兼具的北条雅美等,东野用密室杀人等本格派的手法制造了悬疑的故事氛围,小说后半段的推理成分浓重,但同时也不乏主题表现。在我看来,东野还是非常社会派的推理作家,除此之外能在产量和质量上与他较量的新生代推理小说作家,我能想到的只有伊坂幸太郎了。

之所以喜欢社会派的推理作家,是因为我觉得小说不仅要具备精彩好看这样的故事性要素,同时也需担起让人反思的社会责任。再来看看《放学后》,像前岛这样的男老师,好像就出现在自己身边,大学毕业后由于要去偏远的异地工作,于是迫于家人的压力和已有的人脉资源选择了教职的工作,有点内向木讷,不知如何与学生相处,把老师作为养家糊口的工作;因为与女友在生活中有差不多的爱好,于是结婚,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而当经历了与学生相处的过程,前岛开始怀疑这样的人生——拥有孩子并不会让自己快乐的人生,于是让自己的老婆打胎,在他看来孩子生来残忍,而这一残酷的行为栽下妻子作恶的种子。"我是差不多先生,我的差不多是天生,代表我很天真,也代表我是个贱人。"此时,无意识地哼起MC HotDog《差不多先生》,和前岛这样的男主融为一体。

也许我现在所处的阶段和故事中的前岛最为贴切的,拥有相同的教师身份,时常也在这样的自我怀疑中摇摆不定,我所理解的教育既不是拔苗助长,也不是放飞自我,而是保持一种距离感——安全范围内的自由成长,度是最难把握的,比如与学生维系一种既亲密又威严的关系,如何去应对他们的请求。当然大学生和中学生还是有年龄阶段的稍许区别,但总的来说,面对人的工作真的不好做,特别是消费社会下的教育。偶尔也会有像前岛那样的恐孩症,主要恐以下几点:(一)收入太低,觉得自己养不起。(二)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与职业生涯有冲突,怕自己无法平衡好。(三)担心小孩不给力,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就像看到自己的学生不求上进,会有焦虑感。综上所述,责任太大,怕自己无法胜任。当然谁都无法断定未来的走向和人生的选项,就像我们猜不透故事的结尾,本书的结尾,也就是凶手的动机一直被许多书评人诟病,但我觉得从上下文语境中还是不难看出东野在书中想要表达——杀人动机,除了财权色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任何令人不爽事情都可能成为杀人动机,是啊,多么符合逻辑,因为这才是青春,青春的羽箭指向所有。

东吾圭野放学后观后感5

读过东野圭吾不少书。这本书是最有印象的三本之一。

前两本是《嫌疑人X的献身》、《白夜行》。加上这本《放学后》,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三本。

其实也是东野圭吾最出名的三本代表作了。

突然觉得自己很有品位,能够读出来什么是最好的,好厉害。又觉得自己好没有品位,只能读出来公认为好的之好。

在写《放学后》的感想前,我想说说,读前面两本书的场景。

第一本是《嫌疑犯x的献身》。

在高三毕业后,我坐火车和父亲去江苏徐州报到。

想想都是快八年了。那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也是第一次出远门。我和父亲从武威到了兰州。然后转车前往徐州。

在天水站的时候,上来了一对母女。

坐在我们对面。火车上有三人座,也有两人座。我们是两人座。所以,我对面是女儿,我爸对面是母亲。

上来寒暄了几句,知道彼此都是送学生的家长,也多了几分亲切。她母亲还拿苹果让我们吃。

后来我拿出我的手机玩,忘记了当时在手机上面看什么。估计是看qq一类的东西吧。那是我的第一部智能手机,联想牌的,我记得很清楚,屏幕是3.5英寸,像素是300万。

当时觉得很惊艳,当时拆开盒子还不久,我现在依然记得,我拆开包装盒时的心情和包装盒内特殊的味道。

对面的女孩拿的手机和我的一模一样,同样是黑色的联想手机。她手机装了后面的保护壳,我的没有,当她看到我拿的手机,惊讶的说,我们的手机居然一样。

列车就往前走。过了天水,这边的山都是绿色的山。树木很多,夏天的天气,在窗户外,看起来都很热。

有件小事,现在想起来,蛮感动的。路上,那位女孩子给她母亲说,每到一站,要给爸爸发短信,说已经到哪里了。她很开心,确实每到一站,给她的父亲发一条短信。

我没有记错,确实是发短信。

后来,外面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车厢内的灯亮了起来。大家吃过一些晚餐后,开始互相交谈了起来。

我还是在玩手机,不知道在玩什么。那是2012年夏天,用的是2g的流量,手机里估计没有什么好看的东西。

对面女生拿出了一本书,便是《嫌疑人x的献身》。当时我不知道这本书,也不知道东野圭吾。女生看的时候,我偷瞄了一下封面,封面上说这本书很厉害。

时间到了大概十点多钟,车上渐渐安静了下来。女生把书放在了桌子上。看了会手机,估计是想睡觉了。

我提出了拿过来看的请求,她轻松答应了。

我看了起来,最开始有点困。心想不能就这么看一下放下了,让对面的女生看了多不好。

继续往下看,后来就进入了书本的世界。

时间大概到了十二点钟,我看了一半了。周围大部分人都睡着了。这时候,女生的膝盖好像碰到了我的腿上,我心里一阵,但是很快就悄悄挪开了。

当时的感受比较复杂,有开心的成分,也有难堪的成分。反正是现在不会有那种感受了。

看完书大概是一点多。车厢里面已经很安静了。偶尔会有起动声和鼾声。

心情很复杂,感慨一个人居然可以这样去生活。就是因为一种好像不是所谓爱的爱。

后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第二天,阳光照进继续前进的列车内。车厢内又喧闹了起来,女生的母亲当得知我把那本书看完后夸我说,看看人家,看一本书就能盯着看。

女生看了看我。当时心里还是蛮乐的。

当时的感受,有激动的成分,也有故意不好意思的成分。就和在高中课堂上,一个全班不会的问题,老师看着大家,然后,自己用眼神示意老师,老师叫起来了我,然后,我把这个问题给回答了。然后同学们都看着我的时候。当坐下后,心里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心想,不知道她看到我了没。

虽然,我知道。很多东西都是在臆想,就和你所谓的她其实并不存在一样。

后来,女生下车了,和她母亲。

第二本是《白夜行》。

这是我大学毕业后看的。书来自我的同事,当时在嘉兴海宁,刚刚毕业,刚刚参加工作。我们那个部门好,来了七八个新人,全是刚刚毕业。

就和刚进大学一样,我们那几个人的关系好像特别亲。现在想来,简直无法想象。称兄道弟一般。

对了,大学中也看了几本东野圭吾的书,不多。

因为上班是朝八晚五,下午五点钟就下班。那时候不知道加班是什么。四点五十五就在准备了。很自然,也不装,就是走,名正言顺,大家一伙就走了。

后来同事说,晚上太浪费时间了。要买几本书充实一下自己。他买了两本书,一本就是《白夜行》。

他没有看完,就被我拿了过来。

我当时住在公司的宿舍楼内。用了三天时间,都是夜里看的。

实话说,我算是喜欢看书的那一类人,但不是书虫,不会看一本书超过五个小时这种。可能以前还可以达到认真看一本书三个小时。

现在就很难了。心无旁骛,认真看一个小时书,其实也不容易。

《白夜行》,大概看了不到十个小时。看完的那一天是晚上凌晨一点多。时间也很巧妙。夜刚刚深起来。

这本书看完,五味杂陈,不知道说什么,有一种解脱感,也深深背负了一层压力。

之前看《嫌疑人x的献身》,我是想成为石神那样的英雄,但是看了《白夜行》,我一点不想成为亮司。

后来是到了前天看完的《放学后》。花了大概五个小时看完的。看完是晚上十二点半。不算晚,因为第二天要上班。

说说本书吧,这本书中的人物比较多,但是并不觉得单一,相对来说丰满有余。

故事的情节很曲折。但是,我个人看东野圭吾的小说,感兴趣的不是书中的曲折故事。更感兴趣的是书中人物的动机。书中的主人公是为了什么,才费尽心思去做一件在常人看来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想必也是东野圭吾小说魅力的地方。

《放学后》,如果说把时间轴倒过来讲。它的出发点会落在男主对大谷说的那一句话。

高中的女生最在意什么,在什么失去后,才会走向毁灭的道路。

男主人公说:对她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美丽、纯粹、真实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也可能是自己的身体或容貌。很多时候,更抽象的回忆或梦想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反过来说,她们最憎恨企图破坏或者从她们手中夺走这些重要东西的人。

读到这里,我瞬间恍然大悟。

我想,或许对于一个女生而言,一个单纯的女生。在青春期的“仲夏”时期。对她们而言,纯粹、美丽、真实的东西真的是最纯真的。她们会热情的去捍卫它。在她们对这些情感还处在懵懂时分的时候。她们会觉得那些是最宝贵,最真诚的。

所以,惠美在自己一个人偷偷做那事的时候,被老师偷看,他会认为她的世界崩塌了。

当时我读到这里时在想,我在高中的时候,我的那些高中女同学是什么样子和特点。还有如果他们的性别互换一下,假如是一个男生在做这么一件事情,被女老师偷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当然,后者只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下,现实中将不会发生。

其实,整本书的落脚点就在这里了。其他的辅助线是友情、爱情、婚宴、同事之间的情感这些内容。东野圭吾对于这些情感的拿捏,也是很到位的。

此刻,夜已经深了。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95
c
id
176405
|